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anaman0 发表于 2010-12-16 21:11:46

我也来说两句日本的文化

我特别不幸,我觉得我整个人生的悲剧都在与我中学上的是一所学习日语的学校。我们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高考分数都不高,上名牌大学的也少,但是因为会日语,所以其实就业形势还是相当好的。各个出来混的都人五人六。大师非常不幸的是,中学的时候我对欧美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直到高二高三才开始了解日本文化,但是那时候整个人都没有学语言的动力了,所以呢我的日语非常差,现在基本上就比完全没学过日语的人强一点。

闲话少续,用我个人的普通理解来说说日本这个国家。
最早对日本“主流”文学艺术的接触,就是从电影,小说中,高中看的挪威的森林,后来找来很多芥川的书看,就觉得和中国人和欧美的都不一样。后来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什么的,反正什么火看什么。那种细腻的情感和极端的行为以及超现实的想象力带来的压迫感还是挺震撼的。开始慢慢看日本电影,一开始《情书》什么的我不怎么爱看,但是黑泽明,北野武,今村昌平,大岛渚,沟口健二,小林正树,小津岩井俊二的《燕尾蝶》……包括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今敏这些动画,再到剑风传奇,这样的漫画,在有了足够的阅读和观看量之后,再反过来看AV或者豚鼠系列什么东京残酷警察什么的,通过艺术文学和流行文化,再反思这个民族和我们之间的区别。

我觉得没什么可解说的就是,日本在此时此刻,包括过去100年内,文化上要比中国强太多了。这和整体的文学素养上有关,也和日本日本普及教育的时代有关系,更和文化创作上的自由空气有关系。你试想一下,人家的尺度在那,才会有拜访者Q才会有感官世界这样的经典。实际上,传统的日本文化中,和服,清酒,绯句,武士道还有就是所谓的书花茶三道比起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来简直就是狗屎,但是仅仅是吸收了一些中国文化的皮毛,现在在世界上却形成了独立而富有魅力并且成体系的日本文化,这是令人钦佩和吃惊的。

玩儿光荣游戏的都知道,日本战国时期将领比三国时期多得多。但史学家也好当年明月什么的通俗演讲人也好,他们对那些700多个什么武士书写的时代根本就觉得毛。不过是县长带着乡长统一一个省最后还没怎么弄利落的故事,加入了大量的虚构虚拟和胡编乱造。可是我们中国来回来去,几千年的信史,直到最近一些通俗作家开始讲史才开始了历史热。大家对历史这面镜子基本就是放那的一个装饰品,从来不想好好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我初一的历史老师人民大学毕业,问问他狄青是怎么回事他都说没有这么一个人。可想而知历史常识是怎么一个状态。其实明清时期的说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它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并为统治服务的作用,但这东西全断了带了。他说杨家将,我就说七侠五义,他说三国,我就说水浒,来来回回就那点玩意,十年浩劫过去了,这方面就没什么大的进展,直道易中天品三国,这才开始又一次说书潮,带动了历史研究的热点,这是可悲的。举一个小例子,司马辽太郎,山田风太郎这样的通俗小说家,从一些很细小的地方入手,歌颂小为人知或者不为人知的英雄,实际上这几本商业化的流行文学读物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现在很多人谈起来织田信长,新选组,维新三杰,源平合战津津乐道,加上大量的电影动画等辅助手段,人们有了一整套清晰的脉络出来,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这比让中国孩子苦读史记哪怕是东周列国这样文白小说强多了在校的时候培养不出来兴趣,长大了怎么会正经研究自己的文化?所以说从流行文化上来说,割裂的中国流行文化自然也不会产生日本流行文化那样的魅力。

呆伟 发表于 2010-12-16 21:13:18

太长,明天看

Robbie03 发表于 2010-12-16 21:33:01

恩,我就是听评书才开始对历史感兴趣的,以前都和同学研究圣斗士这样的去了。。。。。。

mcmanaman0 发表于 2010-12-16 21:40:04

我觉得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有很大的原因,在于一个文人相轻。个顶个的自以为是。不许假说和新鲜的思维。其实历史这东西就是一个人人可以梳妆打扮的姑娘,有的人喜欢清纯靓丽,有的人喜欢风骚性感,有的人喜欢非主流,这东西因人而异,一个人一个看法。不要求追求一样,我们不是考古,在历史故事中各取所需,你说明朝亡于李自成,亡于嘉靖万历天启,亡于袁崇焕,吴三桂陈圆圆或者普通百姓的懦弱都没关系。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出发点,来考虑,只要不是特别离谱的,要有一个好的交流的空气,可是我们没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才出了方舟子被人打这样的笑话。这些问题形成根源其实归根结底下来,还是一个体制问题。我是官方的你是民间的,你是自己瞎琢磨的,我是吃喝嫖赌回来为统治服务的,这就有了封杀,有了禁书,这就造成了一种文化体制的僵化——并不是在现有条件下出不来好作品,苏联管制的也很牛逼,但是依然有静静的顿河,日瓦格医生,而是在中国,统治集团给知识分子一个小口,大家都顺着体制往上走了,没人正经做学问了,或者你正经做学问也不让别人关注,这才是可怕的,这就是愚民。
回头说日本文化,他们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又很关键的一点,他们的贵族一直没那么聪明,没法理解科举制度,所以他们抄来抄去故意少抄一个,自以为科举这东西对统治不利,这反而让他们成了事儿,这是中国人的悲哀还是日本人的幸运?
现在我们的文化动不动就是五四,却没人想想,为什么有五四,五四是在怎么样的一个环境中?他和文艺复兴有没有可比性?日本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文化革命时代?据我所知,没有。这是为什么?一个视农民为土狗的国度,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度,反而不需要特别大的文化解放,佩里的船队一靠岸,每个人都研究起这个国家的未来起来。这是为什么?私以为,正是这样的等级制度,才铸就了人的尊严。我们今天看《切腹》,看一些忍者,武士道的东西,比如《黄昏的清兵卫》,我们发现,他们在一定的等级之上,是认可人的尊严的。而我们呢?王安石也好张居正也好,君父夫放在那,私下里肮脏龌龊,表面上总要道貌岸然,中国的文化自然而然地就髓了。所以夸张点说,朱熹是中国文化毁灭者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不是人们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的控制力是不是就真的这么大?后来出了个格物致知的家伙,很可惜徒子徒孙或者竞争对手都不给力,没玩儿出花儿来还是。根儿上说,知识分子——都不用说底层人民,字儿都不认识就别说了,知识分子的觉醒度还不够!为什么?回来之后,那就是日本人不想学的科举制度,你想想,作为一个小地主,你读读书读到全国前二百,出来就是未来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这好事儿摆在这儿,谁还想着觉醒那完意儿?

kmzhangji 发表于 2010-12-16 21:41:56

本帖最后由 kmzhangji 于 2010-12-16 21:43 编辑

小学经常看电子游戏软件这本杂志,里面有个持续很多期的小专栏,写的是日本战国,写的挺中肯的,不过后面总结了一句,大概意思就是一群矮子骑着蒙古矮脚马的小打小闹。不过当时战国类的电视游戏挺风靡的

Robbie03 发表于 2010-12-16 22:04:56

后面就不客观了。。。。。。

xuye-01 发表于 2010-12-16 22:08:08

现在是个人都相轻 于是。。。

lee_ver 发表于 2010-12-16 22:12:18

哇小麦 也来说书了

lee_ver 发表于 2010-12-16 22:13:13

喜欢村长战争....另外 天道的威力加强版出了啊

mcmanaman0 发表于 2010-12-16 22:21:18

上行下效,知识分子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不是因为有责任,不是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而是为了那广厦千万间,这个事儿就坏了菜。
我们现在中国人看日本文化,有些人就是带着一种抵触情绪,觉得杀杀杀,抵制日货就能解决,顶到天再说一个小日本真是也有一套完事儿。事实上,我们在世界电影史上,说起来,感官世界都是超前的,比美国那些深喉什么的超前多了,欧洲顶礼膜拜的不行的,日本现在的电影尺度也要感谢这个。为什么他们能超前做出来?中国那个时代漏个肩膀都已经不行了快。我们知道鬼子来了的下场,姜文被禁了八年,制度没有任何变化,现代人几个小时一部AV,却没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
说起能剧,相扑,这些非常传统的文化项目,咱们很多人很不屑, 都是些毛?暂不论好坏,作为中国人,你觉得国粹是什么?京剧?四大徽班进京多少年?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一些地方文化上,其实底蕴有多少?力度够不够,传承性够不够,还有就是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够不够?一说起日本的音乐风格,我们都能脑子里想出一段和有特色的音乐,那我们中国的民乐呢?你想的是喜洋洋还是金蛇狂舞?或者春江花月夜?但是当你听见《十面埋伏》相当牛逼的中国风格音乐时,你想象不到他的作曲家是久石让。再看看《末代皇帝》的作曲,三个并列,坂本龙一,大卫拜恩,苏聪,妈的苏聪就一首歌!!!还有谭盾,现在什么大活都在他身上,但实际上除了卧虎藏龙之外你听他的作品,是样儿么?而且这几个人加上马友友神马的,都不是土生土长出来。前两年学院的几个民乐名家出了个民乐的《北京一夜》技巧上那是第一流的,意识形态上那是最末流的。日本人捧红的十二乐坊在学院这边被人骂的没边儿了,现在还不是一样走人家的路,可笑的中央院儿在音乐厅都弄了一款《北京一夜》没别的曲儿了?都转了向了?当年十二乐坊的时候干嘛骂成那样?
我们恬不知耻的说日本人没文化,文化根基浅,每个个人拿出来个顶个儿带着一股子傻气,笨蛋。但事实上,在一种文化包容度上,人家做到了我们根本很难达到的宽容。女子十二乐坊是没文化,但是只有他们那么做了,那些批评大师的子弟,就算进了院团的,哪个不也是私着出来露着大腿摆个造型搔首弄姿?不在最基础和薄弱的流行文化上拔高儿,放下身段儿,就永远不能培养观众,也就永远不能改良新文化,包装新文化。没人说你一定要变,但事实上京剧正式这些年靠不断的贩卖符号概念和广泛的流行文化应用中,传统剧目才获得了观众数量质量的提升。
而日本这方面做的很好,我们看娱乐节目,有个叫超级变变变的,很多很幼稚的。大家给予的是掌声和鼓励。正式这些优质不成熟的,才成就了日本文化产业和核心的丰富。正是你看到的AV豚鼠这些极端案例,日本电影才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也正是手冢治虫对漫画的化繁为简,才产生了日本动漫这样一个产业。我们看到的,是日本人对一种文化上的敬畏和谦逊,加上体制,才创造出了这么多精彩可读的现代文化,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放低身段,从低端做起。我们中国的大师们为什么不行?你把你自己放在那个位置上,要么是个作协的主席副主席。要么广电总局有个七荤八素的关系,投资人大巴拿钱,院线随便霸占,出版社抢着做你,巴结你,作为一名大师,你他妈的管普通观众/读者干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也来说两句日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