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7|回复: 10

一年开5条线就不知道给一号线的破车换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早上8点20分,地铁1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出现了列车门夹住站台乘客衣袖启动的“惊魂时刻”。网友们质疑司机为何没看到夹着人了,而地铁公司上午接受本报采访时回应,系该名乘客在列车关门后硬挤上去而造成。

  地铁迷回忆:人被列车拖着跑

  地铁迷“huangyan3015”是在“OURMETRO地铁”网站上发帖记述了10日早晨亲见的惊魂时刻。帖子中写到:“今日早晨上班,1号线,G442,上行,A44门。这个车门到公主坟站的时候关了3次才关上。”根据记录的数字,他是位于列车的第四节编组车厢里。

  他随后回忆,大约8点20分,行至军博站,站台人超级多,等关上门后,忽听站台穿黄衣服的志愿者大喊“再开一下门”,但司机未能听到,约5秒后,听到车辆发动的声音,然后车立即启动,此时站台的人惊呼“停一下”,然而列车未停,越来越快。“我看到窗外一个约40多岁的男乘客,手(或者衣服袖子)似乎被门夹住,整个人被列车拖拽着倒着跑。此时车内乘客都被震住了,没有人反应过来去按车门边的紧急呼叫按钮。”“当列车即将进洞的时候,这个人应该解脱了,然后列车进洞了,等开到木樨地站的时候,我发现站台上的乘客都无不惊讶地看着我们这个车门,等一开门一个站台工作人员过来,才知道门夹着一件红黑相间的羽绒服。好惊险的一幕啊!”

  地铁回应:该名乘客关门后硬挤

  今天上午,记者向地铁公司求证相关情况。北京地铁新闻发言人贾鹏告诉记者,根据事后的录像查看,该名乘客是在关门提示铃和关门提示音都已经响完,列车车门关闭中硬性往上挤,造成羽绒服衣袖被夹。

  由于车厢离司机室较远,早高峰环境又很嘈杂,所以站台志愿者的喊声司机听不到,没有立即停车。“被夹的绝对不是手臂,而是羽绒服。地铁有自动防护装置,如果是手臂,一定会自动开启的。就因为是羽绒服,厚度太薄,防护系统才没有察觉到。” (赵莹莹) (来源:北京晚报)


70年代裸站台不改不改了 那破逼车也不说换换。。。。天天嚷嚷没钱没钱的。。哎
怎么最近也没人跳站台了。。弄得上班总是那么早。
发表于 2011-1-11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去CITY给小东西办签证     就被火车门夹住了手臂    吓死我了   

当时整个人还在车厢外    就一手被夹住    以为要趴车皮走一站了呢      

一激动       虎躯一震    把门给掰开了钻进了车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7: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要政绩的,大而全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轻易座一号线的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1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北京坐地铁是挺吓人,没有屏蔽门,我看着都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0: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的首都经济报道说这事儿了。可没提换车的事儿。让大伙以后别挤了。或者都穿带拉链的衣服,以防事故时脱不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2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不是不挤了的事
整个城市交通早饱和了
他妈多少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0: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号线不是一般般人能进的~~~


小心怀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5: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xioye 发表于 2011-1-11 16:51
我今天去CITY给小东西办签证     就被火车门夹住了手臂    吓死我了   

当时整个人还在车厢外    就一手 ...

虎躯一震.....还以为吓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6: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是好东西 可惜中国有地铁的城市基本都是人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FMFans ( 京ICP备07501235号 )

GMT+8, 2025-2-9 11:23 , Processed in 0.03714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