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讲的是中国革命史, 老毛用马列主义(马拉列车),去鹅城(中国),为百姓要个公平,让百姓站起来, 告诉他们没有皇帝了,谁也不值得跪. 但是, 百姓骨子里还是希望能有个青天大老爷可以让他们继续跪, 给他们钱,他们不敢拿, 给他们枪, 他们不敢开,谁赢他们跟谁. 这里,姜文表达了对国民的看法,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尔后,张用计策煽动了百姓, 抢了碉楼,杀了黄四郎(辛亥革命的得利者),张不想要钱,也不想要权, 对他来讲, 消除权钱结合的暴政是最重要的, 这里表现了姜文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但是, 革命之后如何建立新鹅城, 张(毛)迷茫了,他在铁门上打出个问号, 并告诉他的小弟,只要你打的准, 你会穿过那个问号,这表明了姜文对毛的理解是, 毛会破, 却不懂得立.
最后结尾, 他的小弟们并不和他一样有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 他们象学生一样背起了书包,带着自行车, 驾驶着马(拉)列(车)奔向浦东,也就是上海, 喻意着毛的后继着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学习.
这就是这个电影背后的故事.
但是, 仅此而已吗? 还有什么? 那恐怕只有姜文自己说的清楚了. 所有观众的解读,都可能是他的意思,也可能就是妄想. 以下就是我的妄想: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革命, 仅仅就是用一个新的政权来代替一个老政权而已,其本质没有什么不同,这是由我们整体国民的意识决定的. 如果我们想要有真正的变革, 那不是靠一场暴力革命就能解决的,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它真正需要的是, 每个公民都能够明白什么是公平, 什么是不用再跪.姜文用此片做为子弹(公平民主的思想),让它慢慢的飞到每个观众的心里,从而扎根发芽.
一部能引发诸多人思考的电影, 无疑是部好电影. 为姜文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