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77
发表于 2010-10-31 19:25:09
本帖最后由 alex77 于 2010-10-31 19:26 编辑
恩,那是有原因的
其实本来已经没啥钱了,可谓雪上加霜,所以变本加厉的捞钱。。
...
Robbie03 发表于 2010-10-31 13:37 http://fmfans.cpgl.net/images/common/back.gif
岁币的银十,绢二十,这个肯定不算很小的。仁宗时候单两税中的绢帛就年收三百七十六万三千五百九十二匹。更别收入的大头商酒盐了...
冗员问题应该也算还好,不过冗兵问题太大了。富弼好像说过:“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
反正宋朝的军士不退役...哎
除了禁军的步行坦克外,那厢军简直就是渣。
滚滚
发表于 2010-11-2 16:26:46
“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这文彦博胆子真大,太祖岂是你能议论的?你是在否定当朝皇权的合法性么?冲这句话就该处死
xuye-01
发表于 2010-11-2 18:23:45
罗比本身就偏演义的喜好 我们当故事新编什么的看就好类 等后续
Robbie03
发表于 2010-11-2 18:53:31
回复 72# 滚滚
宋朝自太祖定下了家法,不杀上书之人。。。。加之又讲究仁孝,基本是不可能杀的。。。。。。
Robbie03
发表于 2010-11-2 18:55:46
罗比本身就偏演义的喜好 我们当故事新编什么的看就好类 等后续
xuye-01 发表于 2010-11-2 18:23 http://fmfans.cpgl.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没偏向评书演义啊?:ico6: 都是旁白说一下,让大家丰富下知识
alex77
发表于 2010-11-2 21:21:09
宋帝大多算蛮开明的,知识分子也是,就算是党争前期也算正常,那个蔡京不算党争了....
xuye-01
发表于 2010-11-2 22:44:29
蔡京除了字好外 其他实在是。。。
我是剪剪双眸
发表于 2010-11-2 22:48:30
蔡京除了字好外 其他实在是。。。
xuye-01 发表于 2010-11-2 22:44 http://fmfans.cpgl.net/images/common/back.gif
MS蔡京挺会做人做事
还有你的头像很好有全套么???
Macheda
发表于 2010-11-2 22:57:05
宋朝简直是中国文人的最好的时代,工作轻松工资高福利好社会地位高堪比公务员,以文制武是写进基本国策里的。
关于冗兵,我前面有说到,赵大也看出这是最耗费国力的事。
Robbie03
发表于 2010-11-3 14:54:21
4种师道
lz对历史名将的了解基本都是从评书演义,所以。。。。。不知道大家看水浒的时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篇有没有注意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
老种家从种世衡开始三代为将,在大西北抵抗西夏,“号山西名将”。老种指哥哥种师道,小种指弟弟种师中。
当时大宋朝经过一系列新政、变法、党争等,终于到了宋徽宗赵佶的宣和时代。这位皇帝堪称全才,基本啥都会,可惜就是不会做皇帝。国内六贼当道,国外外患不断。。。。不是有句“大宋实亡于宣和”吗?
作为边将,种师道是痛苦的。朝廷年年赞助西夏强盗来抢自己,自己还只能被动防守,因为朝廷认为西夏已经是“臣”了。。。。。
在这种情况下,种师道干的真不错,经常大败西夏兵,所以有了那个著名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的称呼。(不同于大范老子和小范老子,老种小种都是尊称。悲剧的大范,只有西夏人民欢迎他:ico6: )就连水浒中的好汉对他们都十分尊重。(虽然只是小说,但反映的是民意啊)
金国崛起后,大宋朝廷决定和金联手出兵攻辽,种师道虽然反对,但是朝廷还是派出了童贯带兵伐辽。(宋江表示不能忍,剧本不是这样的。。。)本来辽军已经没啥战斗力了,但是童贯硬是打出了奇迹,生生被杀的大败。还好种师道持重做好了防守,才没全军覆没。
童贯为了掩盖失败真相和独吞功劳,摆了种师道一道,种师道被贬黜。当童贯还沉浸在破辽成功的喜悦中,金国的铁蹄已经南下了。黄河岸,宗望(斡离不)惊走了宋军,靠几条小船5个日夜过河包围了北宋京城开封。
朝廷顿时大乱,堂堂大宋皇帝赵佶吓的假装中风,传为给儿子赵恒,一路跑到了镇江。悲剧的赵恒本来坚决反对做皇帝,无奈被人生生逼着登了基。
老天还是可怜大宋的,这时有一人力挽狂澜,和后来著名的北京保卫战的于谦一样,东京汴梁保卫战也涌现出来一位英雄--李纲。李纲发动百姓,终于打退了金兵的进攻,等来了种师道等西北勤王大军。
其实这时种师道已经退休,但是国家有难,他再次出山。种师道一路大造声势,鼓噪而进,号称400万勤王部队吓得金兵北撤,不敢轻举妄动。赵桓就开门叫李纲迎接老种经略相公。
可惜姚平仲嫉妒种师道,坚决反对李纲种师道稳守断粮的万全之策,力主赵恒夜袭金营。结果大败,此人弃军而逃,宋军惨败。这下赵恒吓坏了,同意了金人罢免李纲种师道的要求,准备赔钱求和。结果愤怒的太学生们领着10万百姓击鼓告御状,据说敲坏了10多面大鼓,吓得赵恒又请回了他们。
金兵终于耗不住了,决定撤兵。这是宋朝最佳的timing,可惜赵恒早吓破了胆,不听李纲和种师道等围歼金兵的良言,放走了金兵。。。。。。
在昏庸的年代里,种师道有志不能伸。太原被金兵久围不解,他弟弟“小种”种师中进兵山西,收复了寿阳、榆次等地。
本来小种种师中想等着后援补给一到,就可以推进获得全胜的。但是朝廷没给他这个机会,生生逼着小种进兵。虽然五战三捷,但孤军深入,友邻部队跟不上,粮草断绝。。。。小种率麾下一百多人浴血奋战,受伤四处,最后在杀熊岭殉国。
这时老种种师道却一会被任用一会又被罢免。到小种经略相公战死,种师道劝赵桓退避长安,还被朝中大臣指责是胆小怕事,被文官们纷纷弹劾。
这时七十六岁的种师道已经折腾不起,在极度郁闷中大病一场,目不能视物,病死的军中。
名将最悲哀的不是被击败,而是根本等不到施展的机会,甚至意见都无法等到采纳。。。。。本来文有李纲,武有“两种”,大宋不见得败得那么的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