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十届欧锦赛第一次离开了欧洲大陆,回到了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
本次杯赛再次扩大了决赛圈,16支球队浩浩荡荡开赴大不列颠.分成四组厮杀,每组前两名晋级四分之一决赛.一些新的规则也首次被欧锦赛被采用,如:三分制(胜一场得三分,这在当时还是新鲜玩意儿),金球决胜制(突然死亡法)等等,给本次杯赛带来了许多新鲜空气.
德国队此时还是欧洲公认的最大热门,赛前赌博公司开出的夺冠赔率里德国队排名第一,而在最佳射手的赔率中,克林斯曼也是位影袷?德国的强势可见一斑.
客观的说,德国的分组并不理想,意大利、捷克和俄罗斯都是难缠的老对手,所以第一次听到了“死亡之组”这个说法,想想真是帖切,呵呵,但德国人的做法更帖切,让对手选择死亡...
首战捷克,头号射手克林斯曼停赛,即便如此,德国人依然完全控制了场上主动,齐格和穆勒的进球让德国人轻松的拿下了比赛.
次战俄罗斯,克林斯曼解禁复出,两粒精彩的进球让这场比赛几乎成了克林斯曼一个人的表演秀,虽然身后是个强大的集体.3:0完胜俄罗斯让德国人在战略上赢得了主动。小组赛最后一场对世界亚军意大利的比赛中,福格茨选择了保守但具战略意义的打法,密集防守,保存体力的同时淘汰对手,为后阶段的淘汰赛作储备.德国队很少过半场,这种打法让意大利头疼不已,虽然获得了一粒点球,但佐夫却射失了.最终德国队达到了目的,将自己在大赛中最头疼的对手送回了老家,也为后来的夺冠去掉了一个巨大的障碍,都说德国人逻辑分析能力强,这场比赛让年轻的我开始研究起逻辑学..
淘汰赛的对手是年轻气盛克罗地亚,这是一场很艰苦的比赛,最大的代价就是队长克林斯曼的受伤,而此时德国队已经是伤兵累累了.但另一个关键的人物发威了,把自由人演绎得甚至超过贝肯鲍尔的萨默尔挺身而出,在最关键的时刻插入禁区,打入制胜一球!挽救了德国队!
半决赛的对手是东道主英格兰,无论现在的英格兰多么令人讨厌,但96年的那支英格兰却称得上一个超级伟大的对手,唯一的遗憾是,这场颠峰对决缺乏了克林斯曼这样的天才射手,而德国人残缺不全的阵容也让我对其不抱有很大信心,但这场比赛的结果和过程,再怎么挑剔的球迷都不得不看得用经典来形容,比赛的每一分钟都让人热血沸腾.由于众多主力受伤,德国人在比赛中采取了防反战术.似乎上天要考验德国人的德意志,开场不久希勒就为英格兰先拔头筹,身边一起看球的都欢呼起来,看得出,10人中起码有9人是英迷.但德国人毫不气馁,下半场开始反击,老将昆茨抓住机会,打入扳平一球,力保德国进入加时赛.
接下去的加时赛让比赛达到了颠峰,年轻的我发现现实的足球比虚拟的电影还惊心动魄,再没有比这再刺激的加时赛了..双方你来我往,都创造不少必进球机会.加斯克因的脚趾如果能长5公分,也许一切都会改变。但最终,还是进入了点球决战,福格茨算准了前5球不会分出胜负,把队内点球功夫最好的穆勒放到了第6位,一切如他所计划的那样进行着,英格兰人果然做好了点球大战的准备,前5球和德国人一样,悉数罚进.但大战还在进行,而且更加刺激,一失脚成千古恨啊~!进行到第6球时,没有提前找好罚球员的维纳布尔斯接受了索思盖特的主动请缨,就这样英格兰足球史上的又一个“罪人”诞生了,随着科普克的神勇一扑,在场所有的英格兰人的心都快停止跳动了,而穆勒精确的罚球则让英国人的足球心脏彻底停止!激动的穆勒冲向场边,象个骄傲的公鸡一般,掐着腰向英格兰人示威,傲慢的德国人。这个庆祝动作是本届赛事的经典之一.
和英格兰的恶战,严重消耗了德国队,决赛时只能拼凑出11人来,连替补门将卡恩都要做好了踢中卫的准备....决赛对手是捷克,捷克人非常自负,他们甚至让自己的队长回家结婚,然后带着新娘回来捧杯庆祝....而德国人却只能接受欧足联的恩惠,临时招来了博德替补,但骄傲的德国人最终并没派他上场。
决赛如期举行,克林斯曼的带伤上场,极大地鼓舞了全队的士气.两队都很谨慎,尽量不犯错误,直到下半场博博斯基带球突破直扑禁区,萨默尔及时在禁区外犯规,但狡猾的捷克人向前一跃,决赛场上的点球就这样诞生了.........德国人被逼上了绝境,比赛还剩10分钟左右,福格茨放手一搏,用刚在意甲冒头的比埃尔霍夫换下了绍尔,这是福格茨手上的最后一张牌了.比埃尔霍夫上场仅5分钟,就在左门柱接队友开出的角球头球建功!1:1!
事后比埃尔霍夫回忆到,“在训练课中我被安排在右门柱那边抢点,但那天我鬼使神差的到了左边。”德国人凭借他们的顽强再次将比赛带入了加时赛.作好看点球大战准备的我,却很快见识到了那个金球,加时赛第4分钟,比埃尔霍夫接克林斯曼传球,突然转身施射,促不及防的捷克门将虽然扑到了,但球依然应声落入网中!!!
又一个德意志英雄诞生了!!!
随后,德国队球员手拉手谢幕的场景让在场的球迷极为感动.当克林斯曼从伊丽莎白女王手中接过德劳内杯的时候,女王轻轻的对他说“You are No One!”,随着克林斯曼高高举起德劳内杯,那一刻,我成为德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