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M07,临场操作中的收获!
本人去年开始玩CM0304,今年年初开始接触FM2006,最近刚开始玩FM2007,自认从资历上讲十足菜鸟一个,本该潜自己的水,让别人灌去吧.但,觉得身在论坛水不出一滴未免太过空洞,所以在此弱弱的提供一些心得,希望与千万和我一样的菜鸟兄弟共勉.
FM2007上市伊始,玩过的人都有一个印象:这一作临场指挥的要求变高了.
本人也是这么认为,再强的队,阵型打法配不好也会时常输球,郁闷不已(本人最郁闷纪录是意乙领头羊身份被排名降级区的鸟队干5个,昏阙,只因设置全力防守时忘记把后防线回收...)
在刚刚接触FM07的时候,本人有很多不明,其中最大的不明就是临场操作里那些选项怎么样搭配才好,现在略有心得:
心态与自由度:从字面上看心态是决定简单的进攻与防守,实际上这个拉条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场上向前拼抢的积极度.假设对方门将起高球到中场,你的后腰抢还是不抢呢?如果你这里把后腰设置为完全防守而且自由发挥为最低,100%不会上抢,只会缩回去等对方停好球试图过他时才进行防守.所以后腰在设置上重视防守的同时,还必须给他很高的自由度,毕竟能不能抢的到,由他判断比较好.(我的后腰是乙级级别里的铁腰PAROLA,侵略20跑动20,设置心态6,自由度18,设置为自由人中场基本上50&的球很少有能抢的过他的.)
紧逼与逼抢:这两个选项只差一个字,曾经我为它们一头雾水,郁闷不已,不过现在我基本可以肯定它们之间的差别了.简单的概括,紧逼是对人,而逼抢是对球.那么紧逼和逼抢怎么运用呢?比方说,你观察2D画面时,发现电脑左路控球但右路球员拉的非常开,你应该意识到,电脑的宽度利用率相当高了,而这个时候你如果将逼抢开到18以上,你会发现你的阵型整个的向左收缩,对,逼抢这个选项实际上就是决定了全队对球的围抢倾向,一堆人挤在一边,那另一边就是空挡,一转移你就完蛋了.(电脑逼抢的时候你也可以拉开阵型,适当长传,效果一级棒,相信我!)而紧逼呢,就纯粹的是对人进行防守,死守着自己的区域,一旦有球过来就上去和接球的对方队员火拼.
在比赛中,当对手被我们压制时,我建议使用紧逼而不是逼抢,因为对手反击进入你半场的人不会多,4个后卫上去两个就把一个打趴下了,不怕.而对方压制着你的时候,则应该用逼抢,因为你的阵型被压缩,对方空挡的空间比较少,而逼抢"看球不看人"的特性以及你人数的优势,可以时不时的抢断个把传球打个反击,对电脑也是致命的.(另一建议,边路球员最好不要设置为逼抢,因为球在中路时,逼抢心态的边路球员往中路靠,两边的空挡是巨大的.)
传球方式与节奏:我看到的大部分玩家都喜欢短传,但是有一部分人喜欢一味的短传,这是不科学的.而不论任何传球方式都使用一样的节奏,更不科学.假设对方5个中场排山倒海逼过来,你还慢节奏的短传,那么10分钟后你基本就有很大的概率会失球,因为中场你已经控制不下来了.在这里,有两个方法,一是加快节奏的短传,这种变化可以使队员增加传球速率,一脚传球,一旦球到了创造力高的球员脚下,那你的机会就来了,因为对方的中场可能因此就被突破,当然这样的打法要求你的中场有足够的传球能力和决断力.第二个办法就是拉开阵型的长传转移(传球方式改到10的混合),这可以轻易的避开对手的逼抢.但是有一种情况,电脑中场逼抢后卫紧逼怎么办?你的长传往往会被插上的后卫处理掉.实际上,紧逼和逼抢一起开,在对方快节奏的情况下是非常耗费体力的,人家跟你拼了,你怎么办?拼吧....-_-!!
防线的回收与压上:很多朋友抱怨,我已经设置防线全回收了,为什么每次还是压那么上?其实这个回收并不是防线在后面上不上来的问题,而是丢球后防线对局势所作出的反应.假设对方中场断球成功,你的防线回收最大的情况下,后卫线会刷刷刷的往回跑,根本就不看一眼,回到禁区一回头,严阵以待,相反,你防线设置压上的话,中场丢球后后卫线会压上形成第二波防守.在此提醒各位朋友,当电脑有很明显的意图要反击的时候,不要回收防线,一旦被敌进你退,被人追着打,被过和被突破的概率是很大的,尤其是镇定不够的后卫.真正决定后卫站位的,是心态以及你自己的手控拉线.
传球重点与球场宽度利用的反差:传球重点中,有左路右路中路两翼,很多朋友认为打两翼自然要把阵型拉开,打中路必然要把阵型往中间靠,其实,反过来用,在中场有创造力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对电脑进行制压.拉开阵型却打中路,在电脑没有设置逼抢的情况下,电脑的防线也会拉开,正面防守压力大大减轻,假若电脑突然开始逼抢,那么创造力高的中场在自由度许可的情况下,则会果断分边,电脑不晕才怪呢.而收缩阵型的情况下打两翼,也是一样的效果,大家不妨试一试!
插上设置与拉线的效果:在论坛上看阵型,很多朋友喜欢把两个边前卫拉线到最顶(边锋位置),同时把插上设置为经常.其实我不得不说,这样的设置重复了.就我的观点来说,拉线是决定球员在某一状态下的站位情况.假设你把左前卫拉线到最顶,那么当你的门将开球门球的时候,左前卫的位置和前锋是平行的,相反,你把左前卫拉线到WBL的位置,当对方进攻的时候,左前卫就会站到和DM平行的位置.(只恨FM不能拉双箭头!!)而插上呢,则决定了球员是不是会果断的进入对方的30米区域,假设你的左前卫不拉线而设置为插上经常,则每次进攻时他都会适时的前插接球,而不是拉线那样的早早站好位置等球,懂球的朋友都明白运动战中停下等球的大忌吧~而且直接拉线还有一个弊端,当你球还在后场等待中场组织的时候,两边前卫早早的进入了对方30米区域和对方边后卫攀谈,而中场只剩下1前1后两个腰....接应点是不是太少了?拉线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拉线在防守上的作用远远大过在进攻上.
中场协助后防的防守:玩FM07刚开始,场均丢球1.5+,非常郁闷,动不动就3:2 4:3,基本每场都丢球,赢了也不舒服,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得到了解决,我的NAPOLI在意乙中连续保持8场没有失球,其中包括一场0:0平尤文,我想在弱队防守操作上,我应该有一点发言权了.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后卫全部设置为区域防守,而前卫全部设置为盯人,这样设置的效果一个是使中场玩命的堵截对方进攻,即便给他通过,后面一条后防线也能配合着一起抢,而且在这样的设置下,后卫感觉防守更加游刃有余,堵枪眼的情况变多,以前不感收缩防守的时代过去了!(打尤文那场,我足足守了80多分钟.)
传中与否:我看了很多朋友的设置,似乎边前卫的传中都是"高",这里我要小小质疑一下,边前卫只会传中吗?在我看来,边前卫的素质应该是有很强的带球能力,传中应该设置为"混合","底线",因为我时常发现,电脑会有意识的防范边前卫的传种,导致传中不容易起来.有朋友说了那我的空霸不是浪费了?非也,边后卫在边前卫的拉扯下,现在有空挡了,设置为传中"经常""边线",45度起球,看过球的朋友都知道,当对方所有防守人被压缩在小禁区一代的时候,无人看管的45度吊传对于空霸型球员意味着什么.
写到这里,字数差不多也凑够了,哈哈,,不知道我说的内容里有那些是火星,如果是,大家别笑,如果不是,那大家一起探讨探讨吧!!顺便庆祝下我的NAPOLI第一赛季乙级联赛在2M转会费的情况下4分力压尤文夺冠!!(尤文被扣17分,好猛...-_-!!)
23日更新一则:
单前锋以及空霸型中锋的心态设置:好象看了论坛上所有战术设置,前锋的心态无一不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即便是跑位13↓,带球技术不超过10的,也完全按照进攻思路来加以战术.
不知道大家对葡萄牙中锋保莱塔有什么印象,我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给同伴的做球能力.论坛上早有高人说过,球员的心态,决定了他拿球后对于走向的抉择,进攻18的,宁愿远射飞机也不会往回带一步,防守18的即便没人防自己也不愿意转身面对禁区.本人队里的中锋是ROBERT.SOSA,NAPOLI开档就有的老臣子,190CM,弹跳17头球20,技术相关指数基本在10的边缘,我把他的心态设置为普通,为什么呢,因为柱式中锋的作用往往不是最后一击,而是在对方禁区内给本方进攻做一个支点.10心态下的SOSA,拿球后倾向于护球,并看准时机把球传给正在插上的队友,禁区里位置比较不利的头球,他也不再一味的攻门,而是开始有选择性的摆渡到禁区外,我觉得这样的设置应该说是最大的利用了他的高空优势,同时,自由度5的设置,让他在自认为高于75%成功率的情况下自由的发动攻击.
中锋,尤其是单前锋阵型里的中锋,我觉得策应掩护的任务,比进球的任务来的更加重要.
24日更新一则:
传中的选择:两边下底传中,我想是很多FMER的重要战术手段,空霸这个词在本作似乎也格外吃香.但传中落点究竟选哪个更好呢?前点,后点,还是进攻核心?
我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对于抢点型前锋(跑动能力18+,爆发力15+),前点是最有破门概率的,因为我发现跑动能力强的前锋,对球落点的判断跑位比一般的后卫都要迅速(后卫抢前防守主要看预判能力),加之不错的爆发力,更容易甩开盯自己的对手,从而头球破门.而对于那些身高190+弹跳头球不俗而跑动欠佳的前锋,则更倾向于起后点球,后点传中的特点是球速慢,且球弧线高,利于高个队员选位以及控制高空.中点我觉得效果就比较折中,在对方禁区内有4~6个抢点队员时能起到奇效.(引起对方盯人混乱,中间毕竟是最有威胁的.)还有很多朋友喜欢把脚法不是很细腻但空中超强的中锋设置为进攻核心,鄙人不敢苟同,因为进攻核心是进攻的枢纽,不能只为了边路的效果,就把禁区前的组织工作一并交给了毫无技巧可言的莽夫,从整体战术上来讲,是不好的.(最后说明,如果是关键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准的,以上全部是废话,这一条只针对一般性有特点但不平衡的前锋.)
觉得不错,拿来分享一下
感觉无论什么阵型,中间调整最重要,我的Arsenal力压车子8轮夺冠,全靠中间调整拯救了N场本要放弃的比赛,图在3楼
[ 本帖最后由 ayegemuguz 于 2007-1-9 09:39 PM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