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16:17

第十回      乱世双雄                     
 



 公元307年一个冬天的夜晚,司马越毒死了晋帝司马衷,谥号惠帝。太弟司马炽继位,改元永嘉。

    按理说,一个白痴应该更容易控制,为什么要毒死他呢?这就是政治的可怕之处,当一个权臣想要当皇帝,他就要立威,打仗不行的话,就废立皇帝,打击皇权威信,树立个人权威,控制舆论,最后坐上皇帝的宝座。

    司马衷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有一批人很愿意跟着这位傻皇帝混,支持他。所以司马越想到了杀皇帝立威。

    这绝对是一步臭棋!想当年曹操三分天下得其二,孙权劝他当皇帝,曹操都说这小子是拿我在火上烤啊。何况你司马越无才无德,凭什么让天下臣服?别说内部不服,光一个刘渊已经要你老命了。

    果然,司马衷一死,刘渊便占据了晋北,顺便虐了并州都督司马腾。司马越知道情况严重,他听说刘琨是个人才,别不管三七二十一,拜他为并州刺史,统兵对付刘渊。终于不用说垃圾了,因为英雄出世了。

    刘琨,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大家耳熟吗?)人长的帅,世人称“俊朗”,且文武双全,“栋梁之才也”。26岁那年当上了司州从事,结识了范阳人祖逖,两人谈文论武,越谈越投机,最后结拜为兄弟,祖逖年长为兄,刘琨为弟。两人经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古人就是这样,表示亲热,就要睡一张床。刘关张结义是为了兴复汉室,而他们是复兴晋室,为百姓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后来这两人都成了一代名将!

    司马腾一听是刘琨会调来,高兴坏了,一接到命令马上就闪人,也不等刘琨来换防。结果把并州的人马百姓财产粮食都带走了,什么都没留给刘琨。刘琨一路招兵才只有500人,并州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说下并州有多大,晋朝也是仿汉朝的制度,全国分13的州,袁绍当年不是常常说自己占着翼青幽并吗?其中并州就是其中之一,算一块沃土。结果被司马腾搞成这个样子了。

   等刘琨带着人把街道清理了,房屋修好,城墙加固,又贴出告示,召流民回来耕种荒废的土地......等等的时候,刘渊早就经绕过晋阳,占据了除晋阳外的整个山西一带。

   刘渊意气风发,兵指晋阳,他以为晋军都是不堪一击的,他派大将刘景去攻晋阳,在版桥和刘琨大战一场。那刘琨是何等英雄,刘景哪里是他的敌手,被杀的大败。刘渊大惊,忙派人打听,何人为帅?原来是刘琨,知道这是个劲敌。刘渊不敢大意,他放慢了扩张的步伐........

      刘琨挡住了匈奴人的进攻,可邺城的司马腾能守得住吗?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16:54

第十一回混世魔王






       汲桑,原来是成都王司马颖的手下,他趁着乱世,以为成都王报仇的名义,自称大将军,进攻司马腾驻守的邺城。

    其实汲桑没什么本事,但他的前部正印先锋官,可太牛了。他在后来纵横北方,并一度统一了北方的大枭雄--羯人石勒。

    先说羯人,还是原始部落的他们也是匈奴的一支,但只是分支,不是匈奴本部,羯人的地位要低得多。低的令人难以想象,只因为他的种族,便被捉来放去,羯人与猪狗,真是无甚区别。

    再说石勒,他原来的名字叫背,他的爷爷老爸都是部落里的小头目,但是他并没沾到光,还是因为部落太穷了,今天要为匈奴打工,明天为汉人打工......正好遇到灾年,羯人活不下去了,就出来闯荡,结果大部分被抓去做了奴隶,石勒也不例外......还好买他的人觉得他是个人物,居然把他放了。后来他又给人打工,结果天下大乱,差点被人军队杀了。

    实在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 因为他本领出众,且有胆量,石勒做了山大王,手下有“十八骑”,来去如风,官兵奈何不得。汲桑十分欣赏石勒的“骑兵抢劫队”,就招安了他们,并令他以石为姓,以勒为名,“石勒”的称谓便从这时开始。

   开始汲桑凭借石勒还打的不错,占了谢便宜。但是也活该他倒霉,一出来就遇到了他命中的克星--兖州刺史苟晞。苟晞也是一代名将,一下就击溃了汲桑的主力。打不过就只能跑了,竟然很快弄了上万兵马,不久卷土重来,不敢去惹苟晞,只好攻邺城。

    邺城守将是司马腾,他派大将冯嵩带三万兵出战。结果冯嵩打了一个大败仗逃了回来。

    司马腾奇怪地问道:"卧槽,你带三万正规军难道打不过一万土匪么?"  

    冯嵩也火了:"弟兄们很久没有发工资了,过的还不如土匪呢!谁会卖命?您不如把家里的钱拿出来犒劳将士,这样才能取胜!"

 司马腾一听就怒了:"FK,你怎么不把你家的钱拿出来?"

  冯嵩:"我那点家产顶个屁用,谁像你有10多位数的钱。再说了,如果邺城丢了,你10多位数的钱还不是姓了别人?"

    司马腾一想也是,就命家人把钱拿给大家分......结果家人拿多了,他又舍不得了,结果每名士兵不过分到几天的粮食和只够做一身衣服的布。士兵们见司马腾太抠门了,谁还跟这样的老大混啊,领了东西都跑了个精光。

    这下司马腾真着急了,再想跑连赶车的车夫都找不到了,只好捡些黄金细软骑了快马离城南逃。可想而知,那么多的金子在身上,马能跑的快吗?在城外就被汲桑的人追上杀了,最终啥都没了。

    汲桑、石勒两个土匪头子,一进邺城,就看傻了眼,大城市就是不同啊,一顿疯抢。男的全杀,女的全奸,抢光了还放一把大火,大火竟然十日不灭,把那么大的邺城给烧了。可叹邺城这座曹操曾一度建都的名城,就这样被焚掠一空。

    兖州的苟晞听到从邺城逃出来的百姓述说惨状,泪流满面,大骂汲桑和石勒。并迅速领兵准备灭了这伙强盗。哀兵必胜,再加上苟晞在西晋末年也算排得上号的名将,他执法严酷,军纪整肃。东武阳一战,苟晞用伏击之计,大破汲桑军,并一路狂追,一定要干掉汲桑和石勒。

    这下轮到汲桑和石勒傻眼了,没想到晋军玩命追啊。结果汲桑和石勒跑散了,石勒运气好,一个人跑到了胡人张背督那里,后来转投了刘渊,并成了他手下的大将。汲桑却被盯上了,他的手下一看,实在是跑不了了,于是提了他的头投降了。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17:38

第十二回大战洛阳




   书接前文,石勒走投无路投了刘渊,刘渊开始还不太相信石勒的能力,结果石勒招降了乌桓部的张伏利度部队。乌桓当年被曹操平灭了,结果趁天下大乱又复活了......刘渊大喜,封石勒平晋王。

    经过了休整,公元308年,刘渊以四子抚军将军刘聪等十将为南路军,以辅汉将军石勒为东路军,分别向太行和冀州一带进军。附近鲜卑、氐的一些部落纷纷来降,晋军处于退守之中。八月,石勒终于再次攻下邺城。这次他知道了民心的重要性,再也不敢屠城了。

    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各地望风而降。刘渊这时手握并、冀两州的兵力,兵临洛阳,晋国生死只在一线!

    晋国是什么情况呢?司马越倒行逆施,欺主辱下,大失民心。结果群臣在失望之下纷纷叛降刘渊,并向刘渊陈述了洛阳防守的弱点。刘渊大喜,派平晋大将军刘景朝洛阳方向进发。汉军很快攻克黎阳、延津等地,晋军不堪一击,没想到刘景在延津附近将晋朝的三万百姓沉入黄河,再次令天下失望,晋是狼汉就是虎,原来都不是好东西,结果是中原人士纷纷南逃。

    刘渊闻听这个消息,勃然大怒:“刘景真是天理不容!百姓何罪?这样让我怎么争天下?”立刻将刘景降级。

    这还间接的帮助了石勒,那些智谋之士有些投到了石勒手下,石勒正在慢慢的积蓄自己的力量。

    眼看洛阳就要危险,弘农太守垣延用诈降计打破刘聪,稍稍缓解了下汉军的攻势。这年冬天,刘渊以举国之兵力,刘聪、王弥、刘曜、刘景等率精骑兵五万为前锋,其岳父大司空呼延翼率步兵、骑兵接近二十万为后继,向洛阳发动突然袭击。结果被晋军夜袭击败,刘渊岳父呼延翼甚至阵亡。

    刘聪不肯回兵,又攻不下城,突发奇想去祷告天神。结果走到半路,晋军突然偷袭大营。汉军中军无主,又被杀的大败。刘聪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撤军。

    也许是天意不亡晋朝,来年刘渊在平阳去世,太子刘和即位。刘渊将其灭晋大业留给了他的后人,而使他无法想到的是,在汉国的内部,一场残酷的帝位之争正在酝酿之中。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18:41

第十三回   兄弟相残




  刘和是刘渊宠妃单氏的儿子,为人刻薄猜忌。一登上帝位,就认为他的四个兄弟手握重兵,必为后患。不如全部杀了干净。于是调动禁军,分兵四路,来杀刘聪、刘裕、刘隆、刘乂四王。

  但是......其中刘璿、田密并不支持刘和,两个人一出宫就去通知刘聪。刘聪一听大惊,马上点兵列阵大破了刘和的部队。这时候刘乂跑来了,说刘裕和刘隆已经被杀,希望哥哥出兵去杀刘和这个昏君。

  刘聪马上带兵攻城。刘聪在军中威信相当高,士兵都愿意为他卖命。到了晚上,有人偷开城门,刘聪军队一拥而入。刘和无处可逃,干脆逃到父亲的灵堂躲避。你以为躲到灵堂就没事了?刘聪对刘和说:“你就跟着先王一块去吧。”一刀要了刘和的命。   

    刘聪头尾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彻底消灭了宫中反对自己的势力,迅速控制了汉国局势。现在刘聪是老大了,尽管刘聪很想让自己的弟弟嫡子北海王刘乂继位,但士兵们不服啊,刘聪只好自己当上了大汉国的皇帝,改元光兴,并大封功臣,其中任命石勒为并州刺史。

    再说石勒,在河北招贤纳士,广收人才,发展的相当的好。其中有个张宾谋士相当的厉害,基本上谋无不中,在世诸葛亮。石勒拜为军师。在张宾的帮助下,石勒很快占领了河北大部分的地盘。发展的太快导致石勒有点晕头了,他不顾张宾的反对,强行攻打坚城幽州。结果要不是张宾在后面接应,估计石勒的小命就丢在幽州城下了,10万大军所剩不到10之23。

    晋车骑将军王堪认为灭石勒的机会到了,领了五万晋军直捣石勒的老窝黎阳。石勒吓得嘴都合不拢,对着张宾大叫“先生,这下我们要完了,要不现在散伙吧。”

    张宾笑着说;“主公莫慌,王堪不过庸才,晋军也不过五万,您怕什么?可用韩信的背水阵破之。”石勒听了张宾的建议,过了黄河,背水布阵,和晋军恶战一场。石勒的兵已经到了绝地,一个个都玩了老命,晋军哪见过这个啊,顿时溃败,主帅王堪也丢了脑袋。

    经此一役,石勒声名大振,并横扫黄河以北,至此黄河以北之地,除幽州王浚和晋阳刘琨以外,尽为汉国所占。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19:33

第十四回   洛阳沦陷



   刘聪夺得帝位后,便加快了对晋国的最后一击。在和军师陈元达大将刘曜商量后,决定对洛阳采取孤立战术。派石勒带着他的骑兵渡过黄河,成夹击之势。

    很快晋的黄河南部诸城相继沦陷。石勒对晋国官员恨之入骨,作战中凡俘获的二千石以上的晋官,几乎全部被他杀死。石勒的骑兵很快攻下襄阳城,江、汉一带均落入石勒之手。

   这时候石勒雄据江汉,便想以此为根据地与天下抗衡,军师张宾却建议:战线拉得过长,且江汉一带不适合骑兵,还是北撤为上。于是石勒北还又先后攻下江夏、新蔡、许昌等城。

    至此,洛阳完全成了座孤城!

    万恶的司马越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让少帝下诏招来诸王刺史们前来勤王,一面准备收拾收拾闪人,逃到自己的封地去。皇帝司马炽一听司马越要跑,拉着他的袖子不让他走。司马越对天发誓:"放心,我不是去逃跑,我是去破贼。等我打了大胜仗就回来。"

   司马越准备跑了,他手下就加紧了对城中百姓的掠夺,有的将领甚至进宫调戏公主,甚至辱骂皇帝。司马炽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写了一封血书派亲信送到青州苟晞那里,请他进兵洛阳。苟晞一见血书上尽述备受侮辱之事,也不觉落泪。立刻点兵不顾一切的杀回洛阳。本来汉军大将曹嶷被苟晞打得到处逃窜,这时趁机占了青州。不过这时候已经顾不了这些了。

   再说司马越和石勒打了半个月,依然无法突围,又听说苟晞出兵来攻打自己,一上火病倒了,最后吐血而亡,一代权臣就这样挂了。

   太尉王衍代替司马越继续突围,结果中了石勒的埋伏,八万晋军和家属全军覆没。王衍当年说石勒"必为天下之患"并派人去杀石勒。现在王衍见了石勒,又说石勒有帝王之相。石勒冷笑道:"天下就是让你们这群人给弄乱的,你还有脸来劝我!"遂将王衍等人赶到一处民房中,当夜命士兵合力,推倒屋墙,将他们全部砸死。司马越则被焚烧尸体,并把骨灰撒在路上供人践踏,司马越一家也被杀光。

   司马越一死,洛阳没有主事的人了。皇帝司马炽便想逃到苟晞那里。结果大臣们都贪恋家资财产,不愿意跟皇帝走,拖拖拉拉的一直在收拾家产。

    兵贵神速,刘聪可不给你这么多的时间收拾。汉军前锋呼延晏领兵二万七千人攻打洛阳。晋军根本没有士气,兵败如山倒,连败十二阵,被歼灭的士兵竟达三万多。

    呼延晏乘胜与刘曜、石勒、王弥军会兵一处,四面围攻洛阳。没几天洛阳城破,皇帝司马炽被汉军俘虏。刘曜带着汉兵杀入宫城,又大杀了一批王公大臣。

    于是,晋国皇帝成了匈奴汉国的阶下囚,晋朝的皇陵宫庙被洗劫一空、焚烧殆尽,晋都洛阳沦陷。——这一年是公元311年,距司马炎灭吴仅有三十一年。

    千万不要以为北宋才有皇帝被俘虏的悲剧,其实西晋才更悲剧,而且不光只被俘虏了一个皇帝..................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20:14

   第十五回四分五裂




      洛阳一丢,天下震动。这时晋国在各地还是有势力的。其中有四股势力比较强大。

      1、晋阳的刘琨。
       刘琨的兵力最少,他以500残兵起家,居然在晋阳占住了脚。并用反间计挑拨匈奴人内乱,有一部分人还归降了刘琨。另外他和代州的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成了军事同盟,刘渊和刘聪父子屡次被刘琨击败,匈奴汉国被迫迁都,就是为了躲避刘琨的骚扰。可惜刘琨的兵力太少了,而且是农民兵,上马打仗,下马耕作,战斗力打了折扣,守有余攻不足。

      2 东北幽州的王浚。
   王浚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匈奴人围攻洛阳的时候,他按兵不动一直在观望。当得到皇帝被刘聪俘虏的消息,有许多中原人士投奔到他这里。他便自称有人把皇帝的密诏带到了幽州,上面封王浚为尚书令,节制百官,号令天下,就是说成土皇帝了。天下人都看得出来,王浚是想代晋自立。

   3 长安的皇室势力。
      晋国镇守关中重地的是南阳王司马模,又一个饭桶。司马懿智谋出众,他的后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他派手下大将赵染去抵挡匈奴人,并答应让他当太守。等赵染和匈奴汉国的大将刘曜打起来了后,司马模又反悔派别人当太守,赵染一怒反水。刘聪狂笑不已,司马家都是些饭桶的,你不是舍不得一个太守吗?我封你为平西将军,比太守高无数级。结果号称钢铁的潼关落到了汉军手里。潼关一丢,长安失去了屏障,司马模吓的开门投降,被刘曜斩首。兵家必争之地关中就这样送给了匈奴人。还好关中的晋军还是数量众多,关西汉子个个都有血性,不愿做匈奴人的狗,纷纷聚在一起推举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名义上的皇帝司马炽还在人家手里)以大将贾疋为元帅杀向长安。匈奴名将刘曜被杀的大败,逃回汉国的首都平阳。关中恢复,司马邺以长安为晋的首都,号召各地晋军勤王。

   4 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
   这支后来建立东晋,暂时不说,按下不表。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势力,比如苟晞。苟晞日夜兼程的奔赴洛阳救皇帝,结果半路上得知洛阳已经失陷。只得在蒙城和阳夏驻军,收拾人马准备抢回皇帝。这时汉国大将王弥占着山东,石勒占着豫西,中间夹着苟晞军。苟晞的兵力也不多,(正规军都被那些王爷们送光了.....)满打满算只有3000人。

    张宾建议石勒立即去打苟晞,石勒连忙摇头,说:“我和苟晞打了这么多年,打一场输一场,现在见到他的旗号我的兵就跑,怎么打的过?”张宾大笑:“此一时彼一时,苟晞虎落平阳,他弃了地盘来到孤城,此时正是灭他之时,你现在不去等他恢复的实力您有要跑了。”在张宾一再坚持下,石勒迫不得已发兵,结果20:1的压倒性优势,攻下了蒙城,并生擒苟晞。

    石勒这人天不怕地不怕,出道以来谁都不服,就服苟晞。所谓英雄惜英雄,非常希望苟晞能投降,不顾张宾的反对亲自劝说。苟晞大骂:"我是汉人好男儿,死不降胡狗!"

  “胡狗”绝对是石勒的死穴,骂我狗,我就让你当狗。于是用铁链像拴狗一样拴住苟晞的脖子,天天牵着苟晞当遛狗。苟晞一开始还跟着跑,后来就被拖着走,还是不降。苟晞的弟弟苟纯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就对石勒说我有办法让苟晞投降,石勒一听大喜,快去。苟纯见到苟晞,只说了2个字“姜维”。苟晞立刻明白了,随即表示投降。 石勒大喜,立刻任命苟晞为左司马。

    再说汉军占领山东的王弥,知道石勒居然招降了苟晞,大吃一惊,连忙写信歌功颂德,暗的联系人去围攻石勒。张宾一眼就看穿了,建议石勒虚蛇之,并趁着帮忙王弥打农民起义军的时候,邀请他来喝酒,酒宴中杀掉了王弥,吞掉了他的军队。并向汉国皇帝刘聪说王弥谋反,已经被我平灭。刘聪知道石勒在干什么,但石勒现在兵强马壮,也怕逼急了他去投降晋国,所以骂了石勒几句,叫他写份检讨完事。

   最后再说苟晞的下场。虽然石勒对他非常好,且任命他为左司马,还有兵权,但苟晞时时刻刻想着逃回晋国去。张宾看出了他这点心思,极力建议石勒杀掉他,以绝后患。这时苟晞无法调动部队造反,只得和弟弟逃到江东琅琊王司马睿那里,半路被张宾的人发现,被乱箭射死。就这样,威震山东的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了。石勒出世来最尊敬的对手,最后宁死不降,石勒也没有办法,只得厚葬。想了半天明白了,自己一身匪气,别人怎么肯为自己卖命呢?后来石勒整顿军纪,什么抢劫屠城一律杜绝,并大规模搞内政,为以后的建国打下了根基。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20:50

第十六回江东基业






  返回头来说江东的司马睿。因为他建立了东晋,我多说几句。

    当年司马越把持朝政时,把司马睿封到下邳。这个地方偏僻,没人管他,司马睿趁机向南发展。当地的名士王导、顾荣、周圯等人辅佐他南下江东,建立了一块地盘。司马睿按照王导所献计策,一面从这些南下的士人中广纳贤俊,作为自己的政治力量,一面建立威信,使这些士族不敢小看自己。

    又要普及下士族的知识了,所谓士农工商,简单来说他们是特殊一代,只管读书做官,汉代以来逐渐垄断了官位。再详细讲,估计要讲N久,大概意思下打住。

  那为什么要建立威信呢?这是因为司马睿在诸王中的地位很低,又不是司马家的正统,很多望族都看不起他。司马睿是王妃夏侯氏与一个牛姓小吏私通的产物,庶出,私生子怎么让重视传统的士族看的起?甚至有人公开说:"琅琊王岂是中兴之主?"

  这时候王导出现了。王家可是在江东很有势力,名门望族。王导的辩才相当强大,那些士人与王导谈论天下大势,无不被王导说服。江东人士都说:"此乃我们晋朝的管仲啊,我们以后不必为晋朝的命运担心了。"

  司马睿初到建康,南方士族都不理他,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求见。王导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将来重建晋朝,还是要依靠这批士族的。于是在三月初三上巳那天让司马睿出去游行,王导等北方名士骑马随从。隆重的仪仗,威严的行列,南方士族深刻体会到司马睿确实是大家拥戴的江东之主,吓得拜于道左。

  王导建议司马睿广招人才,像孙权那样礼贤下士。从此,南方士族归附,成为未来东晋政权的一个构成部分。

  当司马睿发展正爽的时候,魔王石勒来了......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21:42

第十七回   神算无遗
   



    石勒在消灭晋国在中原最后的一支力量苟晞和汉军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对手王弥后,志得意满,得意洋洋的准备南征。这完全是石勒的即兴.....战前没有军事会议,没有缜密的部署,石勒一意孤行就这样出发了..........他没想到差点回不来了........

    石勒大造战船,准备南攻建业。琅玡王司马睿集结了水陆兵马于寿春构建壁垒防御石勒。这时侯江淮地区连降暴雨,石勒军死者大半,晋军又趁势来攻,石勒军人心惶惶,石勒这时候也害怕了,召集众将商议。主要意见分出三部分,1打2降3退。大家争论不休,石勒头都大了,因为他知道打是要全军覆没,退的话如果被追击,粮草又跟不上,估计也要死,难道要投降晋朝??

    石勒急的汗都出来了,抬头突然看到张宾在微笑,马上上前一躬到地,问计:“如之奈何?”张宾答道:“张宾说:“大将军啊,你也不想想,你攻陷洛阳,抓了天子,杀害王侯,就是拔光头发,也不足以数清您的罪过啊。您怎么能够去投降晋朝呢?(擢将军之发不足以数将军之罪,奈何复还相臣奉乎!)。”

    石勒连连点头,对那些投降派说道:“你们给我出的是什么主意啊,速速退下。”然后问:“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张宾接着说:“老天连降暴雨,警示将军不应留在这里。邺城有三台(即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伐叛怀服,河朔既定,谁敢出将军之右呢?晋所以守寿春,就是怕你去打,现在听到你回军北去,高兴还来不及,肯定不会追。将军可先派人押着辎重向北,再派一大将率军向寿春佯攻。等辎重北撤之后,再带轻兵北还。寿春晋军必不敢追击。"

    张宾在绝境中,居然将一切都看的这么透彻,且将以后的发展思路都规划好了,真是不得不对他佩服啊。后来历史也朝着张宾的规划发展,奠定了这以后十数年中国的整体形势。

   石勒大喜,依计而行,果然从容的撤退了回去。

到达黄河时,与晋将向冰相遇。在将要渡黄河的时候,流民军向冰把船和粮食收走了。石勒又采用张宾之计,以轻骑兵抄小道袭击向冰,大破流民军,石勒渡过黄河,而且得到大量的粮草,重新恢复了士气,直逼邺城。

   其实邺城本来是石勒的老窝,他以为除了苟晞没人敢打他,所以所有的兵都A去江东。他忘记了一个人,这个人还是连刘聪都不敢惹得刘琨刘越石。刘琨亲自拖住了汉军主力,派刘演出奇兵居然攻下了邺城。

   石勒本来打算马上攻城,张宾阻止了:“现在以疲兵攻坚城,必败!不如先找个地方歇脚,慢慢来。”石勒现在是言听计从,历史教训啊不由得你不信明白人。

石勒屁股还没坐稳,晋国的幽州刺史王浚派遣督护王昌与鲜卑部段就六眷及其兄弟段末柸、段匹率领五万联军前来攻打。

    石勒军什么都没准备好,城墙没修,守备没齐,鲜卑骑兵冲击力强大,靠木头栅栏根本扛不住。这时鲜卑人又加紧修造攻城器具,石勒军的大将们都胆怯了,眼看就要GG。

    又是张宾站了出来,说:“晋军远道而来,与我军交战已有连日,连战连胜,必然认定我军势穷,军士懈怠。据我观察,晋军以鲜卑骑兵最勇,其中又以段末柸尤甚,精锐兵卒几乎都在段末柸部下。我们可以继续示弱,然后在北城凿二十几道暗门,等待敌军排阵未定时,出其不意,直冲段末柸营帐,搞个闪电战,敌军必然惊恐,这就叫‘迅雷不及掩耳’。等到段末柸的部众溃散,剩下的敌军就不足虑了。”

    在张宾的运筹下,石勒军活捉了勇将段末柸,杀的晋军伏尸三十里,丢失的铠甲马匹数以千计。并用张宾的计策,放了段末柸,并与其结盟,结果段氏鲜卑再也不听幽州刺史王浚的命令,王浚也不敢单独来战石勒。

    石勒站稳脚跟,这时刘琨把石勒的母亲给送来了。石勒早年被卖为奴隶,从那个时候就与他的母亲王氏离散,已经有很多年不见了。刘琨是个有心人,一到了并州,便派人到处查访,终于将王氏找到,然后带到自己的府中,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侍奉。等石勒回到河北时,刘琨便派人把石勒的母亲送去,并附劝降信一封,希望石勒能"共扶晋室"。

  石勒当然不会答应,派人给刘琨回送了珍珠宝马,并说:“以后越石就是我弟弟,但在战场上各为其主。”刘琨见了石勒的回信,长叹一声道:"天不佑晋啊!"

    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对邺城发动了总攻。其中他侄子石虎非常骁勇善战,率先冲进城头。

    石虎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俘虏全部活埋。正在挖坑的时候,石勒也带着兵来到邺城了,见石虎在城外组织士兵挖坑,几千名俘虏则在坑边哭声一片。石勒问石虎你这是做什么?石虎答道敌人太多,埋掉一点是一点啊。石勒大怒,你不知道我军令有言,凡有降者,不可擅杀吗?差点杀了石虎。要是现在杀掉了石虎,对天下人来说,真是一件大功德。可惜石勒爱惜石虎的勇猛,没杀,后来石虎就叫他们石家断子绝孙了.....后话,暂且不表.........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22:46

第十八回    晋阳大战




    晋阳,在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晋阳发生过无数的大战,我曾经还在书店里看到过专门描写在晋阳发生过的大战,居然有厚厚的一大本。虽然后来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毁了城墙,但晋阳依然保持了尚武精神,一直到现在.........

   
    话说刘琨刘越石在晋阳孤兵挡汉兵,匈奴汉王刘聪屡屡兵败,苦于无良策干掉刘越石这个眼中钉。这时石勒大战刘琨手下大将刘演,牵制住了刘琨,刘聪决定背后捅一刀,策反了雁门的少数民族,雁门关一开,刘琨就腹背受敌了。

    刘琨现在夹在刘聪和石勒中间,两面受敌,兵力捉襟见肘,他只好亲自去救雁门关。这边前脚刚走,刘曜的八万大军就来了。刘琨的守兵根本不够看,扛了几天城破。刘曜入城后,先杀刘琨父母,然后向北追杀刘琨而去。
   
    刘琨迅速的平定了雁门之乱,然后急忙回晋阳,他知道匈奴兵可能会乘虚而入。刚走了一天,探马就报晋阳城破,父母皆被刘曜杀死。刘琨昏倒在地,众将急救。刘琨醒来放声大哭,率兵日夜南下,要报杀害父母之仇。

    刘琨南下,刘曜北上,两军很快遭遇了。刘琨这时已经愤怒冲晕了头脑,阵都没布好就急着进攻。刘曜可不是菜鸟,匈奴人的头牌不是浪得虚名。他分兵数路从三面围攻刘琨,中军拖住,两翼包抄。

    匈奴兵比刘琨的晋阳兵多出数倍,且战术正确。就算晋阳兵再骁勇,刘琨再舍命,但战争不是拼命就能赢的。晋阳兵四面受敌,很快被打得大败。刘琨被手下强行拉走,向北到鲜卑的地盘,向盟兄拓跋猗卢求援。

    鲜卑人一直没有参加中原争夺战,其实他们相当的强大。拓跋猗卢确实对刘琨很讲义气,一听刘琨兵败,父母被杀,就点了20万铁骑,准备去接应。刘琨和拓跋猗卢两军合兵,杀向刘曜。

    刘琨和刘曜大战于汾河东岸。刘琨的晋阳兵都身着素衣,下骑白马,挂孝出战。这次刘琨非常冷静,从容布阵。两军好一场大战!真是天昏地暗,几个时辰不分胜负。
   
    可惜刘曜犯了个错误,他忘记了刘琨是善于出奇兵的人,忘记了还有一支部队在等在收拾他......鲜卑拓跋猗卢的二十万大兵已经抄了汉军后路,并从四面八方向汉军杀来。

    匈奴汉军很快崩盘,溃不成军。刘曜也被刘琨死死咬住不放。现在的刘琨眼中只有刘曜,追的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刘曜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眼看性命难保。

    这时刘曜手下大将傅虎出现了,他力战刘琨20回合,救了刘曜一命,最后被刘琨斩于马下。这时候要是评书,肯定说刘曜日后有九五之份,命不该绝。

    再说刘曜逃回到晋阳,知道刘琨肯定会马上渡河追他,所以连夜出城,日夜不敢停歇,一路南逃。别说刘曜逃跑确实有一手,左转右转,总算安全逃回平阳,8万大军就剩下几千人回来。

  刘琨也是日夜不休的追击,虽然把匈奴兵杀了无数,但是就是没看到杀父仇人刘曜,只好收兵。

    盟兄拓跋猗卢送给刘琨骏马、牛羊无数和大量的粮草。这时晋阳已经被刘曜“三光”,其实已经成了空城。刘琨便在晋阳之北的阳曲重建城池,重新发展势力。

  这次匈奴汉王刘聪又被刘琨打得大败,气的三天没吃饭。难道一个小小的刘琨我就奈何不了?他突然想到,晋朝的皇帝不是在自己手里么?你的大将打败了我,我可以拿你们的皇帝解气啊。

   刘聪越来越觉得法子好,于是他大宴群臣,命晋国皇帝司马炽倒酒布菜。落魄的皇帝不如鸡啊,司马炽哪儿敢不从。刘聪见了晋朝皇帝这个样子,乐得直不起腰来。司马炽羞得真想钻到地下去,但是看到明晃晃的刀指着他,要保命只得继续倒酒。

    刘聪天天羞辱司马炽,原来晋国的旧臣知道后一齐放声大哭,十分凄惨。刘聪听了这哭声,大怒,当即命士兵杀了这些人。后来刘聪想看来那些晋国的大臣都有二心啊,不能留,反正司马炽已经耍够了,留下来是个大患,也一起杀掉算了。于是马上命人把所有的晋臣抓起来杀死,司马炽被赐毒酒,毒死在平阳,年仅三十岁。

    皇帝的死讯传到长安,十四岁的皇太子司马邺便正式登基做了皇帝。他号令天下,命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关内的南阳王司马保、凉州的张轧、幽州的王浚各自起兵,共讨汉国,夺回皇帝的棺椁,恢复中原。

  刘聪听说司马邺当了皇帝,还派了四路晋军来攻自己,暴跳如雷,马上命刘曜带5万大军来攻长安。只要攻下长安,杀了司马邺,那些晋军没有统一的领导,不战自退。

    不过刘聪想的不错,可惜刘曜攻不下长安,反被前来增援的晋军内外夹击,刘曜又一次大败,再次逃回平阳。

   不过晋国的四路大军并没有围攻汉国。凉州的张轧参与了长安保卫战,实力受损;江东的司马睿忙着发展江东的地盘,无心北上;刘琨元气大伤,正在恢复中;幽州王浚忙着自立为王.......

    晋国,名存实亡........

Robbie03 发表于 2010-5-15 14:23:22

第十九回      巧占幽州




   前文书说过幽州的王浚早就想称帝自立,但他手下都是晋朝旧臣,怎么可能会拥护他?于是王浚开始了清洗,反对派都被干掉。结果,他手下的很多人都投靠了靠近幽州、东北的慕容鲜卑部落的慕容廆。

    终于说到慕容了,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应该知道慕容鲜卑。这时候东北除了幽州王浚,还有三支鲜卑势力:辽西段氏鲜卑(被张宾设计打败的那支)、辽东宇文鲜卑(后来建立了北周)、辽北慕容鲜卑(这支就是慕容复的祖先)。其中慕容鲜卑最弱,但却汉化,所以东北的汉人都选择到那里。王浚那里逃出来的人才全被慕容廆接收了,实力开始增强。

  这时候王浚还很开心,反对派杀的杀跑的跑,这下做皇帝没人反对了吧?这时候正好石勒上表愿意拥立王浚为帝。

    王浚也是一方诸侯,问石勒派来的使者:"石勒乃人杰,现在兵强马壮,刚刚击败刘演,风头正劲,为什么向我称臣?"

  这个叫做王子春的使者是一个超级无敌大忽悠,说到:"您说得对。石将军是有实力,但您的血统纯正啊。自夏朝以来,胡人当皇帝的一个都没有,只有辅佐皇帝成就帝业的命。石将军也想当皇帝,但帝王自有天道气数,不能强求,逆天之行石将军不敢。现在石将军与您相比,那就是拿月亮和太阳比,拿江河和大海比,那哪儿能比得了您啊。所以石将军才愿意向您称臣。这并不是石将军无能的表现,却正是他远见卓识,远胜他人之处。殿下您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这一通猛忽悠,王浚听的眉开眼笑,居然封王子春为列侯。然后派人回访石勒,王浚也想看看石勒的虚实。

    石勒是什么主,何况还有张宾的指点。在张宾的授意下,石勒马上把精兵藏起来,专门找老弱残兵来守城,什么粮仓搬空,金库清光,设了个大套专等王浚的使者参观。

    使者一看石勒就这点家当啊,王大人多虑了,白跑一趟。心想,捞点外快回去也行。酒足饭饱后,石勒又塞上了大红包,敢情那时候就流行走后门了。石勒对使者说:"老哥,我石勒对王大人那是忠心不二。请您多多美言,给我混个好差事啊,日后必有重谢。"使者更加相信了石勒了。回去一报,果然王浚大喜,于是便开始准备称帝,而疏忽防备。

  石勒一通忽悠把王浚忽悠晕了,马上选10万精骑以最快速度直扑幽州的治所蓟城(北京)。王浚听说石勒来了,下令:"石勒是来投奔我,拥我为帝的,不要惊慌,放他进来。"结果个个关隘纷纷放行。

    其实石勒也加着小心,问张宾是不是稳一稳,张宾笑道:“主公放心,没事,王浚此人利欲熏心,您只管前进。”     

   这边也有人提醒王浚,石勒可能有名堂。王浚居然大怒:"石勒真心来投,你们还要疑心,是不是不爽我当皇帝?是不是怕石勒抢了你们当大官的机会?谁再有此言,孤必杀之。"很好,都开始称孤道寡了。这些人人彻底死心,老人不带你玩了,一时当官的跑的七七八八,王浚真成了寡人了.........

  王浚传下命令一路放行,又命在城中准备宴席,就等石勒来了。

  石勒日夜兼程,一路绿灯,心里那个爽啊。这天石勒的大军来到了蓟城。城门官一听是石勒来了,上头早传达了精神,看完文书就开关落锁放石勒进城了。

  等石勒一进城,城门官就知道不妙,石勒兵黑压压一片,看不到头,潮水一般涌进蓟城。很快,蓟城完全被石勒的大军控制。王浚的军队全部早跑光了,当然,只有王浚准备宴席在等石勒拥他为帝。

  王浚死到眼前居然还不知道,知道石勒带兵包围了王浚府,王浚如梦初醒,完了,皇帝当不成了。这时候他居然还是想着当皇帝!

    石勒高高在上,王浚在下面大骂石勒是小人。石勒轻蔑看着王浚,不慌不忙地指责王浚准备自称天子的叛逆行为,列数他在幽州的10大罪状,王浚无话可说,被推出去斩了。

       石勒在得到幽州后,先是十分血腥的杀掉了王浚的嫡系部队上万精兵。历史就是这样,当一个政权的灭亡,就意味的流血,在鲜血中,新的政权诞生了。

   还有个插曲,石勒在堂中升帐,王浚不少将领都争着求见,向石勒谢罪,唯独裴宪和荀绰两个不来。石勒于是把他俩招来问他们:“王浚如此暴虐,我把他灭了是顺应天意,诸将都来谢罪,为什么你们两个却不来呢,你们不怕我杀你们吗?”

   裴宪答道:“我们世代在晋朝做官,王浚尽管残暴,却还是晋朝的大臣,所以我们跟从他,不敢有二心。你如果不修德义,只是想展示你的威严的刑法,那么我们死得其分,又有什么可以逃的?”说完也不拜石勒,转身就走,石勒赶上去召回两个人,向他们道歉,以宾客之礼对待。

    又听说裴宪和荀绰两个家中只有几百本书。石勒大喜对张宾说:“我所喜的不是得到幽州,而是得到这两个人物啊。”(是不是想到了曹操得荆州时对蒯越的评语?)张宾连忙道喜,并提醒石勒小心那些谢罪的人。石勒哈哈一笑,我早就留心了,先生放心。原来石勒派人去打听这些人的家产,巨富的便去问百姓他们的官声如何,真是一听一个准,都是鱼肉百姓之辈,石勒当即命令斩首。

    王浚自取灭亡。现在晋国能对抗刘聪和石勒的,只剩下了个刘琨,我们亲爱的刘越石能挡住两面的包夹吗?西晋到底是怎么灭亡的?请看下一回。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十六国风云(第一部 永嘉之乱)整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