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啊无耻
发表于 2011-9-22 15:33:32
本帖最后由 无耻啊无耻 于 2011-9-22 15:33 编辑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msdominik
发表于 2011-10-2 14:59:25
诶 话说罗比发过整理好的TXT版么。。。。。
陈宫
发表于 2011-9-26 09:08:29
后来呢?
Robbie03
发表于 2011-9-26 13:08:16
15 刘裕的崛起
平定桓玄之乱后,东晋复国。刘裕开始进入领导阶层。。。
东晋在南方偏安了将近百年,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士族轮流坐庄,也互相牵制,虽然相强君弱,反倒没有威胁到司马家的皇位。
这是一个奇妙的平衡。。。
这个平衡在淝水之战后被打破。北方入侵、孙恩之乱、桓玄之乱等,使得士族不再就有统治力,各个阶层也重新打乱,像刘裕这样的寒门有就会进入统治阶层。特别是桓玄之乱后,朝中的士族势力被清洗干净,统治权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中,这时候是皇权的时代。。。
可惜东晋的皇帝是个白痴,权力必定旁落,而刘裕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牢牢的抓住了这个权杖!
书归正传,话说在平定桓玄之乱后,东晋并不太平。。。
益州(现四川重庆等西南一块)的谯纵在部下的裹挟下,脱离东晋,自称成都王;
孙恩的妹夫卢循,带领起义军趁着东晋内乱,一举拿下了交州(相当于广东等),不过他们还是名义上向朝廷称臣;
而地方割据势力强大,比如曾经的战友刘毅、诸葛长民等都是号令一方的大元;
还有荆州桓氏余党。。。。
其实朝廷真正控制的地盘只有扬州的一部分、江东几个郡而已。。。。
不过,刘裕有一个最大的优势---皇帝。他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优势明显。。。
在东晋复国后,刘裕被封为大将军、并天下兵马大都督、青、徐、衮三州刺史,豫章郡公,还得到了新北府的兵权,镇守京口。北府旧将纷纷来投,再加上朝廷得来的人才,一时刘裕手下谋士猛将如云。。。
最牛的,当属刘穆之。如果说刘裕冲锋陷阵,刘穆之坐镇后方,统率全局,刘裕能得天下,靠得就是刘穆之。东晋的政令纲法纪律全出于此人之手。而且他还能谋能断,处理问题能力一流,什么事到他手下分分钟就能解决。(内总朝政,外供军需,决断如流,事无壅滞)
基本来说,他就是那个时代的萧何、荀彧、诸葛亮。刘裕十分佩服刘穆之的为人和能力,对他十分信任,推心置腹,将北府上下一切的事务都交给他管理。
值得一提的还有以刘牢之儿子刘敬宣为首的北府旧将。当年刘敬宣跑到南燕,听到刘裕灭了桓玄后,他立即跑回来了,投奔在刘裕手下,此人继承了刘牢之的勇猛,堪称刘裕手下第一猛将。他为首的北府兵,是刘裕的心腹。
徐羡之,为人精细,是无遗漏,堪称刘穆之最佳副手;
朱龄石文武双全,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其弟弟朱超石也是武艺高强;
还有刘裕的老乡檀家三兄弟,其中最强的是老三檀道济。那真是长拳短打,马上步下,攻杀战守,无一不精,有帅才;
王家的王元德、王仲德2兄弟,皆有战略眼光,且擅长防守;
大帅哥谢晦,博古通今,广有谋略,善用奇计;
王镇恶,王猛的孙子,虽然不擅骑马射箭,但此人确有帅才,“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还有沈家三兄弟,沈渊子、沈田子和沈林子,个个都是武艺高强;
豫章胡藩,原来是桓玄手下大将,勇猛善战,还有谋略,刘裕收为心腹大将;
贴身保镖臧熹,是像典韦一样的猛将,曾经打猎时遇到猛兽,他单人匹马一箭射倒,可见其勇猛。。。
还有刘裕自己家的亲戚。。。刘裕就是靠这些人东拼西杀,打下的天下。。。。
Robbie03
发表于 2011-10-3 23:35:32
国庆期间不定期更新。。。
27 崔浩论英雄
话说黄河岸魏军惨败的消息传来,拓跋嗣追悔莫及,连忙找来阻止他的崔浩,向他请教。
那崔浩对答如流,一一解释。
拓跋嗣问起关中形势:“刘裕讨伐姚泓,果真能胜么?”
“当然。刘裕必取关中。”
“为何?”
“姚兴虽为一方霸主,但其好虚名,四处征战,树敌无数;其子姚泓懦弱多病,兄弟相残,众叛亲离。刘裕乘人之危,且兵精将勇,焉能不胜?”
拓跋嗣拜服,随后问道:“刘裕此人,比起慕容垂,谁是英雄?”
崔浩答道:“刘裕真英雄也,慕容垂岂可与之相比?“
”为何?“
”慕容垂依靠父兄基业,光复旧国,就好比夜蛾扑入火中,稍有倚助,便可成就大业。而刘裕则出身卑微,白手起家,却能讨灭群雄,桓玄、慕容超、卢循等皆不是其敌手。要不是有惊人本领,岂能有今天?”
拓跋嗣稍微沉吟,道:“现在刘裕已经入关,处于进退两难之地,我用精骑攻他的彭城、寿春。刘裕怕是不行了吧?”
崔浩呵呵一笑,摇头道:“当今天下大势,西有赫连勃勃,北有柔然,对我大魏觊觎已久,实属劲敌。而我国内无有良将,奈何不了刘裕,不如静以观变。”
“那就让刘裕独霸关中?他接下来会伐我国吗?”
“关中汉胡混杂,民风彪悍。刘裕那一套治国理论在这里行不通。刘裕灭掉姚泓后,必会回去篡位。即使留再多的兵驻守,也不可能改变文化差异,关中不久将为赫连勃勃所得,但是早晚会落到我们的手中。”
拓跋嗣十分惊喜,道:“崔爱卿料事如神,真乃孤之张良也!”
崔浩拜谢:“愧不敢当。”
拓跋嗣来了兴致,问道:“爱卿可识天下英雄?”
崔浩答道: ”近世之英雄:王猛治前秦,乃苻坚之管仲;慕容恪辅幼主,乃慕容之霍光;而刘裕平祸乱,不过是司马德宗之曹操耳。”
拓跋嗣又问:“那么赫连勃勃呢?”
崔浩说:“此辈何足道哉。赫连勃勃国破家亡,投奔姚氏。却不思报恩,乘火打劫,四面树敌。这不过是个竖子小人,纵能殄凶一时,最后必为他人灭之。”
拓跋嗣听过,不由鼓掌。。。他与崔浩促膝畅谈到深夜,然后赐他美酒10瓶,精盐1两,说:“朕品味卿言,如同这盐和酒,所以想和卿一同享受。”
从此,拓跋嗣十分重用崔浩,崔浩也将成为南北朝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liverbird0706
发表于 2011-10-4 11:51:26
崔浩呵呵一笑
jayliuyang
发表于 2011-10-4 15:55:30
最闪亮的一颗明星{:soso__17344727760701762962_2:}
msdominik
发表于 2011-10-4 19:20:57
再次询问。。。话说罗比以附件形式发过整理好的TXT版么。。。。。
zjy914
发表于 2011-10-4 22:20:24
崔浩张宾王猛,都是奇才啊
Robbie03
发表于 2011-10-4 23:06:42
28 王镇恶背水破秦
在得知刘裕打败魏军打通粮道后,后秦皇帝姚泓大为惊恐。又听说荆州兵已经北上杀到了青泥,要断自己的后路。
前门狼,后门虎。姚泓决定先干掉荆州兵,再回头和诸部人马回合,再出潼关和刘裕大决战。
面对后秦的5w大军,荆州兵才不到3千(还有说1千的),他们只是作为牵制,并不是主力。副将傅弘之建议撤退,而主帅沈田子却认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只要乘敌阵未稳,突然进攻,必能全胜。
3千vs5万!
秦军因为心急剿灭这支小部队,是远道兼程而来,一到青泥便开始安营扎寨。只见沈田子跃马挥矛在阵前激励士兵,然后突然杀出,秦军措手不及。好个沈田子,几千人居然用穿插战术,疯狂追杀秦军,直到将秦军彻底击溃。。。
这一阵杀的姚泓狼狈逃回长安,差点做了俘虏,再也无胆量出来和晋军大战了。
这时刘裕已经到了潼关,面对防守严密的定城,刘裕听从了王镇恶和谢晦等的建议,派先锋官王镇恶沿渭河走水路绕过定城直捣长安。秦军怕断后路,放弃定城,退守郑城。。。刘裕用兵虚虚实实,玩弄秦军于股掌之中。。。就这样,秦军一直退到长安的北面渭桥,退无可退了。。。
王镇恶刚一上岸,就将船全部抛弃,来一招破釜沉舟。王镇恶高呼:前面就是长安!船和粮食都随流而去。现在打赢了功名富贵,输了尸骨不存,大家努力吧!
王镇恶手下猛将毛德祖一马当先,阵斩数员秦将;而晋军更是气吞万里如虎,以一当百,大破秦军。姚泓单骑逃回长安,王镇恶趁势攻入长安。。。
大势已去,姚泓准备投降。他11岁的儿子姚佛念知道投降不过苟延残喘,不如自杀,省的受辱后再死。而姚泓还用刘禅的典故来自我安慰。姚佛念绝望之下,跳城墙而死。
第二天姚泓带着妻儿、群臣等,据说是光着上身含着玉璧拖着棺材等来到王镇恶面前投降。
公元417年,称霸关中的后秦国灭亡。
刘裕志得意满,他开始筹划更大的计划。他准备以关中为据点,按照谢晦等人的谋略,威震凉州,迫其称藩,然后看准时机,关中和河南等地同时进攻河北,一举灭掉北魏,统一天下!
这时候,一个人的死讯传来,改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