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o0
发表于 2011-5-30 23:20:42
azrael1985 发表于 2011-5-30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方的任何东西
对于中国 都无用
按照西方标准
奴隶封建资本几个阶段这种分法是马克思那套说法里的,不是说西方史学界都是按这个来的
从不游泳的鱼
发表于 2011-5-30 20:10:04
这算啥?讽刺
alex77
发表于 2011-5-30 20:25:30
中国托蒂 发表于 2011-5-30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 按照西方把印度阿三早期也算作文明的标准(没文字,没大型遗址,只有2000多年后才写下来的诗歌)请注意 ...
我X,这作者显然不知道印度文明是分2代的。小白级别啊....
alex77
发表于 2011-5-30 20:33:17
文明划分不是死的吧
苏美尔人应该是最早的吧,从文字考古到诗歌都有作证,不过他也是被摧毁的也最早。
其次,玛雅是不会用铁铜器的但照样算是一个伟大的古文明。
天朝有个死穴,商前那段文明是空缺的,没文字发现,遗址的规模也不够大。总不能像断代史那帮SB抓到一个坑就定为夏都吧。
alex77
发表于 2011-5-30 20:34:48
lee_ver 发表于 2011-5-30 15: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讨论这些没意义!特别是埃及.......号称年代久远...原著民 早没了 文字语言丢失 完全靠YY......
埃及还是有遗址的,而且文字慢慢破解了。和流传下来的基本一直,可以对的上。
alex77
发表于 2011-5-30 20:38:32
azrael1985 发表于 2011-5-30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方的任何东西
对于中国 都无用
按照西方标准
奴隶到封建到资本到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那不是主流西方的意见。而是马列史观....
研究历史的没有特别的政治因素在,不会考虑那么错比的划分的。显然这东西和马哲就是矛盾的。
chenyeqing
发表于 2011-5-30 23:03:51
不说其他。单说我现在所说的海南话文昌语系就源自3000年前的河洛地区。。。。属于古汉语的一种。。。。印度?阿三一个
chenyeqing
发表于 2011-5-30 23:04:45
海南话(Hainanese)的专业名称是海南闽语,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全省有500多万人使用,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是海南省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口、澄迈、定安、屯昌、乐东、三亚、陵水、万宁、文昌、琼海、东方、昌江等市县。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音和声调存在细微差别,但不妨碍交流。从实际使用情况看,以省会城市海口市的基本语音、语调和词汇影响最为深远。海南话是传统汉语的继承者之一,至今仍然保存着传统汉语的许多鲜明的特征。海南话的书写形式完全对应于其发音,如何说就如何写,反之亦然,即说写高度一致。
chenyeqing
发表于 2011-5-30 23:05:06
海南话有一套全国独有的吸气音、、(在国际音标里,[<]是吸气音的标志)。在普通话和全国各种地方方言的发音系统里,全部音素都是送气音(在特殊情况下的感叹字“啧”是例外)。由于元音(韵母)都是送气音,用吸气音说话难度很大。因为这意味着在发一个音节的过程中要先短暂吸气然后才送气,十分麻烦。不是从小训练,很难掌握。非洲少数地区、我国个别地方的方言也有吸气音。但都是“不完整”(不成系统),全世界就只有海南岛有一整套“完整”的吸气发音系统,十分珍贵。
海南人大多是从广东福建迁移而来,语言当然也是一样从那些地方来,但你们发现没有,广东福建语言没有吸气音,一进入海南岛,海南话就“变异”了,主要是声母出现大量的吸气音,和汕头话、电白话比较就知道了。
chenyeqing
发表于 2011-5-30 23:06:52
海南话,科学的定义,是指琼山(海口)、文昌一带海南人所说的语言为主体的一种方言。
其实,海南话的发源,与海南本土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来植入语言。我们所说的“海南话”,专业术语应为“海南闽语”,也就是闽南话的海南分支。
由于说海南话的人数众多,甚至流传海外,因此科学界现在把海南话的地位提高了,从“闽南话琼文片”提升为“闽南话琼文区”,与福建的“闽南话闽南区”平起平坐了。
这种提升,是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海南话是怎么来到海南的?说来话长。这个语言,是自南宋末年为避战乱,几十万(福建)莆田移民逃来海南后,才成为海南岛上的强势语言的,迄今只有700余年历史。与海南岛收归中华版图的两千年历史相比,还不到一半时间。
在此之前,海南岛居民还是黎族人较多,占据了沿海几个城镇之外的所有区域,所说语言为黎语,南下的汉族人是听不懂的。
莆田人到来后,因为人数众多,无需改变语言来适应环境,且当时莆田人所说的闽南话代表主流文化,久而久之,闽南话就成了海南本土主流语言,这是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发生碰撞时必然要产生的后果。
就语言本身来说,各种语言之间,没有谁贵谁贱之分,都具有文化上的重要意义,是平等身份。但就文化来说,却不能不承认有“主流—支流”、“中心—边缘”之分,这是由社会发展程度决定的。就像在当今世界这个平台上,美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相比,是强势文化。我们要与美国文化争高下,还需要一番努力。
那么海南话的“母亲”闽南话,是个什么来源呢?
这也是外来语言,闽南话也不是福建本土语言,而是河南一带的古代中原“普通话”。早在公元500年前后,也就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活着的那个时候,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了河南光州,把汉民族的文化带到这个地方,然后再迁移到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和海南。
这个源头可就长了,因此,在台湾现在还有人把闽南话叫做“河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