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efault

What I love to listen to——教练手札区特别活动 每天一支乐队介绍(已结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1: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Floydian at the Gates of Dawn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
———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歌词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作为 Pink Floyd 发展历程的三个时期的三位不同领导人 Syd Barrett, Roger Waters 以及 David Gilmour 都来自于英国著名学府剑桥大学所在地剑桥高中的学生,很难讲剑桥严谨的学风带给他们多少音乐创作灵感,至少 Roger Waters 似乎对这段经历似乎有些深恶痛绝(从《迷墙》这部电影所流露出来的)。三位成员从学生时代就相互认识(Syd 和 David 还是好朋友,而 Syd 和 Roger 则是在学校开设的艺术选修课上相识)。在高中毕业后,三人分别各奔前程:Syd Barrett 前往伦敦就读于 Camberwell 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其间他加入过几个音乐团体如:Geoff Mott,The Mottos 和 The Hollering Blues 直至 Waters 将他拉入自己所在的音乐团体。而 Roger Waters 高中毕业后曾一度就读海军军官预备学校,随后退学在1862年9月就读于 Regent Street 理工学院建筑系,在那里他遇到了也在该院建筑系就读的日后 Pink Floyd 另外两位成员 Nick Mason 和 Richard Wright,Roger与他们联合其他一些学子组成了一支校园乐队并在校园中演出。

乐队组队初期主要以表演节奏与布鲁斯的歌曲为主,Waters 则是乐团的领导并担任吉他手、Nick Mason 担任鼓手、Richard Wright 演出风琴,乐团还包括一位名叫 Metcalf 的贝司手以及两位歌手 Keith Noble 和 Juliette Gale 。乐团成立之初名叫“Sigma 6”(1963),后来陆续更名为 The T-Set ("Tea Set")、The Meggadeaths、The Architectural Abdabs 以及 The Screaming Abdabs ,最后干脆简称为 The Abdabs (1964)。乐队第一次为外界所知是在 The Abdabs 时期发表在学校校刊上的一篇介绍文章。此时的乐团已经拥有6位成员,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由一位名叫 Ken Chapmann 的学生进行管理,可惜这名学生经理人对将他们带入音乐圈并制作唱片的事情并没有多大兴趣,而出于对前途暗淡的怀疑导致了乐队最终的解体,乐队中的一些成员离队去了别处发展,乐队唯一仅存的硕果就是两位歌手中一位名叫 Juliette Gale  的女歌手成为 Richard Wright 的妻子(他们的这段婚姻维持了15年。Juliette 后来曾在 Wright 首张个人专辑"Wet Dream"中担任“Pink's Song”一曲的歌词创作)。


不甘失败的 Waters 和留下来的 Mason 以及 Wright 一起再次组队,他们四处招兵买马力图东山再起。不久,Waters 便将自己同住一幢公寓的邻居及校友 Syd Barrett 拉入乐团担任节奏吉他手,同时还请来一位名叫 Bob Close 的爵士吉他手出任乐团主音吉他手,以及 Chris Dennis 做乐团的主音歌手。他们几个人算是凑成了 Pink Floyd 的雏形。虽然入队较晚,但艺术学院出生的 Syd Barrett 凭着他特有的才气在这群建筑学院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并迅速取代原先的领导 Waters 而成为乐团新的领军人物。乐团在64年整个一个夏季基本在舞会、俱乐部和各个大学间演出。新乐团起初还是沿用老名称“T-Set”,但不久就发现别人也在使用它,于是乐团决定为自己起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名称。最终,乐团采用“Pink Floyd”作为自己的新名称,这个名字完全来自 Barrett 的个人创意,Pink 和 Floyd 分别取自他所崇拜的美国乔治亚州布鲁斯大师 Pink Anderson 和 Floyd Council 两人各自的第一个名字。乐队开始还是叫 "The Pink Floyd Sound" ,随后更名为 "The Pink Floyd",最后才简称为现在的“Pink Floyd”。

在日常演出的空闲时间里,乐团还经常参加在伦敦工作/求学的剑桥同乡间聚会,并为那些返回家乡的朋友演出饯行。在一次聚会中,Barrett很惊喜地见到自己少年时期的伙伴—— David Gilmour 。与 Syd Barrett 和 Roger Waters 两位校友不同的是,年轻的Dave很早就因父亲(剑桥大学遗传学教授)赴美任教而随同前往美国。Dave很早就进入社会独立生活而没有进入高等学院继续深造,为了生计他从事过包括男模特在内的很多临时工作,较早地进入社会对于Dave的性格和意志的锻炼很有帮助(这点在后来处理 Pink Floyd 内部纷争中表现无疑)。Dave 后来返回欧洲,在法国巴黎他组建了名为 Jokers Wild 的乐队,并在欧洲各地进行巡回表演。自这次聚会后,Dave便和乐团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直至日后取代Syd成为乐团成员。

65年元月,乐团成员再次发生变动。先是 Chris Dennis 离开了乐团,Bob Close 随后也因为和 Barrett 之间在音乐理念上冲突而退出乐队,由于他们两人在乐队中待的时间很短,因此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在 Pink Floyd 历史上还曾经有过他们的存在。至此,Pink Floyd 成员才最终稳定下来 —— Barrett(吉他)、Waters(贝司)、Wright(键盘/风琴)、Mason(鼓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1: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hippies loved us but outside London people hated it. They used to throw things".
——— Nick Mason  


1965年整个一年内 Pink Floyd 大多时间是在伦敦当地的俱乐部演奏舞曲,但不久他们便在表演中丢弃了原有的布鲁斯风格,由 Syd Barrett 创造出一种更富表现力的迷幻乐。从60年代中期开始,迷幻摇滚便进入鼎盛时期,大西洋两岸的众多英美乐团都热衷于这种新音乐风格的尝试,而乐团也适时融入这股时代潮流,很快就成为伦敦当地最嬉皮士化的乐队。他们的迷幻乐风既体现出英国迷幻摇滚瑰丽神奇,富于童话色彩的一面,同时也像他们的美国“同道”一样充斥着冗长的、充分拓展的、以即兴为基础的器乐演奏,他们音乐最长足的进步是引进 Electronic Feedback 效果在演奏乐曲上 —— Pink Floyd 挖空心思在吉他和效果器上大作文章,尖叫的吉他经过效果器混响延时处理再经过放大器放大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已为乐队招来一小批歌迷,更为可喜的是Syd Barrett写出了一系列让人易于接受的迷幻乐段,配上迷幻的吉他和神圣的风琴(有灵魂入天堂的作用)实践起来效果不俗。Barrett可算是第一个非常依赖科技的演奏者,他把吉他变成了产生自由效果和音色的机器,他也是个使用回馈和混响的先驱。他使用Zippo打火机当作滑棒的怪异弹奏法成为了 Pink Floyd 早期的一个标志。虽然乐团很受伦敦当地嬉皮士们的推崇,但伦敦以外地区的人们却无法接受他们,每次去外地演出乐团总免不料遭受来自乐迷的异物袭击。黎明前那段时刻总是最黑暗,熬过这段创业时期乐团的前景就会阳光普照了。


从现在来看,1966年对于他们是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段之一,也是他们由地下乐队提升为正式乐队之前最为艰苦奋斗的一段时间。从1966年2月份起,乐团开始每星期日下午固定在著名的 Maequee Club 演出,并开始尝试在演出中加入灯光系统以丰富乐团的现场演出效果。他们找到一种特殊的幻灯投影仪,在搭配简单灯光效果后通过放映连续不断变化的色彩和图片以达到一种恍惚的迷幻情调。不久,乐团又和来自美国一所大学名叫 Joel 和 Toni Brown 的夫妇合作改进完善这种声光搭配系统并在实际演出中试用成功,以后这种运用旋转灯光系统和产生恍惚效应的实验手段所获得的舞台搭配效果成为乐团独树一帜的演出风格。乐团的这种革新创举吸引了伦敦当地艺术学校的许多学生前往驻足观看,同时也受到了一位经常在俱乐部出入,名叫 Peter Jenner 的音乐经记人关注,不久他便成为乐团的首任经纪人。Pink Floyd 通过在 Maequee Club 的一系列努力进而初建声誉并获“The Spontaneous Underground”的赞誉,而他们也就此成为一支迷幻摇滚的新军。


1966年10月31日,乐团和 Peter Jenner 以及另外一位音乐经纪人 Andrew King 一起成立一个名叫 Blackhill 的演出公司对乐团的日常演出做出安排。随着名声的日益扩大,他们也将演出地点范围逐步扩大到伦敦其他嬉皮士聚集的演出场所:UFO, The London Free School, The Roundhouse。1966年10月15日,英国首份地下报刊“国际时报”在伦敦的 The Roundhouse 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聚会,面对台下2000名观众,乐团采用独树一帜的声光搭配系统的演出令每位当场观众为他们所倾倒,而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也在其中。安东尼奥尼当时正在伦敦为MGM电影公司拍摄一部以伦敦当地嬉皮文化为题材的影片“Blom-Up”,因此经常光顾 The Roundhouse 这一嬉皮士们的主要活动场来体验嬉皮文化的氛围。安东尼奥尼对 Pink Floyd 一见倾心,日后经过和乐团一番接触后,他决定请乐团为其下一部电影“Zabriskie Point”做配乐工作。1966年12月23日,乐团首次在位于伦敦 Tottenham Court 大街的UFO俱乐部(UFO当时已成为伦敦迷幻运动的中心)进行演出,并和在此演出的 The Soft Machine, The Crazy World of Arthur Brown, Tomorrow 等乐团形成了伦敦当地迷幻摇滚的新浪潮。




辛勤播种 终获收获



经过66年一年的艰苦努力,他们在伦敦当地乐坛已小有名气,作为对他们不懈努力及音乐才华的回报,令每一支新进乐队神往的事情终于降临到他们头上。在听过乐团的小样后,UFO俱乐部年轻的音乐总监兼制作人 Joe Boyd 立即决定帮助乐团灌录唱片。1967年1月,乐团在的帮助下制作发行了首张单曲“Arnold Layne”。虽然由于歌词略微猥亵而遭到BBC在内的不少电台禁播,但其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不但进入英国唱片榜而且还取得第20名的不错成绩。而此时的 Barrett 则完全确立了他在乐团中的领导地位,他不但吉他演奏才华横溢,而且包办了乐团绝大部分的歌曲创作。不久,他们便又得到 EMI 唱片公司的赏识与之签约,而作为一支新乐队首次和 EMI 公司签约他们就获得在当时令人咋舌的 5000 英镑高价,同时公司又派出 Norman Smith 出任他们唱片的制作人(Norman Smith 在60年代初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则是 Beatles 的首席录音工程师),足见唱片公司对他们的器重。攀上了高枝使乐团前进的脚步更为顺利。同年7月,他们推出的第二支单曲“See Emily Play”便晋升英排行第5名。

1967年8月5号,乐团终于推出了他们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Barrett 不但选定了专辑标题(专辑的标题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则取自 Kenneth Grahame 的童话经典之作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里面的一个章节标题,一部 Barrett 非常喜爱的典藏),还精心设计了唱片背面封套,并且包办了几乎所有的曲目创作工作。Syd Barrett 创作的歌词笔锋犀利、曲式闲雅典雅流畅动人,其作品简洁中见力量,充满了智慧和灵感并时刻流露出诗人的敏感和孩子般的好奇心,与同期在 Abbey Road 录制完成的 Beatles 的大作“SGT. PEPPER”相比,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则表现为一种带有新爵士即兴演奏风格与活泼通俗小品之间的混合曲式的前卫风格 ---- 其并不明确的音乐界限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由四位乐队成员所完成的音乐本身,该部专辑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迷幻摇滚作品之一。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专辑在商业上同样获得了成功,作为处女作的新专集依旧在英国排行榜上停留了7周,最高上升到第6名的位置,由此乐团也一跃成为当年度英国最佳新进团体。同年10月, 他们又应邀赴美进行他们了首度美国之行。然而,正是在这次不成功的旅行中引发了乐团的第一次危机 —— 乐团的灵魂 Barrett 已无法继续从事其音乐事业而要被迫退出乐团了,而刚刚走上正规的乐团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后院起火,乐团陷入危机


"Syd by this time was completely off his head."  
——— Roger Waters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在60年代中晚期迷幻浪潮风靡欧美同时,伴随着的就是药物的大量使用,许多乐手将药物体验中获得的灵感用于创作,而追求在药物作用下的声音效果可以说是迷幻摇滚最敏感的特点(可惜那个时代的迷幻摇滚以高度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实验性探索所体现出不顾一切的冒险精神在其后的岁月中一去不复返)。处在那个时期的 Barrett 也不可避免地融入这股使用药物的风潮(Syd所居住的公寓里面有很多LSD药瘾很重的嬉皮士),他长期在药物中寻找灵感进行创作,但过量服用LSD使 Barrett 的药瘾更变本加厉,以致在乐团演出的间隙,当别的成员会聚在酒吧里痛饮之时,他却整日沉湎于LSD的药物幻觉之中去寻找他的音乐和创作灵感。越来越重的毒瘾使他无法坚持完整场演出,到后来就如同患上了进行性的精神紧张症,一上台他的症状就发作。每当LSD药瘾发作时,这位吉他手开始是表现为跟不上节奏,再后来简直就不知道该演奏些什么,只能呆站在台上与观众对视着,手中的吉他杂乱无章地重复着同一个旋律。


1967年10月24日,乐团开始了他们首度美国之行,他们希望能和同胞 The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Cream 那样占领美国市场。乐团在位于旧金山的嬉皮圣地 Fillmore West 进行了三天的演出,但由于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当地的蓝调音乐环境并不合拍,而且乐团的王牌“声光搭配系统”不够理想而影响了演出效果,致使这次美国草草收场,以至乐团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被美国观众接受。回到英国后,Syd 业已全然无法继续音乐演出生涯,但乐团对他依旧保留着一丝幻想,不过11月,Syd创作的单曲“Apples And Oranges”彻底失败促使乐队最终决定请一位吉他手来替代他。1968年元月,Waters 出面邀请乐团老朋友 Dave Gilmour 来接替Syd在乐团中的演出工作(Jeff Beck 也曾被列为候选人之一,但乐团担心其身价太高而未被通过),当时乐团还寄予希望Syd本人退到幕后专心从事创作工作,而 Gilmour 则在乐团的日常演出中代替Syd角色)。当 Waters 将乐团的决定告述Syd后,Syd 没有说任何话,只是默默地接受这一安排。Dave是1968年2月正式加入乐团,可惜在 Gilmour 加入七周后,病入膏肓的毒瘾已经使得Syd再也无法支持下去,他不得不离开乐团转而住进疗养院静心休养。直到两年后的1970年才又复出,转而以个人姿态活动在乐坛。


天嫉奇才,令人扼腕叹息


"I read in a magazine, that he's now going blind because of diabetes. It's terribly sad. "  
——— Rick Wright





1969年12月,Syd Barrett 以个人身份推出单曲“Octopus”,未获成功。第二年年初,在 Roger Waters 和 David Gilmour 的帮助下,Barrett出版了个人专辑《The Madcap Laughs》。11月,Syd Barrett 出版了《Barrett》,但并未作任何宣传,这张专辑成为了他的绝唱,不久他返回家乡剑桥成为一名遁世者,拒绝着乐队成员和其他人为使他重返乐坛所做的一切努力。然而在1972年,Barrett又奇迹般地出现在一个剑桥的三人组合中,但只进行了三次演出没有推出任何录音作品,从1975年开始他就不再弹吉他了而专心绘画艺术,这使得他的歌迷大失所望。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在为《Wish You Were Here》专辑制作忙碌时,Syd Barrett 曾在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着的当年伙伴,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乐团制作的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现在,由于糖尿病使得Barrett不得不呆在剑桥在家人照顾下生活,并且糖尿病并发症使得Syd随时都有失明的危险。看着Syd在2001年的照片我不禁有些心疼。


在接到 Waters 的邀请后,Dave 便毫不犹豫地接受邀请加入乐队,毕竟和他当时所在的 Bullitt 乐团相比,呆在当时已在英国声明显赫的 Pink Floyd 乐团的前途远大于在乐团默默无闻的 Bullitt 乐团。虽然此时 Barrett 还在队中,并参与了乐团下一部专辑的创作工作,但乐团与 Blackhill 合作关系的约束力已不复存在了,乐队开始前往别的俱乐部进行表演,不过还是以在UFO俱乐部的表演最为成功。1968年4月,在 Barrett 离队前,乐团又发布了一首单曲“It Would Be So Nice”,但作为后Barrett时代的乐团首张单曲,它得到了和乐团前一首单曲“Apples And Oranges”一样的失败结果,这预示着乐团的音乐事业由此陷入低潮。





小   结: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正是由地下乐队转向正规乐队的艰苦奋斗期,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乐队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但遗憾的是对药物过度使用使得 Barrett 过早地离开乐坛,成为 Pink Floyd 发展历史上一颗光芒四射但又转瞬即失的流星,药物对于 Barrett 而言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 Barrett 自摆乌龙而断送自己前程的灰暗结局却又给了 Roger Waters 一个千载难逢的表现机会,他乘此良机迅速取代 Barrett 并恢复了原先他在乐队中的领导位置,从此 Pink Floyd 命中注定开始步入 Roger Waters 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拾信心 风格转型




而随着 Gilmour 的加入以及 Waters 的重新崛起,乐队的音乐开始呈现一种新气象,乐团开始试图通过努力去度过了危机。首先,乐团更换了他们的经理人,从此乐团与新经理 Steve O'Rourke 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在失去 Barrett 后,Roger Waters 又重新成为乐团的灵魂人物,乐团此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乐团风格的重新定位 —— 原来的迷幻风格由于 Barrett 的离去而难以为继,新的风格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中去确立。1968年6月29日,乐团和 Roy Harper 以及 Jethro Tull 共同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场免费音乐会,并借此机会向广大热情的乐迷们宣传他们上周发行的新专辑《Saucerful of Secrets》,也是乐队重新组合后推出的首张专辑。从中你可以感觉乐队的风格正从 Barrett 时代相对简洁和生动活泼的乐风向空旷的外太空风格式长篇巨构演绎风格的转换。乐团的演出一来是为了促销唱片,二来是也是想借此机会拉回因 Barrett 离队而对他们丧失信心的乐迷,同时把乐迷的重心转至他们的第二张王牌 Roger Waters 身上。Waters 也不负众望,在这张专辑中有很吃重的角色,像专辑里面的“Let There Be Light”和“Set the Controld for the Heart of the Sun”为其得意之作。

而从1968年7月到9月这段时间里,他们则在欧美展开了一连串巨型演唱会,各种音响设备以及灯光效果的完美搭配使其再获成功。在演出现场,他们尝试使用一种360度的音响排列方式——在演出大厅一圈里全部放置其专用音箱使得反射的声音遍布大厅内的各个角落,结果获得了很大赞誉而名满娱乐界。年底,乐团推出了一张单曲唱片“Point Me At The Sky”,唱片的B面歌曲“Careful With That Axe, Eugene”后经改编后被选入电影“Zabriskie Point”。由于乐团独特的曲风与当时席卷欧洲的新浪潮电影风格融为一体,因此吸引了许多影剧界的人士上门请他们做配乐工作。1969年五月,Pink Floyd 前往法国为法国导演 Barbet Schroeder 所执导的电影 More 进行配乐。7月27日,乐团推出的第三张专辑《More》就是这部电影配乐的汇总,并被列为当年度英国十大唱片之一。同时这部专辑被认为是乐团创始人 Syd Barrett 离去后,乐团第一部完整的录音作品。不久,他们又为 Peter Whitehead 的电影 "Tonite Let's All Make Love In London" 以及 Paul Jones 的 "The Committee" 进行配乐工作。

1969年7月,BBC电视台在转播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节目中,选用了 Pink Floyd 极富外太空风格的音乐作品作为节目背景音乐。10月,乐团则推出了他们的第四张专辑《Ummagumma》,这部两张一套的专辑则是他们另一新的尝试作品。唱片中第一盘分别为他们于1969年6月在英国 Birmingham 郡的 Mothers 俱乐部以及 Manchester 商业学院进行的现场表演实况,而第二盘则为乐团的各自成员分别做的各自不同的演奏录音,他要求每位成员都贡献一至两首曲目,并要有不同的变化,当然有不少即兴演奏的发挥。为此乐队的4位成员都参与了作曲工作,但 Roger Waters 的作品仍然是最多,也最出色。或许人们更喜欢他们后来的大作 DARK SIDE OF THE MOON,但铁杆迷幻乐的支持者们依旧将 UMMAGUMMA 看作是后 Barrett 时代中,乐团所取得成就的一个顶峰。1969年12月,他们又奔赴罗马履行三年前的承诺,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Zabriskie Point”进行配乐。然而乐团和安东尼奥尼之间的合作却不那么令人愉快,用乐团自己的话讲 —— 其实整个配乐工作用5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他们先前为电影More的配乐工作只用了8天),然而工作进度被拖得如此之长则是因为安东尼奥尼对乐团的作品不够满意,他不停地要求乐团对所完成的曲目进行修改,结果把乐团搞得十分疲惫,用Roger后来评述这段历史的话讲就是“....It was hell, sheer hell ....”。1970年3月由MGM公司发行的电影原声唱片《Zabriskie Point》中收录了乐队为该电影创作的三首歌曲。


成功转型 步入正轨



1970年9月,他们再次赴美演出。此次演出工程非常浩大,为此他们特地带去了一支拥有80人的男女混声伴唱团。在演唱会中,他们先行表演了他们即将推出的新专辑《Atom Heart Mother》中的全部歌曲,这次含有商业性质的促销活动果然使他们的演唱事业走向新的高潮。当10月份唱片上市时,《Atom Heart Mother》立即获得英国唱片排行榜的冠军,这也是他们经过多年不懈奋斗赢得的第一张冠军唱片。迈入七十年代后,乐坛上开始出现摇滚和古典融合的表现形式,在由 Kinks 和 Who 所完成的摇滚歌剧余波未尽之时,Deep Purple 又与皇家爱乐乐团一起合作演出之际,而 Pink Floyd 推出的新专辑是由乐团成员和前卫作曲家 Ron Geesin 共同合作完成的。这是一部努力体现其交响曲式风格的实验性作品,也标志着乐团由迷幻风格成功地转型为艺术摇滚风格。毋庸置疑,Pink Floyd 已奠定了他们作为英国顶级乐团的地位和形象。而 Roger Waters 在此之后也投桃报李,参加了 Ron Geesin 为电影 THE BODY 的谱曲工作,完成了其中的部分曲目。趁此好时机,Pink Floyd 于1971年5月推出了一张精选专辑《Relics》,里面收录了乐团最初发表的两首单曲“Arnold Layne”和“See Emily Play”,以及1967—1969年间乐团以单曲形式发表的作品,以及一些未正式发表过的作品,让广大新乐迷有机会重新品味一下他们先前的一些经典制作。

《Atom Heart Mother》的成功使得乐团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环球巡回演出。乐团先是在1971年4月前往英国著名的 Abbey Road Studio 进行他们下一部专辑的录制工作,录制工作刚一结束,乐团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在欧洲各国的一系列演出。7月底又移师远东地区的日本和澳洲,而从10月15日到11月20日一个多月间,乐团则在美国20座城市间奔波演出。在赴美演出结束后,乐团才于1971年11月正式推出了他们的第七张专辑《Meddle》,在唱片中乐队可以说将电子乐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限,同时也是 David Gilmour 加入后的第一张真正表现 Pink Floyd 音乐风格演化成熟的作品。但出人意料的是,外界对这张花费半年时间才完成的专辑反应却很冷淡,唱片的销路也因此表现平平不尽人意。在英国《Meddle》专辑只拿到了第3名,而在美国更跌落至70位,这着实令乐团很是失望了一阵。不过乐团很快从失落中恢复过来,并继续他们的演出。1972年初,乐团在英国各地的巡回演出中先行表演了他们下一部作品(暂时取名为“Eclipse”)中的曲目,同时演出的设备也做了更新,启用了新型灯光系统和音响设备,此时乐团的演出设备重量都是以“吨”为单位了,演出的效果和过去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接着,乐团又奔赴远东,接着到访美国和加拿大。不过在美国只演出了几站后,乐团便临时中断了美国之行,在6月返回英国开始他们下一部作品 Eclipse 的录制工作。




卧薪尝胆 蓄势待发



在1972年6月,Pink Floyd 还推出了一部新专辑《Obscured by Cloud》,里面收录的是乐团为 Barbet Schroeder 的新作 La Vallee 的配乐。这张唱片是他们在二月底专程前往法国巴黎近郊的 Chateau d' Heronville 花费了12天时间录制完成,里面的歌曲没有前几张专辑那样使用大篇幅的巨作,而都是由一些较为简短的曲子组成,因此也使人倍感清新与新奇。从专辑中的一些曲目中你可以看到日后发行的《Dark Side》中一些曲目的风格和旋律,堪称是这部宏伟巨著的先行预览版。但唱片发行后的成绩依旧不够理想,在英国拿到了第6名,而在美国却从《Meddle》的70位上升至46位,这的确让乐团有点苦笑不得的感觉( Meddle 专辑花费了乐团几个月的时间,而 Obscured by Cloud 仅花费了几周的时间)。

在1972年下半年,乐团继续他们的旅行演出。先是在9月份参加了爱丁堡音乐节,接着回到美国完成上半年中断的美国之旅。10月,乐团前往意大利的Pompeii,参与了欧洲电视台电视制片人 Adrian Maben 为乐团制作的专题片摄制工作,该片后由宝丽金公司将其制作成录影带发行,名为《Live at Pompeii》。由于他们接连发行的两部唱片成绩不够理想,一些传统保守的评论开始对他们那种前卫风格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观点。其间,一位乐评人士对于他们那种超现实的太空式风格直接断言到:“Pink Floyd 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他们实在是怪异极了——黯淡晦涩的歌词听起来实在令人沮丧,空泛而无调性的音乐间奏十分刺耳.........”。没想到数月后推出的《Dark Side of the Moon》很快就让这个断言成为了一个笑柄,并且它也创造出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




小   结:

后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正是由迷幻乐风向艺术摇滚转型的艰苦探索期,乐团在此期间做过多种音乐风格的尝试,从早期的“神秘三部曲”到交响音诗般的“Atom Heart Mother”,直至电子乐风格的“Echoes”,并最终找到感觉步入正轨。从《Saucerful of Secrets》到《Obscured by Cloud》堪称乐团音乐发展历程的“二浪调整”,而从下一部专辑开始,Pink Floyd 则步入其音乐发展的第三浪 —— 主升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成名就  铸就辉煌


Something's lost and something's gained in living every day, you know  
——— Joni Mitchell  





1973年3月24日,让乐迷们翘首期盼并苦苦等待了9个月之久的新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终于正式发行。而过去一系列试验性的音乐终于在这张唱片里告一段落,概念专辑与完整主题 成为他们日后发表作品的一项新特色。该专辑被认为是完整地体现了Pink其创作概念的宏大作品,整部专辑内容写实、认真,他们用短短的43分钟时间对世俗的保守观念做了一次巨大的颠覆,其内容概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堪称无懈可击。它的封套设计十分精巧富有创意 —— 一束白光被三棱镜分解为6种颜色,但在背面的封套上,这6种颜色的光束又被棱镜融为一束白光,它表现了他们追求思维的独立和统一。

Pink Floyd 过去在美国很少推出单曲唱片, 而且推出的少数单曲都不叫座,可是1973年5月的一首《Money》单曲竟高居《公告牌》杂志第13名,而这部专辑在英美两地的排行榜上更是表现优异,均名列榜首。到1997年,该唱片销量超过2800万张,能获如此荣誉充分说明了《月之背影》这张以探索压力,疯狂和死亡的表达意念的作品已广为大众接受。正因如此, 他们在日后推出的一连串概念专辑里,便更得心应手地深入探讨各个主题了。同时,唱片的畅销更增加了他们演唱的票房,在197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在为四处演唱而忙碌,他们的足迹遍及欧美。而规模由以在11月份在英国本地(伦敦的Earls Court)举办的演唱会的规模最为庞大,声,光,干冰及坠毁的飞机等等精心设计的舞台现场全都派上用场,这些在无形中又树立了他们是英国最突出的舞台效果乐团的地位。

在集体合作推出专辑的同时,乐团的其他成员也均显示出独当一面的才能。由于常年奔波,乐团成员无不感到筋疲力竭,同年,Capital唱片公司又将他们早期的第一、二张专辑合成一套再度发行,并重新命名为《A Nice Pair》。也就在这一年,他们离开了合作多年的 EMI 唱片公司,并自组 Pink Floyd Music 公司,从此将乐团作品改委由 CBS  唱片公司发行。直到隔年春天,4位团员才再度会合进入录音间从事下一张专辑《Wish You Were Here》的录制工作。

1975年9月12日推出的《Wish You Were Here》是他们沉寂两年半以来的首张新作,专辑于75年9月27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12位,并于10月4日升至榜首。而在英国,发行后第一周便荣登榜首,不过这要感谢提前预售的25万张唱片的功劳。专辑中的那首《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饶富意义,那是为了追怀昔日的老伙伴 Barrett 而写的,它似乎反映出乐团的成员需要借助 Barrett 的某些疯狂的力量以阻止乐团中日益丧失的艺术灵感。的确,面对日趋激烈的商业运作而言,《Dark Side of the Moon》突破性的成功迫使其后完成的专辑都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处境。或许是因为上一张作品反映太好,《Wish You Were Here》多少显得这张专辑有些失色,乐评家的评论甚至也仅以“了无长进”一笔带过。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张唱片,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的表现,但在音乐创作的本质上,它仍然够资格称得上是一张质量均佳的好作品。而且,它也证明了 Pink Floyd 不只是外表上的创新,且在音乐的包容性方面更为扩大,涵盖了诸如 Soul、Blues、Rock、Jazz 等等无所不包的音乐类型;简而言之,此时称他们为当代的超级乐团实在一点儿也不过份。




好戏连台 事业颠峰


"Dave made people enjoy it and Roger made them think".
——— Nick Griffiths, sound engineer


而此时的 Pink Floyd 对唱片的录制工作的态度要求越来越严谨,相对地,花在完成一张专辑的时间也更长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乐团成员长期旅途劳顿的疲惫,以及乐迷的越来越高的期盼心态给他们本身所加诸之压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延长出片时间,及时调适长久以来紧绷的精神状态以换取较多的灵感。于是原来每年推出一到两张的速度降为每两年才推出一张专辑。1977年1月23日,乐团向外界推出了一张警世喻言新作 ——《Animal》。整张专辑就以三种动物:猪,狗,羊比作人类的三种类别而做主题的伸展,揭示出现实生活凄凉的一面,顺便也借牲畜来讽刺一下普天下的人类。你会发现乐队所表现出的音乐风格完全与他们前期的作品所不同。先前那种极其丰富的音乐语言,极富灵性的编排组合以及醇厚的歌词内涵全然不见了,代之于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个更富吉他风格倾向的 Floyd。这部专辑是在乐团独立拥有的位于伦敦的新录音室 Britannia Row Studios 完成的。不过那里的设备与乐队先前工作过的录音室相比就显得有些落后,这也导致乐队录制工作从76年开始花费了长达10个月时间。从这张唱片开始,Waters 完全控制了乐队的思想,它和后来的《The Wall》及《The Final Cut》构成了 Waters 在Pink Floyd 时代留给乐迷的黑色三部曲。《Animal》专辑于77年2月14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25位,在4月16日达到白金销量,它在美国最终上升到第二位并在Top40中停留了九周时间,Top200专辑榜停留了27周。它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仅在荷兰拿到第一名的排名。





1977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Pink Floyd 团员一起工作的次数比以往少了许多,甚至也不热衷对外演出了。1978年乐团暂时解散,除 Waters 留在家中为乐团下一部作品创作构思外,其他成员则外出度假。而 Richard Wright 也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个人专辑“Wet Dream”。到1979年11月30日,他们终于推出了继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后又一张令其傲视群芳,划时代的大作《The Wall》。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反思而概括了从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这套两张唱片的专辑不但是 Pink Floyd 表现其特有的黑色主题登峰造极之作,同时也是 Waters 耗尽大半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他不仅包办了所有歌词的写作而且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谱曲工作。据专辑制作人之一的 Bob Ezrin 透露:Waters 为了写这部巨作,整整填满了40页纸,就象是写书一般,其中的内容几乎就是他过去三十多年来经历的自传:在家庭中丧失亲情,学校教育又失败,情场上不得志,反观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无法衔接,甚至无法向整个社会妥协,于是便憎恨围绕在他身边的这道墙,他希望跨出这道墙。这张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该专辑在美发行后于当年12月15日进入美专辑榜并名第列51位,六周后升至榜首并一举蝉联15周冠军,而在美国同期发行的单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art 2)”也以其特有的叛逆性而成为其单曲榜的4周冠军并且成为一张金唱片,这也是他们历史上唯一一首单曲榜冠军歌曲。该专辑同期在全球攻陷了几乎所有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排行榜并占据榜首位置,除了日本和英国。至1997年,唱片的销量达到22白金(2200万张),成为仅次于 Dark Side 的作品;同期他们所举行的一连串演唱会也为其推波助澜,也是专辑成为全球性抢购热潮的原因之一。1980年的美国之行是其耗资百万美金以上的大制作,演唱的曲目仍以新作为主,他们在舞台上树起一道 35 英尺 X 210 英尺的巨大的墙作为标志,由其将乐队和观众隔开并在演出达到高潮时将其推倒,虽然当时在黑市上的票价竟高达100美圆,但狂热的歌迷依旧蜂拥而至目睹他们的丰采。事实上作为乐队历史上现场演出制作最为独到的“The Wall巡回演唱会”由于投资巨大和豪华,能承受得起如此奢华演唱会的地方为数寥寥,因此在全球只安排了四个城市演出 —— 美国的纽约、洛杉矶、英国的伦敦、德国的多特蒙德,而且总共只演出了31场就因财力匮乏而结束。二十年后,唱片公司才将乐团在伦敦Earls Court大厅现场演出的录音整理后以《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 The Wall Live》名义出版发行。




由于这部专辑的主题内容值得一再探讨,于是由米高美公司出品,英国大导演 Alan Parker 执导,爱尔兰歌星 Bob Geldof 担任主角, 在1982年拍摄了一部影响深刻且引起广泛争议的同名探索电影《迷墙》—— Pink Floyd The Wall,影片中没有一句对白,完全通过画面结合原唱片中的歌曲来阐述了 Waters 的创作概念,片中的配乐除新增两首新曲外,绝大部分采用原专辑中的歌曲。《迷墙》这部电影以其前卫和充满争议性和原作一样影响了80年代初期的那代青年,从中反映出他们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怀有恐惧的颓废心态,同时其中的反战意识又得到了当时广大对越战强烈不满的人们的共鸣,并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至此,Pink Floyd 的事业发展达到了他们的顶峰。




危机四伏 矛盾重重


被开除的Wright

虽然乐队的发展达到事业的高峰,但埋藏在乐队内部的矛盾却也愈演愈烈。随着 Waters 在乐队中的地位与日剧升,他逐渐独断唱片的创作,除 David Gilmour 还能有一席发言之地外,其他两位成员基本上被剥夺了应有的地位。乐团早期的那种合作关系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 Waters 个人表演。由于在唱片制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观点不同,Waters 与其他三位团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再加上而其他成员的创作才能被其压制很少插得上手,他与其他成员的矛盾与日剧增。故先是键盘手 Richard Wright 和 Waters 在 THE WALL 的制作过程中发生激烈的冲突,结果盛怒之下的 Waters 以拒绝发表 THE WALL专辑作为要挟,要求 Wright 离开 Pink Floyd ,后经各方调解双方各自做出让步后达成如下协议:Wright 暂时还留在队中完成其义务,但其身份已由合作成员变为一位受乐队雇用的伴奏乐手,对于此变故对外不公开。故在此后的两年里,Wright 实际上是作为一名伴奏乐手参加了 Pink Floyd 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当在 THE WALL 的工作告一段落后,他便毅然退出与乐队的合作并转向个人发展,Rick和Dave Harris组建了名为Zee的乐团,并制作了“Identity”,其间曾在 THE WALL 唱片中担任过 Floyd 伴奏乐手的 Andy Bown 和 Michael Kamen 也参加了唱片录制工作。

随着 Richard Wright 的退出,乐队的情绪似乎受到一定影响,整个乐队笼罩在一种不详的阴影下面。1980-81年两年期间,乐团一直忙于“The Wall巡回演唱会”。在演唱会结束后,乐团才于1981年11月发表了一张新专辑《A Collection Of Great Dance Songs》,不过这张专辑的内容实际上是旧酒换新包装 —— 完全是一张收录了乐队过去的一些老歌的精选而已,并没有什么新内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重新录制的“Money”一曲(据说是因为版权的缘故所以重新录音),该曲的演唱和全部伴奏乐曲都是由 David Gilmour 一人完成,而 Waters 对此专辑兴趣不大,他此时专注于和Alan Parker合作完成电影 Pink Floyd The Wall 的配乐工作。稍后,他将为电影专门创作的“When the Tiger Broke Free”以单曲形式发行。直到 The Wall 发表四年后,乐队才于1983年3月推出一张全新专辑《The Final Cut》。专辑依旧是 Waters 个人偏执狂式黑色主题的延续,其标题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阵亡者的安魂曲”,实际上是题献给他在二战中阵亡的父亲 Eric Fletcher Waters ,整部作品令人感到 Waters 正把乐队的发展方向引入一种过于偏激的死胡同。乐团曾经打算以“Spare Bricks”为题目采用电影《The Wall》中的一些录音和素材再制作一部专辑,但 Waters 改变了注意,决定继续采用更多反映战争留给人类悲剧的素材,继续他在《The Wall》对战争的批判,于是就诞生了现在这部 The Final Cut。专辑并没有获得什么好评,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乐队成员间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Waters 的歌词和抽象意念使用彻底击跨了 David Gilmour 的音乐思想,在 THE FINAL CUT 专辑中,Gilmour 实际上成了一名旁观者。围绕着他们之间为专辑命名为 THE FINAL CUT  还是 THE FINAL STRAW 所发生的争执最终导致乐队的分裂 —— David Gilmour 和 Waters 之间已无法合作下去了,他们只得各自分道扬镳, 而这部专辑也成为 Waters 留给 Pink Floyd 名副其实的 THE FINAL CUT 。

小   结

   Waters 领军的 Pink Floyd 在前任领袖 Syd Barrett 打下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终于找到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晋升成为一支超一流的摇滚乐队,从70年代初的《Atom Heart Mother》为标志到70年代末期的《The Wall》的整整十年间推出了一系列令其傲视群雄,流芳百世的代表作。但由于在唱片制作方向和抽象意念使用上的观点不同,Waters 与其他三位团员的分歧越来越大,再加上他逐渐独断唱片的制作,而其他成员的创作才能被其压制很少插得上手,虽然此时乐队的发展达到顶峰,但内部积蓄的矛盾却也愈演愈烈,先是在《The Wall》的制作过程中爆发,并最终在其后的 The Final Cut 的制作中彻底引爆,最终促成 Pink Floyd 的解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道扬镳 乐队重组


在录制“The Final Cut”专辑的过程中和之后,Dave和Roger不能在一起录音的事实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两个人之间艺术和个人的差异变得太大了。这是不是意味着Pink Floyd已经解散已经不言而喻了 —— 至少 Pink Floyd 不能以现在的成员组织存在下去了。虽然在《The Final Cut》专辑出版后,Richard Wright 退出乐团成为现实,由此关于乐团前途的各类谣传也不断充斥着乐坛,但是官方并没有声称乐队解散或指出他们今后的走向。有趣的是,素有家丑不可外扬传统的 Pink Floyd 此时还依旧打肿脸充胖子,对于其未来的趋向左右搪塞进行遮掩。针对“The Final Cut”这张专辑所引发 Pink Floyd 即将解散的说法,David Gilmour 有次接受杂志媒体的访问中以外交辞令般的口吻表示:"The Final Cut" 绝不可能是 Pink Floyd 的最终作品,因 "Final Cut" 在电影中代表“杀青”,也就是把影片中的精华加以剪辑而连贯成完整的作品,它另外也可以当作“背叛”来解释,不过这绝不是意味 Pink Floyd 将要解散。同年,乐团的老东家 EMI/Capitol 公司也推出了一部汇集乐团早年音乐作品的精选专辑《Works》(专辑中收录的“Embryo”一曲在先前发表过的专辑中从没出现过,仅以 Harvest 唱片公司名义发行过小样,不过按此曲作者 Roger Waters 的说法,该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成),。

虽然乐团的成员对外界一直竭力回避乐团未来去向这类敏感话题,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乐队间不可避免的离心力。从1984年到85年相距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乐团的四位成员不约而同地相继发行了自己的个人专辑唱片(Waters的“The Pros and Cons of Hitchhiking”、Wright的“Identity”、Gilmour的“About Face”以及 Mason的 Profiles),但在商业上都不是成功之作。至此,Pink Floyd 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处于一种死亡状态,因为大家都无法再平静地坐到一起以 Pink Floyd 的名字发行唱片了。此时此刻,乐队成员们各自都在考虑乐队解散后的个人去向并为此进行各自不同的尝试。1984年整个一年,Gilmour 和 Waters 都在为自己的专辑以及其后的各自的世界巡演忙碌着,David Gilmour 在事后也承认“做这张专辑和进行巡演是为了看看我是否可能脱离 Pink Floyd 而继续发展”。进入1985年,Roger 继续他的巡演,而 Dave 全身心地投入了与其他乐手的合作项目中,但在当年中期,Waters 决定不再让 Steve O'Rourke 处理他的个人事务(Steve 此时在劝他做另一张 Pink Floyd 的专辑)。为了终止合约,Waters 需要 Dave&Nick 的同意,因为他们是合约另外的部分,作为回报,Roger 允许他们使用 Pink Floyd 这个名字(后来他说他这样做没有经过合理的考虑)。最后 Roger 决定象他已经非正式地退出一样只是单纯地声明正式退出,他认为没有他 Pink Floyd 将不再会存在。于是在1985年的12月,Roger Waters 写信给唱片公司宣布他离开 Pink Floyd。

其实在1985年的秋天,Nick Mason 私下里表示他想以 Pink Floyd 的名义再进行巡演,他说“他和Dave —— 对赋予Pink Floyd以新生命感兴趣 …… 但我们的确没有对所有事情达成共识”。而当 David Gilmour 得知 Waters 宣布退出乐团的消息后,决定与 Nick Mason 一起组成新的 Pink Floyd ,既而开始了第三代 Pink Floyd 的跋涉历程。David Gilmour 或许明白如果不借助 Pink Floyd 的名号,单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在乐谈继续立足的(Waters 后来个人发展并不顺利充分验证了这个道理)。不过麻烦却也接踵而至,新组合的乐队招致了 Waters 的强烈反对,Waters 认为“Pink Floyd”这个名字应该已成为历史,它不应该继续存在并被那些无法真正代表它的人所使用,于是他便上诉法院要求获得 Pink Floyd 名字的所有权从而使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再使用它。而他的这种行为必然招致乐队其他成员的反对,于是一场马拉松式诉讼便开始进行,为此 Roger 树立了许多公敌,因此当他的律师私下里告诉他 —— 没有希望赢得这场官司时,他便寻求了妥协:Dave 和 Pink Floyd 同意给予 Roger Waters“The Wall”演唱会的独有权,而且以后再演唱 Roger 写的歌曲也付给他版税,而当 Pink Floyd 再在演唱会上使用巨型圆屏幕和其他(非“墙”演唱会)道具,他们也必须向 Roger 付钱”,由此 Pink Floyd 的名字得以继续存在。


从零开始 乐团迎来第三春



1987年,不顾当时 Waters 的强烈反对,以 David Gilmour 为领导并与 Nick Mason 和 Richard Wright 组成的第三代 Pink Floyd 会同其他一些乐手推出了后 Waters 时代的首张专辑《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然而整张作品的歌曲全部是由 David Gilmour 本人以及与他人合作作词作曲的,你却依旧看不到创作人员中 Nick Mason 的身影,Richard Wright 虽然后来出现,但实际还是和《墙》的情况一样以一位雇佣乐手的身份参加乐队的演出,因此这部专辑实际上就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 David Gilmour 个人专辑。至於助阵乐手方面包括身兼制作人的 Bob Ezrin,第三代 King Crimson 的贝斯手 Tony Levin,著名的爵士乐手 Tom Scott 等。在音乐风格方面,专辑反映出 Waters 离队后的一种全新风格:David Gilmour 偏重於电子合成器的使用,你可以从中感觉较明快流畅的旋律,没有 Roger Waters 那种容易给人感到孤寂的自言自语表达方式表露出的压迫感。而在80年代那个较为保守的时代,专辑中的一些曲目依旧获得了不少好评,在英美两地均取得排行榜第3名的位置。而从同年9月开始,乐队又展开了长达一年的全球巡回演唱会, 演出场次达到200场之多。在演出结束后,他们又于1988年制作发行了一张反映这段演出经历的现场演唱会专辑《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因为 Waters 本人十分厌恶现场演唱,因此他在队期间,乐团只是在《Ummagumma》专辑中发行了一次现场演唱专辑外,再就未推出过任何演唱会的实况录音版本,到是在市面上流传着大量非官方出版,以他们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现场录音为主的“风衣版”唱片,不过这些唱片也成为记录他们历史的宝贵资料。



此后一段时间内,乐队进入了漫长的冬歇期。只是在1992年,由Columbia公司出版了一套合集《Shine On》。这部合集除包括七部乐队先前不同历史时期发行过的专辑外,还收录了乐团早年出版单曲汇总专辑:THE PINK FLOYD EARLY SINGLES 。合集中的所有曲目都被重新制作,另外合集还包括8张绘制了8部专辑封面的明信片,一本112页的内容介绍 —— 收录了乐团所有歌词、历史照片、以及专辑的历史资料。在让广大乐迷苦期盼七年之后,乐队的三位成员又重新汇聚在一起并开始为他们的新专辑忙碌。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工作,乐团终于在1994年4月12日推出了全新专辑《The Division Bell》,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 Pink Floyd 作品,Richard Wright 彻底回归乐团并单独/合作完成5首歌曲的创作工作。专辑在英美两地同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均在排行榜上取得第一名的佳绩。在美国,唱片发行后的第一周便容登专辑榜榜首并蝉联四周冠军,这也是他们的作品自“The Wall”专辑后的15年再次重返冠军位置,在年终还凭借其近500万张的销量而荣登 Billboard 年度十大唱片之列,专辑中“Marooned”一曲为他们赢得了建队30年来首樽 Grammy 大奖 —— 最佳摇滚演奏奖。或许是该乐队固有的黑色的主题及抨击社会不良时弊的内容的负面影响,即使是该团体在70年代大红大紫的时候也从未获得评委的青睐,仅仅获得过提名而从未染指过该项任何大奖,而这次赢得的大奖也算是对其三十年音乐历程的一个安慰奖吧。


重新归队的 Wright

和笼罩在 Dark Side Of The Moon 阴影下的 Wish You Were Here 的遭遇一样,在一部伟大的作品之后发表的作品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 The Division Bell 唱片成绩不错,但唱片依旧不被评论看好,就连国内较有影响的音乐杂志《音像世界》也在94年第12期上撰文对这部专辑进行了一通冷嘲热讽,认为和过去的 Pink Floyd 作品相比,Division Bell 是大大的退步了。不过广大乐迷并未受此影响,Pink Floyd 在新专辑发表后按惯例举行的一连串欧美巡回演唱会获得了很大反响,每到一地便赢得当地乐迷的热情响应,证明他们对于广大新老乐迷来讲依旧魅力长存(可见 Pink Floyd 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之大)。10月,乐团回到伦敦的Earls Court大厅,在那里举行的连续14场演出为此次巡回演唱会(超过100场)画上圆满的句号。乐团还在Earls Court大厅完整地表演了乐团经典专辑“月之背影”,这是乐团20年来首次在演唱会中在完整地演出这部专辑中的全部曲目。1995年,Columbia公司将上述巡回演唱会中在伦敦Earls Court大厅演出的曲目重新编辑整理,并加入乐团欧洲各地演出时的一些现场曲目而推出两张一套的现场演唱专辑《Pulse》,此专辑在美国 Billboard 专辑榜上也取得 No.1 的佳绩。对于这些都已年过五十的成员来说,或许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演出了。


老树新花 乐团收官



1996年1月17日,在乐团建立三十周年之际,Pink Floyd 收到一封贺礼 —— 入选“摇滚名人堂”(详细内容请见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Presents),这标志着乐团的音乐事业完全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乐团的三位成员出席了入主仪式,但乐团前两位领导人 —— Syd Barrett 和 Roger Waters 均称病而没有出席典礼。席间,Gilmour、Wright 和 Smashing Pumpkins 乐队成员 Billy Corgan 一起表演了乐团经典曲目“Wish You Were Here”,不知此举是否暗含了他们对当年朝夕相处音乐伙伴的一丝怀念之情。

从1992年开始,乐团开始着手将LP时代出版的唱片再版为CD发行,为此EMI公司请 James Guthrie 出任监制,Doug Sax 重新制作母带,Storm Thorgerson 则重新设计了EMI所发行早年9部专辑的再版CD全新封面和内页。1997年,借乐团首部专辑出版三十周年之际,Sony唱片公司以“Anniversary Edition”名义将乐团当年交 Columbia 唱片公司发行的七部专辑又重新制作母带并再版发行CD。尽管乐团没有解散,但客观上讲要等待他们推出新东西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于是唱片公司不断发掘乐团历史宝库也是对他们艺术道路的补充和完善。1995年,英国的 See for Miles 唱片公司将乐团UNDERGROUND时期的电影配乐整理出版,名为《In London 66*67》。2000年3月27日,乐团的新/老东家——EMI和SONG分别在英美两地同时推出《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 The Wall Live》现场演唱会专辑,其内容是被封存了20年,乐团80-81年度“THE WALL”巡回演唱会时期在伦敦 Earls Court 现场演出的历史录音。2001年11月,EMI公司又推出了一部名为《Echoes - The Best of Pink Floyd》长达144分钟的精选专辑,和先前发布过的几部精选专辑不同,唱片里面收录的26首经典曲目都是乐团成员通过投票形式,从 Pink Floyd 历年所出版曲目中挑选汇总而成。合辑中收录的“When the Tiger Broke Free”一曲是为电影“The Wall”特别所作,并作为密纹单曲唱片在1982年发布过,此次是第一次以CD格式发行,算是本专辑唯一的新意吧。合集推出后第一周就在美国 Billboard 专辑榜上就取得 No.2 的佳绩。


小 结



和 Barrett 为探索音乐而不惜饮鸠止渴的行为不同,Roger Waters 的离去完全是其带有的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色彩的结局,但另一方面也是广大乐迷和舆论过于对其放纵吹捧的恶果,也正是在这些副作用下,Waters 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他的实际身份,恍然乎已成为帝王。如果 Barrett 时代的 Pink Floyd 算数的话,那么 David Gilmour 时代的 Pink Floyd 为何不能名正言顺的存在?我们不必谈论高鄂续写后四十回红楼是否是狗尾续雕,反正大家公认的红楼还是120回而不是只有80回。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尽管 Roger Waters 才气高于 David Gilmour,但 David Gilmour 时代的 Pink Floyd 的影响却始终盖过单飞的 Waters ,不知广大乐迷为何不买 Waters 的帐?是 Waters 的才气已尽,还是乐迷们都太势利了(只认 Pink Floyd 这块金字招牌)?您看呢。

[ 本帖最后由 default 于 2006-7-17 09:16 PM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2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分两路的 Pink Floyd


自从 Waters 离队后,Pink Floyd 的乐迷也产生了分化,有相当一批乐迷并不认同第三代 Pink Floyd ,他们和 Waters 的观点一致 —— Pink Floyd 这个名字已成为历史,没有 Waters 的乐队已不能称其为 Pink Floyd 。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将 Waters 视作 Pink Floyd 的延续而继续追随他,但这些铁杆乐迷毕竟数量不多,改变不了 Waters 在乐坛上的其个人发展不顺利的状况 —— 成绩始终不如第三代 Pink Floyd。

1986年,Waters参与了反核电影“When The Wind Blows”的配乐工作,并为其献唱的主题曲“Towers Of Faith”。1987年4月,正式离队的 Waters 推出了他本人第二张个人专辑 —— Radio K.A.O.S.,不过该专辑在 Billboard 专辑榜上仅名列第50位,不敌同期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排名 No.3 的成绩(虽然那部专辑更多意义上是Dave的个人专辑)。年底,Roger和Dave就 Pink Floyd 所有权官司一事进行和解,并签署了相关协定(详情见 >>>>>)。1990年发生了柏林墙被推倒以及两德实现统一这一震动世界的政治事件,热衷于政治的 Waters 对于这样历史时刻自然不会放过其表现机会。1990年7月21日,Roger Waters 联合 Scorpions Band, The Bleeding Hearts Band, Joni Mitchell, Sinead O'Connor, Van Morrison, Bryan Adams, Thomas Dolby 等众多乐手和演员在德国柏林墙旧址波兹坦广场发起举行了一场名为“Wall-Berlin 1990”的大型露天音乐会,他希望用音乐来摧毁压在人们心中的那种无形的墙,就象摧毁有形的墙一样,实现“墙”这部作品所希望那样 —— 去推倒所有将人类间隔阂的墙。这场音乐会由欧共体和英国“克里斯蒂”赈灾慈善基金会赞助,现场观众达25万人,记者超过3000名,数百万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了演出的现场直播。事后由宝丽金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了记录这一历史时刻,名为《The Wall - Live In Berlin 1990》的唱片和录影带。

1992年9月,Roger推出第三部个人专辑 Amused to Death ,该唱片依旧保持了《墙》式的音乐路线和概念唱片形式,不过与墙不同在于该专辑给人感觉更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婉娩叙述他的故事。而在整部唱片里依旧贯穿着其固有的反战意识,同时强烈批判了现世的混沌和污浊,可以说是他《迷墙》系列三部曲式的颠峰之作。该唱片的制作与伴奏阵容也极为强大,既有麦当娜的金牌制作人 Patrick Leonard 与 Waters 共同制作,同时请到吉他大师 Jeff Beck 助阵(当年差点被选入 Pink Floyd 以替代 Barrett),更有原 Eagle 乐队主唱 Don Helay 跨刀伴唱一曲“Watch TV”,以及 Leonard 带来的一批为麦当娜等超级明星伴奏乐手,可谓阵容强大名家汇萃云集,就连他的唱片公司也对此充满信心到:只要将这张唱片的署名换成“Pink Floyd”的话,那么肯定轻而一举的获得几百万张的销量。不过 Waters 似乎有一种预感,他只是谨慎地表示“如果销量好,他才会举行巡回演唱会的”。可是发行后,它的销量却依旧不尽人意(只有预计300-400万张的一半),这令全世界他的铁杆乐迷们很是耿耿于怀,他们始终认为这张唱片是他人生最出色的唱片。相反两年后,David Gilmour 他们推出的 Division Bell 大获成功,上榜两周后即获冠军并蝉联四周,然而就其思想内涵而言远不及 Amused to Death,可惜这或许是市场和我们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吧 —— 这世界叫好不叫座的作品太多了,Waters 注定是这个规律的牺牲品,还是唱片公司有先见之明。

有意思的是,从 Waters 离队开始,乐团和他之间展开了如同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吗样的军备竞赛 —— 无论谁推出一部作品,另一方也马上回敬对方一部作品。比如先前的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对决 Radio K.A.O.S ,Amused to Death 对决 The Division Bell 。虽然这几年双方不再出版新作,但在历史回顾版上的战火同样如火如荼:2000年乐团刚推出现场演唱会专辑“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 - The Wall Live”,Waters 也立即回应以现场演唱会专辑“In the Flesh 2000”。而EMI公司在2001年底推出一部汇集乐团历年经典作品的精选合集“Echoes - The Best of Pink Floyd”,而沃特斯马上还以颜色,2002年初也发行一部收录了自己单飞后所制作的个人专辑中经典曲目的精选 —— Flickering Flame: The Solo Years,Vol.1 。另外在2002年,沃特斯正忙于以法国大革命为故事背景的英、法文歌剧《Ca Ira》的筹备工作,预计在2003年发表最新摇滚专辑,不知此举能否刺激休眠8年之久的 Pink Floyd 推出新作?




Pink Floyd, Forever and Ever

 97年初乐坛盛传 Waters 有可能重回 Pink Floyd 并举行巡回演唱会,顿时许多他们的乐迷无不兴喜若狂,翘首等待他的浪子回头。虽然事后证明是个谬传,但无风不起浪,不知是有人故意散布消息,还是 Waters 不经意流露过类似的含义?但不管 Waters 是否回归 Pink Floyd,时间足以证明 Pink Floyd 这块招牌对广大乐迷的吸引力。虽然  Pink Floyd 三易主帅,然而这支历经30年的风风雨雨的乐队依然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并且依旧魅力常在,成为当今乐坛上为数不多的几支常青乐团。不可否认自 Roger Waters 离开后,乐队的风格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给人一种日幕西山的感觉。不仅舆论界还是广大资深乐迷似乎都对现在的 Pink Floyd 表示出一种相近的看法,认为现在的它和先前 Pink Floyd 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不过凭心而论,Gilmour 领导下的 Pink Floyd 与 Waters 时代的乐队相比,他们的风格截然不同。他们不再热衷于探究和讨论什么深刻严肃的主题,而只是对音乐的孤独或对友谊的怀疑等这类个人情感的抒发感兴趣,音乐风格也转向蓝调摇滚,旋律也变得相对舒缓和流畅。就思想内容而言,我更看好 Waters 时代的 Pink Floyd ,但就乐曲本身的可听性而言我还是比较喜欢 Gilmour 领导下的 Pink Floyd 所流露出的那种音乐旋律。但即使假设 Roger Waters 能够留下,其愈演愈烈的偏执狂式的发展思路和探讨方向又能将乐队带向何方?而没有 Roger Waters 的 Pink Floyd 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Pink Floyd 和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和乐迷心中 Forever and Ever ..........
编者注:2005年,在全球同步举行的大型援非+抗G8慈善演唱会Live8上,Pink Floyd四员大将皆大欢喜地再度聚首,他们演绎了几首乐队的经典曲目:Speak to Me/Breathe, Money, Wish You Were Here, Comfortably Num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8 14: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不错 顶啦
这么多英伦啊 看来楼主是纯英伦迷啦~~
我喜欢缪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0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都是英国乐队就是了 也不是只听英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9 22: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 现在来了一个速度金属

Thrash中最狠最极端的乐队,听起来就是一个字--爽。
PS:有心脏病高血压的朋友慎听,霍霍~~

乐队介绍:

SLAYER是美国著名速度金属乐队,与金属、大屠杀、ANTHRAX并称为THRASH金属四巨头。

1982年,吉他手KERNY KING 在洛杉矶郊区与主唱TOM ARAYA,组建SLAYER乐队,随后乐队吸收吉他手JEFF HANNEMAN和曾做过医院临床医生的鼓手DAVE LOMBARDO加入,形成乐队初期阵容。

起初乐队主要翻唱铁娘子和JNDAS PRIEST及一些朋克乐队的歌。1983年,SLAYER乐队在WOODSTOCK俱乐部的演出给METAL BLADE唱片公司主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请求将乐队的一首曲子<<AGGRESSIVE PERFECTOR>>收录在其公司出版的一盘金属合集<<METAL MASSACRE3>>中,作为交换条件,乐队要求该公司为他们出费录制自己的专辑.1983年,SLAYER乐队进棚录制了他们第一张LP<<SHOW NO MERCY>>这张专辑一经发行立刻被一些金属疯子,甚至于美国和欧洲杂志称为经典之作.作品中关于魔鬼的素材,独特的尖叫和锐利的吉他独奏成乐队今后作品的特征.

1985年,乐队出版专辑<<HELL AUAITS>>,仍由METAL BLADE唱片公司发行,他们开始尝试处理旋律较慢的曲子,而他们的恶魔意识却又比上一张专辑更进了一层.同年,乐队欧洲进行巡回演出,凭借<<HRLL AWAITS>>的成功,与DEF JAM 唱片公司签约.

1986年,由公司老板RICK操刀的唱片<<REIGN IN BLOOD>>出版,唱片中十首歌只有二十八分钟,但却使重金属这一概念有了定论,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张速度金属唱片.

成名之后,乐队出现了一些内部矛盾,在"REGIN IN BLOOD"巡演途中,鼓手DAVE离开了乐队,接替者TONG不适应乐队发展,所幸DAVE又回来了.

1988年,乐队出版新专辑<<SONTH OF HEAVEN>>,这张专辑速度相比上一张慢多了,他们还采用了与BLACK SABBATH乐队极为相似的迷幻节奏.

1990年,一张结合新旧音乐元素的专辑<<SEAONS IN THE ABYSS>>问世,它在美国卖了一百万张,这将乐队带到了重金属界最前沿,使他们成为了仅次于METALLICA重型乐队.

随后,鼓手DAVE被乐队开除,理由是DAVE总是将时间花在他妻子身上,不练习,影响了他的鼓技,从FORBIDDEN退出的新鼓手PAUL BOSTAPH加入了杀手乐队.

1994年,乐队出版了新专辑<<DINVIN INTERVENTION>>,在发行第一周,就卖了十万张,而且在美国TOP100中排名第八.

1996年,乐队出版<<VNDISFINTED ATTITNDE>>之后,PANL离开乐队,但当98年,乐队出版新专辑<<DIABLUS IN MUSIC>>中,他奇迹般地出现在歌迷面前.

SLAYER这一金属乐的中坚,仍在不断地尝试新的路线,但其充斥着魔鬼素材,暴虐声音的重金属之路将深入下去。

评论(转自国外电骡论坛,喜欢的朋友可能看一下):
Still Reigning is the third Slayer DVD release in the last two years. The 2003 box set Soundtrack to the Apocalypse contained a DVD of performances, and of course the same year saw the release of War at the Warfield. This beg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the fans need another Slayer DVD in 2004. We do. As you probably know, the band has recently included the Reign in Blood album in its entirety as the second half of their set on their recent tours. Rather than including the entire show, Still Reigning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egendary album, and adds bonus tracks of six other tracks performed during the evening, as well as a documentary. Reign in Blood in its entirety—does their really need to be any other discussion?
Some fans have voiced disappointment over the band’s last couple albums, complaining that the band has lost a step. I for one don’t think they are guilty of anything but repetition, but apparently some disagree. None of that amounts to a thing. When you hear the band launch into the intro to “Angel of Death” it is physically impossible not to have a physical reaction that erupts from the very core of your metal soul. No matter how many times I’ve heard the song, its performance live never fails to send me straight back to my bedroom circa 1986, as if I’m experiencing the energy for the first time. For a nearly twenty year history with a song, I can think of no higher praise. While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e show is the performance of rare live tracks from the album (“Epidemic”, “Piece By Piece”, etc.) these songs still cannot surpass incredible setlist regulars like “Postmortem”, “Angel of Death” and “Raining Blood.” The bonus material includes six songs performed earlier in the set, including the rare “Spill the Blood” and “Necrophiliac.” Songs performed that night that were not included on the DVD are “Disciple”, “Fight Til Death”, “Payback”, “Hell Awaits”, and “Dead Skin Mask.”
The band has aged (so have I—it’s been 18 years!), and Tom Araya can’t match his studio scream of 1986 in a 2004 live setting, but one can have very few complaints on the quality of the band’s performance. Slayer has always delivered as a live band and the guys clearly still love the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it live. The finale includes a poorly kept surprise, as during “Raining Blood” the band is drenched with theatrical blood that is “rained” down from above. This seems a little hokey to me, but it’s something the band seems to find energizing. Araya in particular goes absolutely apeshit at this point in the show, and it seems obvious that the band is feeling the moment rather than just selling the performance.
Still Reigning was directed by Dean Karr and filmed on July 11 at the Civic Center in Augusta, Maine. There are multiple camera angles that switch rapidly and sometimes utilize black and white. The camera work is artistic and professional, but can be a bit too much at times. I found myself being far too aware of cinematography at the expense of the energy from the live experience. I would not have complained if the crew would have pointed one camera at the stage and another at drummer Dave Lombardo, and just left them still. The experience of the show is what is key here, and that suffers just a bit from photographic wankery. Camera angles aside, Still Reigning looks good and the sound is excelle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1: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8 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的 Aberdeen , 这支深受" MTV 一代"喜爱的乐队由 Kurt cobain (主唱,吉他手;生于 1967 年2月20日,西雅图 Hoquiam ;死于 1994 年 4 月 5 日,西雅图) , KristNooselic (贝斯手;生于 1965 年 5 月 16 日) , DaveCrohl (鼓手;生于 1969年1月14日)组成。

  他们灌录首张唱片《漂白》( Bleach )时仅有可怜的 600 美元 录音费,第二张专辑 《无所谓》 ( Never Mind )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 ... Cobain 其独有的缓慢低沉的如梦般的诗吟、快速的齐奏、焦躁不安的和声......使无 数歌迷为之倾倒、疯狂。 ?......

  涅磐--并不是指天堂,而是指一种超脱痛苦和消除欲望的状态,成名后的 Nirvana 不管从哪方面说,一切都好象与涅磐这种状态对立,最后 Kurt Cobain ,这位红遍全球, 一头乱发,永远睡意朦胧的大男孩在寓所,于酒及药物过量的迷幻状态下向头部开枪 自尽。在此之前,他们的最新大碟《子宫里》( In Utero )正在全球热销之中。 Nirvana 留下的只是他们音乐里有的那种躁动不安和最深的孤寂。

~NIRVANA~

很多人把他们叫做涅磐。我不是太喜欢。

天堂吧。更愿意这样去、

理解~

下面是我转的自己在某论坛的铁~第一次被班猪弄成精华。很是高兴。

也没什么就是自己搜集整理了一下资料罢了......

是啊。不知不觉当中。又哼起了。熟悉的Rape me..My Friends..


NIRVANA
乐队简介

1988 年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的 Aberdeen , 这支深受" MTV 一代"喜爱的乐队由 Kurt cobain (主唱,吉他手;生于 1967 年2月20日,西雅图 Hoquiam ;死于 1994 年 4 月 5 日,西雅图) , KristNooselic (贝斯手;生于 1965 年 5 月 16 日) , DaveCrohl (鼓手;生于 1969年1月14日)组成。

  他们灌录首张唱片《漂白》( Bleach )时仅有可怜的 600 美元 录音费,第二张专辑 《无所谓》 ( Never Mind )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上的成功。 ... Cobain 其独有的缓慢低沉的如梦般的诗吟、快速的齐奏、焦躁不安的和声......使无 数歌迷为之倾倒、疯狂。 ?......

  涅磐--并不是指天堂,而是指一种超脱痛苦和消除欲望的状态,成名后的 Nirvana 不管从哪方面说,一切都好象与涅磐这种状态对立,最后 Kurt Cobain ,这位红遍全球, 一头乱发,永远睡意朦胧的大男孩在寓所,于酒及药物过量的迷幻状态下向头部开枪 自尽。在此之前,他们的最新大碟《子宫里》( In Utero )正在全球热销之中。 Nirvana 留下的只是他们音乐里有的那种躁动不安和最深的孤寂。


--------------------------------------------------------------------------------
1994年4月8日,摇滚偶像科特库本(Kurt Cobain)在西雅图家中花房自杀身亡,一颗子弹穿透了他的颅骨,并在他的血液中发现过量的海洛因。 官方认为他是自杀,但传闻却另有说法,有人认为科特库本是为人所害,而且可能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最近有记录影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收集和整理,也许可能客观地回答这个疑问,也许会不意中揭露真相。
   记录片《科特和考特妮》( KURT & COURTNEY )从库本出生地开始追踪,足迹走到华盛顿北部、到西雅图、到加州,影片制作人先后采访了相关人士还有其妻女摇滚艺人考特妮拉芙 (Courtney Love ),《科特和考特妮》综合了录像脚本,谈话片段和未曾公开的照片,为观众展现出一个惊人丑恶的情景。

科特库本,PUNK摇滚乐队涅磐( Nirvana )的灵魂,滚石杂志评选的十年之风云艺人,出生在华盛顿州的阿伯丁,这是一个体力劳动工人的聚居地。影片制作人就是在这里开头,采访了其亲戚朋友熟人,他们对自杀一事各持看法,见解不同。 受采访的人包括曾送给科特音响器材的玛丽姑妈(她最早支持科特搞摇滚乐);曾收留科特、提供一年食宿的中学老师;曾共度三年的前女友翠茜米兰达( Tracy Miranda );买枪送他的朋友迪伦卡尔森( Dylan Carlson) ;受雇其妻考特妮的私人侦探汤姆格兰特( Tom Grant )(汤姆格兰特现在认为考特妮对科特的死有不可开脱的责任);以及考特妮的父亲汉克哈里森( Hank Harrison )(汉克哈里森曾说他最了解女儿脑袋里存有什么邪恶念头)。

   影片制作人沿着加州海岸继续探询,见到了很多熟悉科特和考特妮夫妇的人,得到了更多的情况;当采访考特妮时,遭到她的拒绝;并且利用所拥有的权利,禁止记录片使用涅磐乐队歌曲。而且据说考特妮此后对影片投资者和接受采访的人施加了压力,试图强迫他们停止拍摄工作。

   记录片还收录了制片人在美国民众自由协会举办的颁奖晚宴上撞见考特妮的一幕,制片人在这次晚宴上被赶出了会场。 考特妮的父亲、还有她的旧情人罗兹雷扎拜克( Rozz Rezabek )在采访中指出考特妮是个善于利用的野心女人,她可能借助科特来获得名望和金钱。很多人还认为考特妮威胁离婚是科特的自杀身亡的部分原因。 然而制片人在影片中否决了谋杀的说法,所以影片到了最后,关于科特库本为什么又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结论。 这部记录片属 CINEMAX Reel Life 记录系列, CINEMAX Reel Life 专以制作社会名人题材的记录片,曾获奥斯卡奖、学院奖和艾米奖。  
编辑自 MusicNewsWire

NIRVANA 94年年记~~
1994年2月29日 在慕尼黑作乐队最后一场演出。
1994年3月4日 柯特在一次自杀未遂后住院。
1994年3月5日 柯特从昏迷中苏醒,想吃冰淇淋。
1994年3月8日 柯特自己离开医院。
1994年4月1日 柯特逃离矫正中心。
1994年4月8日 柯特尸体被发现。据法医判断是于3天前自杀。
1994年4月10日 纪念柯特活动在西雅图举行,柯妮朗读遗书。
1994年11月1日 《纽约不插电》在美国发行
1996年10月8日 《来自威西卡河的泥泞岸边》在美国发行。



Kurt Cobain 的遗书


To Boddah pronounced

Speaking from the tongue of an experienced simpleton who obviously would rather be an emasculated, infantile camplainee.

This note should be pretty easy to understand. All the warnings from the punk rock 101 courses over the years. Since my first introduction to the, shall we say, ethics involved with independence and the embracement of your community has proven to be very true. I haven't felt the exitement of listening to as well as creating music along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 for too many years now. I feel guilty beyond words about these things. For example when we're backstage and the lights go out and the manic roar of the crowd begins it doesn't affect the way in which it did for Freddy Mercury who seemed to love and relish in the love and adoration from the crowd. Which is something I totally admire and envy. The fact is I can't fool you. Any one of you. It simply isn't fair to you or me. The worst crime I can think of would be to rip people off by faking it and pretending as if I'm having 100 % fun. Sometimes I feel as if I should have a punch in time clock before I walk out on stage. I've tried everything within my power to appreciate it, and I do. God, believe me I do but it's not enough.

I appreciate the fact that I and we have affected and entertained a lot of people. I must be one of one of those narcissists who only appreciate things when they're gone. I'm too sensitive. I need to be slightly numb in order to regain the enthusiasm I once had as a child. On our last three tours I've had a much better appreciation for all the people I've known personally and as fans of our music, but I still can't get over the frustration, the guilt and empathy I have for everyone. There's good in all of us and I think I simply love people too much. So much that it makes me
feel too ***ing sad. The sad little, sensitive, unappreciative, pisces Jesus man! Why don't you just enjoy it? I don't know. I have a goddess of a wife who sweats ambition and empathy and a daughter who reminds me too much of what I used to be.

Full of love and joy kissing every person she meets because everyone is good and will do her no harm. And that terrifies me to the point to where I can barely function. I can't stand the thought of Frances becoming the miserable self-destructive, death rocker that I've become. I have it good, very good, and I'm grateful, but since the age of seven I've become hateful towards all humans in general. Only because it seems so easy for people to get along, and have empathy. Empathy! Only because I love and feel for people too much I guess. Thank you all from the pit of my burning nauseous stomach for your letters and concern during the past years. I'm too much of an erratic, moody baby! I don't have the passion anymore and so remember,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peace, love, empathy.
Kurt Cobain

Frances and Courtney, I'll be at your alter.

Please keep going Courtney

For Frances

For her life which will be so much happier without me. I Love you. I love 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FMFans ( 京ICP备07501235号 )

GMT+8, 2024-4-29 07:00 , Processed in 0.0384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