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efault

What I love to listen to——教练手札区特别活动 每天一支乐队介绍(已结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0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代中期,德国的 Kraftwerk 乐队勾勒了以后十几年中无数电子音乐家竭力追随着去实现的宏伟蓝图。从英伦 New Wave 运动到 hip-hop 再到 techno,乐队自己形容的“机器人流行乐”(用电子设备表现出的有催眠节奏的音乐)在电子音乐的每个新的发展阶段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末同时代的流行乐。作为电子乐先锋,他们持久深远的影响无论怎样形容都不嫌夸张。
  
  Kraftwerk 是从60年代末的德国实验音乐团体中脱颖而出的,这个团体也孵化了像Can和 Tangerine Dream 这样的著名乐队。乐队核心成员 Florian Schneider 和 Ralf Hutter 首次相遇时还是西德一所古典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俩起初在一个叫 The Organization 的五人乐队里,1970年乐队发行了专辑 《Tone Float》。接着 Schneider 和 Hutter 就解散了 Organisation,重新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命名为 Kraftwerk(德文意思是“发电站”),开始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室(后来称为“King Klang”)里制作起了音乐,沉浸在他用最低限度要求电子学创作的还不是很成熟的音乐中。他们1971年的首张专辑 《Kraftwerk 1》,提出了他们独特美学观点的早期雏形,并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包括其中用到的由 Schneider 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子设备。专辑中怪异机械的噪音处理和环境电声操作让当时的乐坛大吃一惊。
  
  接下来的是一系列的人员变换,甚至 Hutter 也一度离开了乐队。但是,到发行专辑 《Kraftwerk 2》 时, Hutter 又回来和 Schneider 一起工作了。这张录音没有用鼓,专辑的节奏部分全部由鼓机来提供,创造出了在那时还没有先例(从纯技术概念来看)的具有明显机械感的音乐,彻底地与传统音乐家背道而驰(正如当时的听众)。然后乐队举办了一些颇受欢迎的现场演出,直到他们第三张具有突破性的专辑,1973年的《Ralf and Florian》的发行。专辑把他们的野心和抱负精炼成一些简单但极有革新理念的动机,他们的音乐变得越来越具有启发性——尽管他们这种轮廓鲜明、科学的形象是完全处在那个时代流行音乐的对立面。
  
  Kraftwerk 在美国发行的第一张专辑,1974年的 《Autobahn》 获得了国际上的巨大成功。标题曲 “Autobahn” 长达22分钟半,剪辑后的单曲版在人们的家里和旅途中处处可闻。在美国这支先前不为人知的乐队却冲上了流行音乐专辑排行榜且居高不下。大部分用穆格电子合成器演奏的第一首序曲打破传统流行音乐的结构和旋律的同时,《Autobahn》 确立了独特的 Kraftwerk 之声。从这张专辑开始,Kraftwerk 便从 Krautrock 中蜕变到了纯电子音乐领域,并成功地闯入了流行音乐界,使电子音乐在主流音乐中找到了永久的立足点。
  
  1975年 Kraftwerk 以一张探讨无线电通讯题材的概念专辑 《Radio—Activity》 再次露面,专辑发行了德文和英文两个版本,预示了乐队在世界范围的流行。
  
  火车旅行是1977年的专辑 《Trans—Europe Express》 的主题,标志着音乐向机械化方向发展的运动正在兴起。《Trans—Europe Express》 对早期的 Hip-hop 产生过重大影响,它把一种比较冷酷严厉的节奏和胆怯神秘的高音调散射结合到了一起,这种效果具有催眠作用。Kraftwerk 善于使用重复部分,这种效果就像是节奏中带有弹性效应。曲子 “Metal On Metal” 就像是吹来一股凉爽的微风。
  
  1978年的专辑 《The Man Machine》 走得更远,在这张唱片里已完全失去了人类触觉。唱片封面的构图取自俄国结构主义大师 El Lissitzky 强硬的对角斜纹布局,它棱角分明的线条正符合 Kraftwerk 想表现的机器、动力等意想,乐队成员身着大红色的衬衫和漆黑色的领带,极富挑战性。这时,Kraftwerk 的成员甚至公开地称自己为机器人,开篇曲 “We Are the Robots” 更是巩固了这个形象。一曲旋律优美、典雅浪漫的 “The Model” 让人百听不厌。整张唱片的曲子结构严谨、编曲精细,乐队操纵起各种电子元素已是驾轻就熟,使这张专辑到达了 Kraftwerk 音乐事业的顶峰。
  
  紧接着乐队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经过长期的缺席后发行了他们1981年的专辑 《Computer World》,却没有回到先前的动机,而是针对计算机这一将在全球范围占据统治地位的新技术的沉思——他们的音乐很早就对人类的将来提出了预示。专辑中的单曲 “Computer Love” 冲上了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榜首,之后他们便又消失了。
  
  沉寂了五年之久,1986年 Kraftwerk 推出了专辑《Electric Cafe》。这时,使用电子合成器和鼓机的流行音乐已经成了主流,乐队卓越的成就也使他们名垂青史。
  
  1991年,Kraftwerk 发行了一张名为 《The Mix》 的重新混音精选辑。以后的几年乐队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999年末才发表了单曲“Expo 2000”。
  
  回顾 Kraftwerk 的音乐历程,虽然到了后期乐队几乎没有发表什么新作品,但他们在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地位绝对是不可动摇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乐队这种寻求突破、不断创新的态度使其后来的音乐受到了限制,他们的完美主义精神为日后的创作设立了一个几乎不可能超越的标准。
  
  Kraftwerk 在70年代中期的三张专辑 《Autobahn》、《Trans—Europe Express》、《The Man Machine》 无疑是乐队最成熟完美的作品。Kraftwerk 的电子音乐摆脱了冗长繁复的结构,采用了小巧、循环的节奏编排,听来极为流畅悦耳。这三张专辑在当时的传统音乐家看来是离经叛道,却震撼了无数有革新理念的实验音乐家,使他们从此改变了自己的音乐道路。New Wave、New Romantic、Ambient、Hip—hop、Techno 甚至工业噪音等音乐都从中得到了启发,音乐家们在 Kraftwerk 音乐思想的指引下层层突破,使得今天的电子音乐极为繁盛。也许不少人还没有听过这三张唱片,但现在人们听到的流行音乐却都渗透着 Kraftwerk 的艺术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03: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60年代的英国乐坛以“甲壳虫”乐队 为发端的摇滚乐新时代里可谓群雄并起,争 奇斗艳。除了“甲壳虫”和“滚石”乐队, 最有个性,也最引人争议的就是“谁人”乐 队(The Who)了。 “谁人”乐队于1964年在伦敦成立,它 的4位成员是:罗杰·达尔特瑞(Roger Da- ltery)主唱;约翰·恩特维斯托(John E- ntwistle),贝司手;凯思·莫恩(Keith Moon)鼓手;彼得·汤谢德(Peter Towns- hend)则是乐队的核心人物,是吉它演奏家 和词曲作家。

在乐队生涯的数年中,经理人换了数届, 乐队名称也相应换了数次,而乐队成员却始 终如一,配合默契。在两位经理人凯特伯兰 特和克里斯坦普的先锋创意下,乐队正式定 为“The Who”,逐渐确立了“布兰顿之声” (A Sonic Brighton)的音乐风格,以音色 异常嘈杂喧嚣的个性特征立于乐坛。 1965年,乐队凭藉一曲《I can't Exp- lain》登上了英国流行歌曲排行榜,之后的 几张专辑《My generation》,《The Who's Sell Out》以及《Magic Bus》都取得了成 功。The Who 对摇滚乐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 在于他们创作并主演的摇滚歌剧《Tommy》, 它开创了流行艺术更为广泛的领域。当1967 年这部歌剧在纽约上演时,立即引起了人们 的关注。

在以后的蒙特利尔摇滚艺术节上, 它可谓出尽风头。 70年代,The Who 作品不断问世,但在 专辑《Who Are You》推出仅1个月后,凯思 莫恩由于服用过量麻醉剂身亡,这给乐队蒙 上了难以消减的哀伤。乐队难以重振昔日雄 风,在1982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巡回演出后, 乐队成员各奔东西,离开了这个曾带给他们 辛酸和荣耀的团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22: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朋克给我的感觉的就是一群愤世嫉俗又古怪又疯狂的家伙错误的拿起了吉他做着惊世骇俗的事情,他们穿的的光怪陆离的衣服,怪怪的扮相,愤怒的反对着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咆哮着唱出既有攻击性又有讽刺意味的歌词,而他们看上就象是一帮无政府主义分子患上了偏执狂症,似乎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但历史证明,朋克对于今后的摇滚乐以至于整个唱片工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直白的把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对于专制社会的愤怒无限制的爆发出来,以一种富有激情的狂燥音乐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反传统行为表达出来,那就是朋克精神,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一场巨大的音乐革命!

     一直以来对朋克音乐有点迟疑和戒备,觉得朋克有点燥、有点抄、有点偏激,但作为一名酷爱欧美音乐之辈又怎么能错失具有如此深远意义的音乐文化呢!作为中国人,恐怕也难以真实的理解到朋克精神的深刻涵义,索性信手拈来,以一种摇滚乐的角度来欣赏和品味!说实话,我还是较喜欢Pop Punk,所谓的流行朋克。和最初的朋克音乐相比,它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反叛意识了,它的音乐显得更平易近人些,更容易被广大人群所接受,更商业化一些,流行朋克的音乐多反应出青年人的狂燥和叛逆心理,通过依然暴烈急噪的朋克节奏表达出来,受到了那些心理上有些迷惘的年轻人的爱戴!流行朋克中主要代表人物为Blink 182 和今天我要做介绍的Offspring乐队。

     认识Offspring乐队是从唱片"Ameicana"开始的,那绝对是90年代一张极具价值的朋克作品,它以粗犷豪放的演唱、戏谑放荡的歌词和流畅至极曲调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在Billboard排行榜上位居前十名,而且一呆就是30周!其中"Feelings"改自50年代Morris Albert的同名歌曲,一首旋律优美又动人的名曲就这样被这几个30岁的大男孩用朋克节奏痛痛快快的大改特改了一番,使人一面心疼着那首浪漫感人的原曲,一面随声无比畅快的附和着,当然歌词也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专辑中间几首简短明快的典型朋克曲风的"Walla Walla"、"The End Of The Line"等作品之后,便是完结篇"Pay the Man",此曲前面部分曲韵柔缓,居然带有明显的中东音乐气息,后面便原形毕露,回归朋  
克狂燥曲风!第一次听Offspring的音乐就给我留下了一个好印象,于是便顺藤摸瓜,听了他们从前的朋克作品! The Offsprin乐队最初的名字叫Manic Subsidal,是由Bryan Holland 和 Greg Kriesel一手创办的,他们吸取了主音吉它手 Doug Thompson 和鼓手 Jalme Lilja之后便开始了音乐生涯,1985年,乐队改名为 The Offspring并发表了首支单曲"I'll be waiting"。之后吉它手和鼓手也分别换成了现在的Kevin Wasserman和Ron Welty。1989年,首张唱片"The Offspring"终于出版了,Bryan Holland如愿以偿的站在主唱的位子上肆无忌惮的体现他的唱功了。第二张专辑"Ignition"相当于过渡作品,也是Offspring从成长到成熟之作,为下一张专辑的成功及大胆的实验打好了基础。"Smash"是乐队一个不小的惊喜,取得了4张白金唱片销量的好成绩,音乐风格比从前更加猛烈了,在歌词上也更加精雕细酌了,在音乐内容上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此奠定了乐队流行朋克熬头的地位!1997年The Offspring 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发表了"Ixnay On The Hombre"唱片,也是一张白金唱片,之后便是牛气烘烘的"Ameicana"。

     2000年接近尾声,这张"Conspiracy Of One"专辑终于与朋克迷们见面了,12首歌曲几乎都是3、4分钟的带有硬摇滚风味的强悍音乐,它的特点就是让你忍不住的一口气的听完,让我们在Bryan Holland的狂暴的喊叫下体会着朋克带给我们的激动心情和的特有的魅力!开篇以一句"When I step out to the microphone,It comes out sounding something like this"的独白开始,一曲标准的朋克作品之后便是"Original Prankster",此曲开始部分带有一点RAP风味,感觉上也有点爵士风格,曲调略显稳重,而我较喜欢2分57秒的"Special Delivery",它的Chorus部分是主唱和合唱的交相辉映,背景又配上"Oogaa ooga chaka"的小调,别有一番情调,2分42秒的"One Fine Day"也体现了合唱的魅力,总之你要是想坐下来好好清净一下,我想你是找错对象了,整张专辑的歌曲都是在枪林弹雨般的朋克节奏和饱满肥厚的重型吉他和低音贝司下进行,不让你有片刻的喘歇,这才是Offspring带给我们的音乐。但愿流行朋克不要象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只有短暂的光辉,希望它永远带给我们那份悸动的感觉!朋克,我喜欢它的狂放不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22: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你是喜欢流行音乐、还是电子乐、摇摆舞曲、或是摇滚乐,你都会为Garbage的音乐叫好的,Garbage的中文意思即"垃圾",但他们的音乐质量却和这个词毫无干系!那是一种融合摇摆音乐、又有流行音乐那种琅琅上口的韵味,还能体现出电子科技的高智慧的音乐,在几位大师级的音乐人的锤炼下,又加上了Shirley Manson魔鬼般的、富有磁性的细腻声线,让我们感觉到了这支乐队的与众不同。其实我们看一下Garbage乐队成员我们就会吃惊的说道:怪不得他们的音乐那么棒!首先出场的是Butch Vig,那场西雅图Grunge风暴中大名鼎鼎的另类摇滚作品"Nevermind"就是由他监制的,还有Sonic Youth、The Smashing Pumpkins等知名乐队的唱片也都有他的手笔!他和他的好朋友Duke Erikson(曾为U2、Depeche Mode、Killdozer、Nine Inch Nails等乐队制作音乐)慧眼识佳人,共同发现了来自苏格兰爱丁堡的Shirley Manson,并决定让这个性感女生作为他们的音乐代言人!这两位幕后音乐制作高手联手又加上Steve Marker,这不免让人为Shirley感到有点担心:是不是她在乐队中只是一个漂亮花瓶或是一个发声筒?当我们听到Garbage的音乐后,我们的疑虑不再有了!Shirley演唱上的那股动感迷离、略带沙哑的性感气质在她的前乐队Angelfish中已初露锋芒!事实上这位歌德之女即使加入了强强联手的Garbage乐队也没有改变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并时刻散发着一种时髦的音乐气息,正如Butch Vig所说,实际上我们是量体裁衣,一切的音乐创作都是围绕Shirley的音乐特点所展开的。Garbage乐队是post-rock的代表,是幕后音乐人掀动grunge浪潮后对于另类摇滚的一种延续,他们有着宝贵的经验、音乐人所具备的素质和创作灵感,还懂得一套商业运作模式--这注定是一条成功之路。!

      
95年,Garbage他们发行的首支单曲"VOW"具有爆炸性的效果,备受乐界推崇,1997年,把那首浓烈的Post-Punk低调气息的"#1 Crush"运用到电影"罗密欧与茱丽叶"中更是成功之举。1996年的首张专辑"Garbage"是一张金唱片,后又成为了一张白金唱片,"Only Happy When It Rains"和"Stupid Girl"成为电台里的热门曲目,作品里我们感受到了那股扑朔迷离的气氛、Shirley凄美而傲气的声音,天才们融会贯通的编曲…作品既有电气化凄迷声响,又有狂噪而迷幻的吉他演绎,总之是达到了一鸣惊人的目的! 继首张专辑到成功后,他们的"Version 2.0"专辑出版,我只能说,这是更为成功的作品!电子手法开始全面化应用,电气之声的气氛营造遍布整部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多样化是一个特征,失真声效、多重采样、音色的重加工处理等等应有尽有。笔者最喜欢的作品"You Look So Fine"是具有一种独特韵味,虽不是慢板歌曲却能营造出伤感气息的歌曲,不得不承认Shirley的演唱为作品带来的生机,还有旋律幽雅的"The Trick Is To Keep Breathing"…作品整体呈现出既有大师们的噪音炫,又不失动人韵律的高科技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是一片吉他噪音,却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也许这就是Sonic Youth的独特魅力!他们在美妙的旋律和强劲的噪音中找到了平衡点,而且在流行音乐和实验音乐中也找到了平衡点,并做到了完美的结合!他们的音乐代表着一种激进的精神,自成一体的音乐风格在不断的实验中一步步升华,在电子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更加证实了传统的吉他、贝斯和鼓的无比价值!每次聆听他们的音乐都不能自拔的一气呵成,听完之后便是无比的痛快,感觉意犹未尽!被赋予了生命的噪音融会着一片错综复杂的吉他弦音,激发着人的听觉神经,把那份狂热的感情推向极点!听他们的音乐作品就象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异旅行,时而轻声细语般的柔情诉说,有如进入了一片幽静山谷,在你心神未定之际,它又犹如咆哮的狂风暴雨般袭来,撕裂那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唯一安抚你心灵的只有那游荡着的鬼魅般的吉他韵律!

Sonic Youth(音速青年)是纽约的一支No Wave的实验性乐队,l977年,乐队的主唱兼吉他手Moore Thurston在纽约组成了Coachmen乐队,之后结识了Sonic Youth另一个吉他手Lee Ranaldo和贝斯手Kim Gordon,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当年销售成绩极差,和现在我们所认识的Sonic Youth乐风也截然不同!1983年,Sonic Youth发行了第一张正式专辑"Confusion Is Sex",注定成为将来的一支伟大的乐队尽在此张专辑中得到预见,如果你是Sonic Youth坚定的拥护者,必定不会唏嘘感叹它不具有艺术性!1985年发行的第2张专辑"Bad Moon Rising"是乐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支乐队的成功需要经过一步步的磨练和一个坚实的基础,幸运女神不会光顾象Sonic Youth这样靠实力打天下的艺人,没有这张专辑,怎么会有将来的经典绝唱呢?在这张专辑中,Sonic Youth的吉他演绎表现了它特有的韵律和张力,虽然没有升华到精致的噪音美学,但已经被人们以一支摇滚乐队所接受了!从1986年开始,Sonic Youth横空出世的经典作品层出不穷,在鼓手Bob Bert换成了现任鼓手Steve Shelley 后的"EVOL"被Rolling Stone 杂志毫不吝啬的给了4颗星,作品渐渐呈现出极具个性化的艺术魅力,尤其是那首哀怜的纪念玛丽莲梦露的歌曲"Marilyn Moore"!听完这张专辑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谁也代替不了Sonic Youth!l987年Sonic Youth的另一张被评论家们称之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100张专辑之一的"sister"专辑问世了,音乐风格更易被人们接受,作品也没有采用多轨录音,其中既有经典的摇滚,又有Kim Gordon的独特唱腔,是广泛被人接受的作品!


1988年,我最衷爱的唱片之一"Daydream Nation"出版了,它同样被人们誉为有史来最经典的唱片之一,此张专辑是Sonic Youth器乐得以充分发挥施展的作品,以吉他噪音为背景的实验性音乐开始让人们爱上了他们的音乐,令人兴奋的吉他演奏,个性化的演唱,明朗的曲调,Sonic Youth式的特有编曲都尽在其中!真正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音乐乐风!从开篇曲"Teenage Riot"到结尾的"Trilogy"首首经典!!1990年Sonic Youth加入Geffen公司,出版了"Goo",这是一张加入了先进的电子又不丢掉特色的噪音的作品,但是却不如从前专辑那般优秀!1992年,由曾经担任Nirvana的"Nevermind"制作人的Butch Vig亲自出马,制作了取得Sonic Youth出道以来在商业上最成功的专辑"Dirty",唱片成了金唱片,"100%"、"Youth Against Facism"等歌曲都成了摇滚排行榜上的最热门歌曲!此刻也是乐队摇滚事业最辉煌的时刻,在摇滚乐领域里堪称是教父级的人物。从此之后的"Experimental JetSet, Trash And No Star"到最近的"NYC Ghosts & Flowers"专辑也都各有千秋,只要你懂得欣赏Sonic Youth的音乐艺术,你必定还会象十年前一样的爱戴它、品味它!走过了20年,音速青年仍然保持着"青年"的旺盛精力,坚持着自己的音乐原则!不同的是他们更加沉着、坚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22: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人们眼中,Nirvana是把地下摇滚、另类音乐引入美国主流音乐的英雄,人们为他们的音乐而疯狂,而呐喊,把他们的名字载入了摇滚史册…但在我心目中Pixies才是Grunge音乐浪潮的先驱人物之一,虽然他们的名气远不如圣明下的Nirvana。每当我闻听小妖精们的音乐就冲动的想脱帽向几位邋邋遢遢的大师们致敬!短暂的艺术生命并没有改变我对Pixies一直来的由衷热爱,事实上kurt cobain的出现使我更加认识到了Pixies摇滚乐的重大意义,我甚至都没有为Nirvana的另类摇滚而如此感动过,竟管我不想得罪Nirvana的死硬派乐迷们。Pixies的音乐是如此的让人感动,如今的摇滚乐虽然具有核聚变般的爆发力,它能让你在最短时间内热血沸腾,但就是缺少Pixies如此细腻入微的旋律优美的吉他声响,我已经听够了那些主唱们一味的撕心裂肺般的吼叫了,我更喜欢Pixies带给我的那种如痴如醉的美妙吉他音韵的感觉!

     他们的音乐风格融合了朋克、吉他摇滚等乐风,音乐以探讨宇宙、外星生物、宗教、死亡等令人毛骨悚然的思想为主,也许这也是Pixies在当时没有受到学院派重视的一个原因。!…

        Pixies乐队原名Pixies In Panoply,1986年成立于波士顿,解散于1993年,成员Black Frank是一个对外太空宇宙感兴趣的家伙,他劝说他的大学室友Joey Santiago一起组建一支乐队,在一个音乐招聘广告上他们又找到了女贝司手 Kim Deal 和鼓手 David Lovering,于是乐队开张了,当年在Throwing Muses乐队同台演出时受到制作人Gary Smith的赏识并为他们录制唱片,1987年3月,他们的18首歌曲小样诞生了并寄给了唱片公司4AD的老板 Ivo Watts,他听了之后立刻飞到波士顿,决定与乐队签约并出版发行了第一张8首歌曲的EP专辑"Come On Pilgrim",这对于Pixies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8年乐队与制作人Steve Albini(Big Black乐队的主脑)合作推出专辑"Surfer Rosa",该专辑受到英国音乐界热烈响应并成为美国校园的流行文化,1989年 "Doolittle"由美国唱片公司Elektra出版发行并进入了英国排行榜前十名,单曲"Monkey Gone to Heaven" and "Here Comes Your Man"更是大放光彩,尤其"Monkey Gone to Heaven"以地球环境污染为主题,广泛流传起来。 1990年的"Bossanova"专辑是我颇喜欢的一张,无论是"Happening"中那段融会于饱满的吉他噪音中的假声哼唱,还是声响回荡、感人至深的合唱曲"Ana",以及暴戾的"Hang Wire"等等,都是令人振奋的精品之作,经典之作何其多,一段段的吉他solo和riff让人难以忘却!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是"Trompe Le Monde",仍然包含着对外部宇宙的顽固思想,风格更偏于重金属! Pixies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另类摇滚乐的先锋人物,他们对于非主流音乐、地下摇滚乐及以后的Grunge乃至英国摇滚乐都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22: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QUEEN乐队,人们已经很熟悉了,几十年驰骋乐坛让各个年龄阶层的新老乐迷们肃然起敬!今天只是和大家一起怀念这支伟大的乐队!应该感谢我的一个好朋友,那天她告诉我,皇后乐队的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亚狂想曲)真的很棒!她让我又重拾旧趣,感受曾经让我激动不已的神圣音乐!是啊 ,那是皇后的经典绝唱,在歌剧唱诗般的咏唱和华丽的配乐中加入大段的重金属吉他的solo,我们不就是如此的被感动了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拿到那张A Night At The Opera(歌剧院之夜),当时真的很激动,那是一盘磁带,用我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下的,结果一听让我大失所望,我难以相信世界上还有这种风格的音乐存在,可后来呢,我却迷上了!

     自从主唱Freddie Mercury离开尘世之后,我就不期望什么了,就象香港的黄家驹死后,在我内心的BEYOND也就不存在了一样,因为乐队没有了灵魂! 随我一起追忆吧!话说英国,1972年,Brian May(吉它)和Roger Taylor(鼓手)一起组建了乐队,但不久贝司手Tim Staffell离开了乐队,这时Freddie Mercury(1946-1991,主唱)出现了,此刻John Deacon(1951,贝司)也决定加入乐队,于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支艺术摇滚乐队就诞生了!他们把古典音乐、歌剧、艺术摇滚、前卫摇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加上Freddie高亢性感华丽的嗓音和绚烂多姿的吉他SOLO等音乐表现手法,铸造出了具有古典音乐那种气势不凡的特点而又不失摇滚气派的音乐! 主唱Freddie Mercury是一个毫不隐讳的同性恋,QUEEN那首著名的同性恋赞歌"We Are The Champions"却成了弘扬体育精神和奥运冠军的经典庆贺曲目,直到现在在各种体育盛会上我们还能时常听到这首歌!本人也曾看到过这首歌的几种演绎版本,和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团演唱过的、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们同台演出的… 再说说A Night At The Opera(歌剧院之夜),那是QUEEN最经典的唯美作品,而名扬四海的单曲"Bohemian Rhapsody"在英国排行榜上迅速升到冠军宝座,一连就是9个星期,最终打破了英国单曲排行榜上冠军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美国那边厢,这首歌和整张专辑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进入了排行榜前10名,还成为白金单曲,专辑成为白金专辑!这也不枉他们在作品里投入的大量资金和精力!可以说回报颇为丰厚,鱼和熊掌兼得!接着他们开始缔造属于QUEEN的不败神话,保持着艺术创造的旺盛精力,佳作不断推出,包括News Of The World(世界新闻)、Jazz(爵士乐),并相应有绝唱单曲频频问世!如此辉煌的步入了八十年代,但80年代也让他们尝到了遭乐迷冷眼的滋味,因为音乐作品中加入柔情慢板风格让衷爱他们的摇滚乐迷失望至级!乐迷们开始不买帐了,专辑The Game、Hot Space、Kind Of Magic等都没有打动听众,10年来的作品始终处于一个尴尬位置,人们好象已经对QUEEN失去了兴趣!不过1991年的Innuendo(讥讽)让QUEEN重新收复所失之地,又掀起一阵阵QUEEN式音乐浪潮,他们又找回从前的音乐灵感,赋予他们的音乐之中,歌剧、摇滚…也就是年底,Freddie因为爱滋病去世了!1992年在温布利体育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纪念音乐会,这场向全世界直播的现场音乐会的观众数目达到了一亿以上,纪念演出的有David Bowie,Elton John,Annie Lennox,Def Leppard和guns 'N Roses! QUEEN是支伟大的乐队,它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对于摇滚乐的发展起到了方向标的作用,后辈艺人也深受其影响!而现在,我就借着这张精选了QUEEN所有的经典作品的合辑来表达对QUEEN的敬意和怀念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22: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Rob Thomas你可能不是特别熟悉,那Matchbox Twenty呢?没办法了,只好说起那首席卷全球乐坛、赢得葛莱美众多奖项的歌曲"Smooth"了!此曲是吉他老侠Santana在其复出专辑《Santana:Supernaural》中所演绎的,但主唱确是纯美国味道的摇滚乐队Matchbox Twenty的核心领导人物及主唱:Rob Thomas。起初知道此队时有点奇怪:为什么叫Matchbox Twenty(直译为火柴盒20),后来听说了乐队名字的来由后就更觉得离谱了,原来乐队鼓手Paul Doucette曾经在一家餐厅做过服务生,有一次他偶尔见到一个人穿着破烂不堪的20号球衣,上面唯一可以看清楚的字母就是Matchbox,于是他油然而生了一个念头,就是把它作为乐队的名字!而如今你还可以看到火柴盒的名字徘徊于美国Billboard前列!

     Rob Thomas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军事基地,童年的生活尤为坎坷,父母离异后,小托马斯跟着贩卖大麻的祖母生活在南卡罗来那州,但他已经无法忍受在这样的畸形环境中生活了,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去过浪迹天涯的自由生活, 也许Thomas自由放纵的性格就是那时候形成的吧!开始音乐事业并不是偶然的,少年时期的Thomas便是一个疯狂迷恋音乐的激进分子,而Van Morrison、Elvis Costello、Paul Simon等艺人的音乐对于他形成自己的音乐思想起到了导航的作用!但真正开始自己的音乐事业是加入Tabitha's Secret乐队之后,因为在那里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另几位充满激情的小伙子,那就是鼓手Paul Doucette与贝斯手Brian Yale,三人一拍即合,决定搞自己的音乐,于是又找到了在迈阿密录音工作的吉他手Kyle Cook以及在亚特兰大音乐学校的吉他手Adam Gaynor,于是Matchbox Twenty便诞生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在遇到音乐制作人Matt Serletic后,他们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音乐天分,在Matt Serletic的筹划下,他们开始准备乐队的处男作"Yourself Or Someone Like You"的发行,结果 专辑中"Push" 等几首单曲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各大音乐杂志的一致认同,包括滚石杂志、Billboard杂志等。就连Thomas的前女友也找上门来,要求分取唱片的版权,因为她声称她是"Push"的创作原形!1999年Thomas与Santana共同创作了"Smooth",并赢得了葛莱美年度最佳歌曲、年度最佳唱片和年度最佳流行合唱组合三项大奖。

     2000年5月份乐队第二张专辑"Mad Season"(疯狂季节)问世了,概念化的唱片封面有一点很古朴的味道,但音乐作品确是地道的美国货,音乐风格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充满活力,是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那种流行摇滚曲调,在音乐制作上也是采用传统的方法,没有用一些电子合成及采样技术,但听起来还是无比的舒畅的,作品的词曲创作仍以具有创作灵感的Rob Thomas执笔,至今专辑中那首情歌"If You're Gone"仍在排行榜上游荡,截止12月底又有回升势头,位居Billboard第8位。出道没几年就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看来Matchbox Twenty大红大紫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09: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意过来支持一下小小D 你推荐的一些歌不错
邻居已经报警3会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22: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would 于 2006-8-19 09:11 AM 发表
特意过来支持一下小小D 你推荐的一些歌不错
邻居已经报警3会拉

说话咋听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FMFans ( 京ICP备07501235号 )

GMT+8, 2024-11-23 16:16 , Processed in 0.02901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