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49:00

zt 操作生涯不是梦

1.交易----最后的处女地
你可以随心所欲,你可以遨游于世界任何角落----生活与工作。你不需再为日常的琐事所烦恼,不需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这就是一位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写照。
许多人向往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很少人可以实现这类的美梦,对于一个业余者来说,报价荧幕上闪烁着无限的机会。可是,当他伸手试图攫取----结果是损失。当他再尝试----结果是更严重的损失。交易者之所以发生损失,这是因为交易是一场艰困的游戏,或是由于无知,或者由于缺乏自律。如果你被这些问题所困扰,本书是为你而写。
我如何开始进行交易
1976年的夏天,我开着那部老“道奇”由纽约前往加州。我随身携带几本精神病与历史的书籍,还有一本从律师朋友处借来的《如何购买股票》,这是恩格尔所写的一本老书。当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本毫不起眼的书将改变我的一生。顺便提一点,我这位律师朋友具有一双标准的黑手,他所接触的任何投资都一定赔钱,不过这是题外话。
在这趟旅程中,我饥渴地品尝着恩格尔的著作,最后在太平洋彼端的拉荷雅将它消化完毕。在此之前,我完全不了解股票市场,但这个时候我开始有了赚钱的念头。
我生长于----套用某位美国总统的话----“邪恶帝国”时代的苏联。我痛恨苏联的体系,但完全不可能透过合法的管理离开这个制度。我16岁进入大学,22岁毕业于医学院,经过实习之后,我到船上担任医务的工作。我终于自由了!我在象牙海岸的Abidjan跳船。
穿过乌烟瘴气的非洲港都。在船上“同志”的追逐下,我来到美国大使馆,大使馆的办事员不知如何处理,几乎把我遣送回苏联。我极力抗拒,于是,他们把我安置到安全的场所,最后送我搭上前往纽约的飞机。1974年二月,我降落在甘亚迪机场。背包内是非洲的夏天衣物,口袋里仅有$25,我会说一点英文,但在这个国度内没有一个熟人。
我完全不懂什么是股票、债券、期货或选择权。有时候,当我看着皮夹内的美元钞票时,心里还会兴起一股莫名的恐惧。在苏联,只要持有几张这种玩意儿,就足以让你在西伯利亚待上三年。
《如何购买股票》为我开启一个崭新的领域。回到纽约之后,我买进毕生的第一支股票----KinderCare。之后,我积极地研究市场,从事股票与选择权的投资与交易,现在则是以期货为主。
我的专业生涯分岔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途径。我在一家大型教学医院完成实习,前往“纽约分析学院”进修,同时担任全美最大精神专业报纸的编辑。目前,我忙着从事交易,每个星期只有几个下午会在市场收盘之后来到“卡内基会馆”对街的诊所。我热爱精神病的执业生涯,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市场中。
学习交易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有着狂喜的高潮与沮丧的谷底。我持续前进----或原地踏步----我不断捶首顿足,交易帐户经常不堪亏蚀。每当回到医院的工作重新筹措赌本时,我大量阅读,反复思考,进行测试,然后又开始进行交易。
慢慢地,我的交易有了进展;可是,唯有当我了解胜负的关键并不在电脑中----而是在自己的脑袋里----这才出现真正的突破。精神病的专业训练,让我得以掌握交易的三昧,我准备与各位分享这方面的心得。
你是否真正渴望成功?
我有一位相识已经17年的老朋友,他的妻子很胖,但非常讲究穿着。自从我们相识以来,她就在节食,希望减轻体重,绝不在人前吃蛋糕或者马铃薯----但当我走进她的厨房时,经常看见她挥舞着一柄大叉子。她说她希望能够有苗条的身材,但现在还是与我们当初相见时一样胖,为什么?
对于她来说,短暂的口欲远胜过减轻体重的效益。这位朋友的妻子让我觉察一个现象:许多交易者说他们希望成功,却不断从事冲动性的交易----在市场上享受短暂的赌博激情。
人们总是欺骗自己,与自己玩游戏。欺骗别人已经够糟了,但欺骗自己将是无可救药。书店的柜台上摆着许多节食的好书,但满街上还是许多过重的人。
本书将教导你如何进行分析。如何从事交易,如何与自己的心灵打交道,我可以提供给你知识,但动机需要由你自己追寻。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49:37

2.关键在于心理层面

你可以由技术分析或基本分析的角度进行交易。交易灵感可以来自于政治与经济趋势的第六感。你可以尝试选用“内部消息”,或信仰“一厢情愿”的期待。
你是否还记得前一次下单时的感受?是否急着进场,或担心亏损?当你拿起电话,是否三心二意?犹豫不决?当你结束一笔交易,是否觉得自己是“诸葛亮”?或“猪一样”?数以千计的交易者,他们的感受将汇集为一股巨大的心理洪流----驱动市场。
离开云霄飞车
绝大部分的交易者都不断寻找理想的交易机会,一旦进场之后,他们便失去控制。或是因为痛苦而不安,或是因为高兴而窃笑。他们搭上情绪的云霄飞车,错失致胜的基本关键----管理自己的情绪,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结果一定是杂乱无章的资金管理。
如果你的心智不能掌握市场,如果你忽略群众心理的变化,那就完全没有机会在交易中获利。所有成功的专业者,都了解心理层面在交易之中的重要性。所有失败的业余玩家,则忽略这个层面。
知道我是精神病医师的朋友或客户,都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是否有助于交易。一流的精神诊疗与一流的交易,它们具有一项重要的共通点----专注于事实,以事实看待一切。经营一个健全的生活,你必须睁开双眼。若希望成为一位优秀的交易者,你也必须睁开双眼。判断真正的趋势与转折,不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在懊悔或一厢情愿的想法中。
男人的游戏?
根据经纪商的资料纪录显示,大部分的交易者都是男性。我的资料也显示类似的结论(我创办一个教育性的机构“金融交易讲习会”)。大约95%的交易者是男性。基于这个理由,本书通常是采用男性的代名词。当然,我绝对没有轻视女性的意思,确实有许多成功的女性交易者。
在机构交易员之中----银行、交易商或其他类似机构的雇员----女性的比率稍高。可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显示,这些少数参与交易的女性,她们成功的比率高于男性,一个女人需要有非常强烈的动机,才愿意踏入这个几乎是男人专属的行业中。交易类似于一些惊险的体育活动。例如:高空跳伞、攀岩或深海潜水。参与者大多是男性----女性的比率不足1%。
在这个日益枯燥而平淡的社会中,男性受到一些高风险活动的吸引。“纽约时报”曾经引用“密西根大学”社会学家DavidKlcin的评论:“由于工作愈来愈例行化……我们需要在娱乐中找寻成就感。工作愈安全、愈平淡,我们就愈需要在娱乐中寻找自我与个人的价值。而冒险与刺激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些运动可以提供充满张力的快感。但许多玩家经常忽略其中的风险,持着草率的心态。奥瑞岗州的整形外科医生 John TOngue博士,曾经提出一份报告发现,愈有经验的玩家,发生意外死亡的比率愈高,因为他们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一位运动选手若希望享受高风险的活动,他必须遵守安全规则。当你降低风险之后,反而可以在自我控制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交易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交易中获致成功,但必须把它当作一种严肃的心智活动。情绪是交易的致命之伤,为了确保成功,需要采用防御性的资金管理。一位优秀的交易者必须随时留意他的资本,就如同深海潜水专家必须留意他的氧气供给一样。
本书的结构
成功的交易需要仰赖三根支柱:心理、市场分析和交易系统,以及资金管理,本书将探讨这三个层面。
第1章将介绍一种管理情绪的新方法,这是我在精神病执业过程中所发现的一种方法,它显著提升我的交易绩效,应该也可以帮助你。
第2章将讨论市场的群众心理。群众的行为远较个人行为来得原始。如果你了解群众的行为反应,便可以在他们的情绪摆荡中获利,避免被卷入情绪的洪流中。
第3章将说明价格形态如何透露群众的行为。如同开卷调查一样,社会心理学将被运用到典型的技术分析中。趋势线、跳空缺口与其他的各种图形排列,它们实际上都是反映群众的行为。
第4章将介绍现代的电脑化技术分析,相对于古典的技术分析方法,指标可以更深入反映群众的心理。顺势指标可以协助判断市场的趋势,摆荡指标可以显示趋势何时将反转。
成交量与未平仓量也可以反映群众的行为。第5章将专门讨论这两个主题,以及市场的时间观念。群众的时间观念很短暂,交易者若能够结合价格变动与时间的关系,将拥有竞争上的优势。
第6章将探讨股票市场的最佳分析技巧。这对于股价指数期货与选择权的交易,将有很大的帮助。
人气指标是衡量投资者与交易者对于行情的看法。这是第7章的内容主题。群众是一群顺势的动物:在趋势形成的初期,往往应该加入群众。人气指标可以告诉你,何时应该脱离群众----在市场发生重大的反转之前。
第8章将介绍我个人研究的两种指标。“艾达透视指标”(Elder-Ray)是一种以价格为基础的指标。衡量市场潜在的多/空力量。“劲道指数”是衡量价格与成交量的综合指标,它可以显示市场主导群的力量转强或趋弱。
第9章将介绍几套交易系统。“三重滤网”是我个人多年来所使用的交易系统。透过这几个系统的解说,你可以了解如何筛选交易机会,并决定进/出场的价位。
第10章将讨论资金管理的概念。许多的业余玩家都忽略这项成功的关键要素。如果你的资金管理杂乱无章,即使是一套最杰出的交易系统也禁不起短暂的连续亏损。没有适当的资金管理方法而尝试交易,就如同赤手空拳穿越沙漠。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50:36

3.不利的胜算

为什么大多数的交易者发生亏损?被市场掏空口袋?情绪化与草率的交易是其中的两个原因。但还有其他的理由,根据市场的实际结构来说,大部分的交易者原本就应该发生亏损。
佣金与滑移价差是谋杀交易者的两大元凶。大多数的业余玩家或许不相信这点,就如同中古世纪的农夫不相信微小的细菌足以让他们致命。如果你忽略滑移价差,又与一位收取高佣金的经纪商往来,这就如同在霍乱肆虐的期间,随意在路边小摊生食海鲜。
进场与出场需要支付佣金。滑移价差是交易设定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之间的差额。如果你采用限价单,成交价格总是你所设定的价格,否则就不能成交。如果你急于进场或出场而采用市价单,成交价格总是不如于递单当时的价格。
业内人士不断由市场中吸血。交易所、主管当局、经纪人与交易顾问,他们都是靠市场讨生活。无数的交易者则默默地贡献。市场经常需要新的输家前来贡献,就如同古埃及的金字塔总是需要新的奴隶。交易产业若要蓬勃发展,需要有多余的输家前来捧场。
交易不是一场零和游戏
经纪商、交易所与投资顾问不断进行推销,吸引更多的输家前来共襄盛举。这些人总是把期货交易形容为一场零和游戏,他们掌握人性的心理。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赢这场零和游戏。
在一场零和游戏中,赢家的所得等于输家的损失。如果你与我就“道琼指数”未来100点的走势方向赌$10,则我们之中有一人会赢$10,另一个人输$10。某位比较聪明的人,将在一段期间之内赢得这场游戏。
人们相信期货业者对于零和游戏的说法,吞下食铒,开立交易帐户。他们不了解交易是一场“负和游戏”。赢家的所得小于输家的损失。因为“鸡蛋过手轻三分”----期货业者由市场中吸取资金。
举例来说,赌场的轮盘也是一场“负和游戏”,因为赌场大约有3%到6%的抽头。所以,就长期来说,赌客不可能在轮盘中获胜。我们俩也可以来一场“负和游戏 ”,如果先前的$10赌局是透过经纪人安排,当我们结算时,输家将支付$13,赢家只拿到$7,而两位经纪人则沿路笑到银行。
对于交易者来说,佣金与滑移价差就如同是人生中所不可避免的两个负担,死亡与缴税。它们降低了生活的乐趣,最后也迫使生命结束。交易者在回收任何获利之前,首先必须供养经纪人的生计与交易商的设备折旧。“中等以上”的技巧绝对不足够。你必须站在群众的“头肩顶”之上,才能够赢取这场“负和游戏”。
佣金
对于每一口期货契约的交易,来回一趟的佣金大约介于$12到$100之间。大额的交易者透过折扣号子进行交易,佣金比较低;小额的交易者透过全套服务的经纪商,佣金比较贵。业余的玩家不在意佣金的负担,他们仅陶醉在丰厚的获利美梦中。经纪人辩称,佣金费用仅占根本契约价值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希望了解佣金所造成的真正影响,必须由保证金----不是契约价值----的角度考虑。以单口的玉米契约为例(它代表5,000蒲式耳的玉米,契约价值大约是$10,000,假定你支付$30的佣金,经纪人告诉你,佣金还不到契约价值的1%,实际上,你所存入的保证金大约是$600。$30的佣金相当于是保证金的5%。这意味着,这笔交易如果获利5%,你才勉强可以持平。如果每年交易四次,一年的获利率必须是20%才能够避免发生损失!很少人能够办到这点。对于许多基金经理人来说,每年20%的获利可以让他们的眼珠蹦出来。“些许的佣金”绝对不是微不足道的成本----它是成功的主要障碍。
对于许多业余的玩家来说,交易帐户中的资金,有一半以上必须支付每年----如果他们能够维持那么久的话----的佣金。即使是折扣的佣金,它们也是成功交易的一个莫大障碍。在经纪人彼此之间的闲聊中,他们笑话那些客户绞尽脑汁,而目标仅是希望持平。
到处打听最低的佣金,大胆讨价还价,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我听过经纪人报怨客户太少,从来没听过客户报怨经纪人太少。告诉你的经纪人,收取较低的佣金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因为你如此才能成为他的长期客户。设计一套交易系统,尽可能减少交易的频率。
滑移价差
每当你进/出市场时,滑移价差将鲸吞或蚕食你的交易帐户。滑移价差是实际的成交价格不同于你递单当时的市场价格。换言之,水果摊的苹果标价是29美分,但你必须支付30美分的价格。
滑移价差可以分为三类:普通、价格波动与恶形恶状。普通的滑移价差是来自于买/卖报价之间的价差,场内交易员将维持两种报价----买进与卖出。
举例来说,经纪人对于六月份S&P500的报价是390.45,如果你希望根据市价买进,价格至少是390.50。如果你希望根据市价卖出,顶多可以拿到390.40。由于每点的价值是$5。10点的买/卖价差代表有$50,将由你的口袋转到场内交易员的手中。这是你进/出市场所必须供养他们的费用。
买/卖报价之间的差价是属于合法的滑移价差,在流动性很高的市场(例如:S&P500与公债),价差很小;交投冷清的市场(例如:橙汁与可可),价差较大。根据“交易所”的说法,这是你取得市场流动性----随时可以逃出市场----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电子交易系统承诺降低这部分的价差。
市场价格波动也会导致滑移价差。场内交易员可以掌握快速变动的行情。当行情发动时,滑移价差可能一飞冲天。当S&P500暴涨或暴跌时,可能会有20点或30点的滑移价差,甚至于100点以上。
第三种滑移价差是纯粹来自于场内交易员的犯罪行为。他们有千奇百怪的手法盗取客户的钱。某些交易员把不理想的交易挪给你,自己保留理想的交易。最近有一本书专门描述这类恶形恶状的行为:David Greising与Laurie Morse合著的《Brokers,Bagmen and Motes》。
在一个局促的交易场所内,上百名交易员每天相处在一起,这很容易形成一种“利害与共的同志爱”----换言之,一种“我们对他们”的心态,场内交易员以绰号来称呼场外的人。把我们视为是次级的人类,他们称呼我们为“单子”(Paper)(例如:“单子今天有没有进来?”)所以,你必须想办法保护自己。
为了降低滑移价差,尽可能在活络的市场进行交易,避开交投冷清与行情变动迅速的市场。在平静的行情下,进场建立部位,尽可能采用限价单在特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记录递单当时的市场价格,如果必要的话,让经纪人到场内为你讨公道。
整体的伤害
滑移价差与佣金,使交易活动类似于在鲨鱼出没的海湾游戏。让我们看看经纪人推销业务时所经常采用的一个例子;然后,看看实际的情况又如何。
他们的说法大概如此:一口黄金期货契约代表100盎司的黄金。某个人放空5口契约,另外五个人分别买进1口契约。黄金价格下跌$4,买方认赔出场,每盎司损失$4,每口契约损失$400,这位放空5口契约的明智交易者也回补部位,每口契约获利$400,总共是$2000。
可是,在现实世界里,每位输家的损失都超过$400,他至少必须支付$25的佣金。进出的滑移价差可能各为$20。所以,输家每口契约损失$465,整体的损失是$2325。在另一方面,赢家放空5口契约,来回的佣金可能是$15,进出的滑移价差可能各为$10,每口契约的获利将减少$35,5口契约是$175,所以,他的实际获利仅有$1825。
赢家认为他获利$2000,但实际收取$1825。输家认为他们亏损$2000,但实际的损失是$2325。整体来说,桌上的黄金少了$500($2325-$1825)。这部分的黄金落到场内交易员与经纪人的口袋中,任何赌场或跑马场也不敢如此穷凶极恶的抽头!
交易者还有其他的相关开销。电脑与报价设备、资料、交易软体、杂志费与书籍----包括你现在开读的这本----都是来自于交易的资金。
寻找一位佣金最低廉的经纪人,然后紧盯着他,设计一套进出讯号较少的交易系统,而且允许你在平静的行情中进场。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51:51

4.为什么从事交易

交易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当一位初学者获利时,他觉得自己天生奇才,所向无敌。于是,他开始承担没有必要的风险,最后失去一切。
人们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而从事交易----有些合理,许多不合理。交易使你有机会在短期之内赚大钱,对于很多人来说,金钱代表自由,虽然他们经常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自由。
如果你知道如何从事交易,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随意挑选工作的地点与生活的环境,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交易是一场迷人的心智游戏:下棋、扑克与填字等游戏结合为一体,交易吸引许多热爱心智挑战的人。
交易吸引冒险者,排斥保守者。一般人每天早晨起床,前往工作,午餐休息一阵子,再工作,回家,喝罐啤酒,吃晚饭,看电视,然后睡觉。如果他多赚了几块钱,立即存到银行的户头。交易者不喜爱这类的例行生活。愿意让自己的资本承担风险,许多交易者都过着孤独的生活,他们宁可放弃目前的确定性,而奔向不可知的未来。
自我的实现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本能的欲望,试图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这种欲望,配合交易的乐趣与金钱的诱因,促使交易者向市场挑战。
优秀的交易者通常都很精明而工作认真。他们能够接受新的观念,或许有些矛盾。优秀交易者的目标并不在于赚钱,他的目标是完美的交易。如果他的交易正确,金钱仅不过是成功的表征。成功的交易者将不断磨练自己的技巧,完美的交易境界远较金钱重要。
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交易者曾经告诉我:“如果我每年能够更精明半个百分点,当我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天才了。”自我提升是成功交易者的通性。
某位来自德州的专业交易员邀请我到他的办公室,他对我说道:“当我在进行当日冲销的交易时,如果你坐在目前的位置,绝对不知道我当时是获利$2000或损失$2000。”他已经到达某种境界,获利不会使他高兴,亏损也不会让他沮丧。他完全专注于交易的正确性,试图提升自己的技巧,金钱已经不足以影响他的情绪。
除了自我实现之外,许多人还有自我毁灭的特性。经常发生意外的驾驶人,他的车子老是被撞毁,自我破坏的交易者总是摧毁自己的帐户(参考第7节)。不论是自我实现或自我破坏的欲望,市场都提供无限的机会。这种内在的冲突展现于市场中,显然是一种代价昂贵的行为。
内心无法取得均衡的交易者,经常试图在市场中实现相互矛盾的欲望。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结果总是处身在一个绝非你所希望的场所。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53:23

5.幻想与现实

如果一位毫无耕作经验的朋友告诉你,他打算在四分之一英亩的农地上耕种食物,而且希望自给自足。你大概可以替他算命----八成会饿肚子。我们都知道,一粒芝麻能够榨多少油是一定的。可是,交易经常是成年人发挥梦想的温床。
几天以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打算以$6000的交易帐户活口养家。当我尝试向他说明,这个计划绝对不可行,但他立即转移话题。他是一位精明的分析家,但拒绝承认这种“密集耕种”是自杀性的行为。由于急着求取成功,他势必建立相对庞大的部位----只要市场发生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让他出局。
一位成功的交易者,必定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极限,他了解市场所可能发生的状况,知道自己将如何反应。他对于市场的分析绝对不会偷工减料,密切注意自己的反应,并拟定确实可行的计划。一位专业交易者没有幻想的本钱。
当一位业余的玩家遭遇几次挫折,被追缴几次保证金,他的傲慢与自大将被莫名的恐惧所取代。开始对于市场产生许多奇怪的想法。输家们买进、卖出或错失机会,都必须归因于一些怪异的念头。他们就像小孩一样,害怕鬼怪而不敢独自经过墓地或察看床下,市场的环境最适合培养这类的幻想。
在西方世界长大的人,经常都有一些类似的幻想。当我在“纽约精神分析学院”进修时,甚至有一门课程是“普遍的幻想”。举例来说,很多人在孩童时期,都会幻想自己是领养而不是父母所亲生的小孩,这类的幻想可以解释外在世界何以如此不友善与冷漠。它们或许可以提供安慰,但可能因此而无法面对现实。我们的幻想将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在意识中并非故意如此。
我曾经与数百位交易者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听取这种“普遍的幻想”。这些幻想扭曲了现实,妨碍交易的成功。一位成功的交易者必须辨识自己的幻想,并彻底离开它们。
知识的迷思
受到“知识迷思”困惑的输家会告诉你:“我之所以发生亏损,这是因为我不知道交易的秘诀。”许多输家都存在这类的幻想,成功的交易者拥有某种神秘的知识。这种幻想使得一些交易顾问业与系统销售商大发利市。
一位沮丧的交易者,经常带着支票簿到处寻找“交易的密诀”。他可以花$3000的代价买进一套经过测试而“绝对不可能失败”的电脑化交易系统。当这套系统失败之后,他又开出另一张支票买进一本“科学手册”。告诉他如何不再成为输家,并且能够与月球、土星、甚至天王星沟通而成为真正的赢家。
输家们不了解,交易在知识上非常单纯,它所需要的智识程度绝对不高于割盲肠、造桥或裁判一个案子。优秀的交易者虽然大多很精明,但很少是属于知识分子。很多人没有进过大学,某些人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
一些辛勤工作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本身的事业上或许有非凡的成就,却经常是交易市场中的输家。经纪商的典型客户是:年龄50岁,已婚,大学毕业,许多人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或拥有自己的事业,最主要的两种职业类群是工程师与农民。
这些知识分子与辛勤工作的人,为什么在交易中失败呢?输赢的关键绝对不在于知识或密诀,当然也与教育背景无关。
资金不足的迷思
许多输家认为,只要交易帐户的资金再多一点,他们就可以成功。所有的输家之所以被三振出局,都是因为连续的损失或单笔的严重亏损。当输家出场之后,市场往往就反转而朝他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位输家希望一头撞死或撞死他的经纪人:只要再给他一个星期,就可以捞一笔小财富!
输家们认为,这些迟来的反转可以确认他们的交易方法正确无误。于是,他们又辛苦的赚钱,积蓄或借款,然后再开一个小帐户。可是,故事又重演:输家又被淘汰出场,行情又反转而“证明”他的交易技巧,只是稍嫌太迟,他没有能够留在场内受惠。所以,幻想逐渐成形:“只要我拥有多一点的资金,我就能够继续留在场内,并且获胜。”
某些交易者拿着纸上的交易记录,向亲朋好友告贷。这些记录似乎显示,只要他们拥有足够的资金,原本可以大捞一票。可是,当他们筹措更多的资金之后,结果还是一样----市场似乎总是把他们当成笑柄!
输家并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心智不够成熟。不论资金多寡,他被请出场的时间大概都相同。他过度交易,没有妥善管理资金。不论帐户的资金规模如何,他总是承担太高的风险,不论交易系统多么杰出,连续的损失还是带来相同的命运。
交易者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起始交易资本应该多少才足够。他们希望能够禁得起暂时的不利行情。他们认为,在赚取任何利润之前,首先必须蒙受庞大的损失,这听起来似乎像是“国父”的革命,最后的成功之前必须先有十次的失败。一位外科医生是否应该先牺牲一些病人的生命,然后才能成为割盲肠的专家?
一位交易者如果希望度过难关而成功,他必须控制自己的损失。任何单笔的交易,都不能投入过高比率的资金(参考第10章的“风险管理”)。你必须给自己几年的时间来学习如何交易。对于初学者来说,帐户的起始资金不应该超过$20,000,任何单笔交易的损失都不可以超过总资本的2%。由小帐户的廉价错误中学习。
输家们或是没有损失的准备,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处理损失。资金不足的说法,仅不过是一个借口,让他们避免面对两个痛苦的事实:他们缺乏交易的纪律,他们缺乏务实的资金管理计划。
资金充裕的帐户确实享有一个优势,报价设备与服务的成本相对较小。一位管理数百万美元资金的经理人,$10,000的固定设备仅占总资本的1%,对于$20,000的帐户来说,相同的设备将占总资本的一半。
自动导航的迷思
假想一位陌生人在车库外向您推销一种自动驾车的系统,他告诉你,只要花几百块钱买一个电脑晶片,安装在车上,你就不需要再浪费精力驾车。透过这套“自动驾驶系统”,你可以抽空打个盹。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笑着把他赶走。可是,如果他是推销一套自动化交易系统,你会嘲笑他吗?
陷入“自动导航迷思”的交易者相信,追求财富可以是一套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某些人尝试自行设计自动化的交易系统,另一些人则希望花钱买现成的系统。这些人花费多年的时间,磨练他们在诉讼、医疗或商业上的技巧,却相信自己仅需要花几千块钱,就可以购买现成的“罐装能力”。这完全是因为贪婪、懒惰与数学上的无知。
过去,交易系统是书写在纸张上;现在,它们经常是磁碟或光碟片。某些系统非常原始;另一些非常精密复杂,设有内建的最佳化程序与资金管理法则。许多交易者相信,只要花几千块钱购买这类的魔法,就可以将电脑数码转换为源源不绝的财富,这就如同中世纪武士对于炼金术的看法。
人类的行为非常复杂,不适合被设定为自动化的程序。电脑化的学习系统不能取代老师的功能,计算税金的电脑程式也没有迫使会计师领取失业救济金。大部分的人类行为都需要经过判断:机械与系统确实能够提供协助,但不能取代人类。许多系统的购买者曾经受到惨痛的教训,甚至于成立一个“3000俱乐部”(3000 Club),这是以许多系统的价格命名。
如果自动化交易系统确实足以仰赖,你可以搬到大溪地,在这个世外桃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你的经纪人会定期寄来支票。截至目前为止,唯一自动化交易系统中蒙受利益的人是系统销售者,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小产业。如果他们的系统确实有效,他们为什么要公开销售?他们可以自己搬到大溪地,让经纪人在支票上填写他们的抬头!另外,每个系统销售者都有一些借口,有些人说,他们热爱程式设计的程度远超过交易。另一些人表示,他们销售系统是为了筹措交易资本。
市场会变化,这将使自动化交易系统成为废物。昨天绝对有效的死板法则,今天的表现将不甚理想,明天可能彻底无效。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优秀的交易者会临机应变,一套自动化交易系统缺乏应变的弹性,充满自我摧毁的倾向。
航空公司支付高薪聘请机师,它们没有完全仰赖自动化驾驶系统,为什么?因为人类可以处理意外的事件。当飞机在太平洋的上空掀掉仓顶,或在加拿大的荒原汽油用罄,唯有人类可以处理如此的危机。我们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这类的报导,它们都是仰赖机师的临机应变才得以转危为安,没有任何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办到这点。对自动交易系统下资金的赌注,就如同对自动驾驶系统下生命的赌注。第一个意外事故就足以摧毁你的交易帐户。
市面上确实有相当不错的交易系统,但它们必须接受人类的监控,必须经由个人的判断进行调整,你必须掌握主控权,不可以把成功的责任转嫁给交易系统。
陷入自动导航迷思的交易者,他们希望重温儿时的旧梦。当时,母亲照顾他们的温饱与舒适。现在,他们希望重建当时的境遇。唯一的任务是什么也不做,市场将透过交易系统自动而源源不断地供应获利的奶水。
请相信我,市场绝对不是你的母亲,它是由一群彪悍的男人与女人所构成。他们的唯一企图是夺取你的资金,不是把奶水喂入你的嘴内。
偶像崇拜
交易的动机在于争取自由与独立,对于许多交易者而言,这仅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一旦面临压力,他们就改变立场,到处寻找“伟大的领导者”。在沮丧的情况下,交易者经常希望各种大师的指点。
我是在苏联长大。整个社会把斯大林塑造为伟大的领导者。稍后,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可怕的恶魔,但当他还活着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们都乐于接受他的领导,他让人们有免于“自行思考的恐惧”。
在每个领域内----经济、生物、建筑……等----人们都塑造许多“小斯大林”。当我来到美国而开始交易时,发现许多交易者都在寻找大师----他们心目中的“市场小斯大林”。某个人可以让你致富,这种幻想值得我们稍后在本章中另开一节来讨论。
睁大双眼进行交易
每一位赢家都需要精通交易的三个基本层面:健全的个人心理架构、符合逻辑的交易系统与合理的资金管理计划。这三个基本层面就如同板凳的三支脚----缺一不可。三足俱全则可以让你安稳地坐在上面。输家试图以一支脚支撑板凳,顶多是两支脚,他们通常仅专注于交易系统。
交易必须奠定在明确的法则之上。进行交易时,你必须分析自己的感受,务必确定交易决策在心智上非常健全。另外,你必须拟定适当的资金管理办法,不可以让连续的亏损迫使你出局。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58:32

6.市场大师

自从交易市场形成之后,大师就一直伴随我们左右。讨论市场狂热的经典作品《Extraordinary Poput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在1841年发行于英国,目前市场上还买得到这本书。该书的作者Charled Mackay描述荷兰的“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英国的“南海泡沫”与其他的类似事件。人类天性的演变很缓慢,目前又有一些新的狂热----包括“大师狂热”在内----席卷市场。
相对于数世纪之前,现在的大师狂热蔓延非常快速,这需要感谢传讯科技的发展。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随着市场大师起舞,就如同中世纪虚构福音的信徒。
金融市场有三种类型的大师:市场循环折大师、神奇方法的大师与过世的大师。某些大师可以预测市场的重要转折点,另一些大师提供“独特的方法”----通往财富宝库的最新快速道路,还有另一类的大师,他们避开当代的批判,由另一个世界指导信徒们进行交易。
市场循环的大师
近数十年来,美国股票市场大体上呈现四年一期的循环。显著的空头市场低点发生在1962年、1966年、1970年、1974年、1978年与1982年。股市市场通常会有2.5~3年的上涨阶段,然后是1~1.5年的下跌。
在每一个主要的循环中,几乎都会出现一位市场循环大师,大师的声誉大约可以维持2~3年的时间。每位大师主宰市场的期间,基本上与主要的多头市场相互吻合。
一位市场循环大师可以预测所有的重要涨势与跌势。每个成功的预测都会提高他的声誉:因此,当他下一次提出预测时,将有更多的信徒抢进或抢出。如果愈来愈多的人们认可这位大师,他的看法将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发现一位炙手可热的新大师时,追随他的指示将有利可图。
市场上有数以千计的分析师,任何时候总有一些手风奇顺的人。对于大多数的分析家来说,整个生涯中总有一段神奇的日子,这就如同一座破钟----每天至少会准两次。品尝过这种神奇精准的滋味之后,一旦手风逆转而被市场所淡忘,他们将觉得很沮丧。可是,还是有一些人偶尔可以成功,所以当他们手风转背时,仍然持续努力。
一位市场循环大师的成功,绝对不是仰赖短暂的运气。他对于市场有一套心爱的理论。这套理论----循环、成交量、“艾略特波浪”或任何其他的见解----通常是发展在他成名的数年以前。最初,市场拒绝遵循这位大师的理论。后来,市场发生变化,数年之内的走势与该套理论环环相扣。于是,这位大师的声誉逐渐攀越高点,君临整个市场。
模特儿也是如此,他们的命运随着大众口味而改变。某年是耀眼的金发,隔年是狂野的褐发。去年是炙手可热的金发名模,今年突然消失在流行杂志的封面上,黑发模特儿转为抢手,甚至脸上还要有个胎记,模特儿不会改变----发生变化的是大众的品味。
市场大师是来自于市场分析边缘地带的异类,他们都不是被公认的分析师。支领薪水的机构分析师,都是以饭碗的安全性为主要考量,他们都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所以不可能出现奇迹般的结果。市场循环大师是拥有独特理论的异类。
市场大师的生计通常都是来自于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他可以靠着提供建议而致富。一旦成名之后,订阅量可能由每年的几百份增加为数万份。据说,某位最近成名的市场循环大师,他雇用三个人专门处理每天涌入的现金袋。
在投资的座谈会中,市场大师将被群众所包围。如果你也在群众之中,将发现很少人就大师的理论提出问题。信徒们仅需要浸沐在他的光环下,就觉得非常满意了。他们可以借此向亲朋好友吹嘘。
只要市场的走势继续配合他的理论,大师的声誉就可以维持不坠----期间通常短于四年一期的循环。在某个时候,市场将发生变化而展现不同的步调,市场大师继续引用先前百发百中的方法,将很快失去他的信徒。当大师的预测不再有效时,大众的赞叹将转变为憎恶。一位过气的市场循环大师,绝对不可能再成为明星级的人物。
在1970年代初期,郭德(Edson Gould)是证实市场的大师。他的预测理论奠基于“联邦准备银行”的政策变动:换言之,贴现率的变动。最著名的一条法则是“三步一大跤”:如果FED连续三次调升贴现率,这代表银根转紧,行情将步入空头市场。在另一方面,如果FED连续三次调降贴现率,这代表银根转松,行情将步入多头市场。另外,郭德也发展一套颇具创意的绘图技巧,称为“速度线”----淡色趋势线的角度是取决于趋势的速度与市场反应的深度。
在1973~1974年的空头市场中,郭德逐渐崭露头角。他对于1974年十二月底部的正确预测,更使声誉如日中天,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几乎跌破500点。随后,价格强劲走高,郭德利用速度线预测重要的转折点,于是他的光环更是耀眼。可是,不久之后,美国进入的“资金淹脚目”的时代,通货膨胀恶化,这是郭德方法所完全不适用的金融环境。在1976年,他已经失去大部分的信徒,目前很少人还记得他的名字。
新一代的市场循环大师出现于1978年,葛兰碧认为,在股票市场中,“量是价的先行指标”。当他发展这套理论时,葛兰碧是在华尔街的某大证券商工作,根据他在自传中的说法,这个灵感是来自于厕所磁砖上的花纹,他当时正坐在马桶上。葛兰碧把洗手间的灵感带回研究室,但市场拒绝遵从他的预测,他一度破产、离婚、睡在朋友办公室的地板上。在1970年代末期,市场终于回心转意而全力配合他的剧本卖力演出,他的理论也逐渐吸引人们的注意。
葛兰碧在美国各地旅行演讲,他乘着马车上舞台,散发预测报告,斥责那些不认同他理论的人。他弹奏钢琴、唱歌、甚至曾经脱掉裤子来说明他的观点。他的预测准确性令人叹为观止:他晓得如何包装自己,成为大众媒体最受欢迎的人物。葛兰碧的声望甚至足以撼动股市,当他宣称看空行情时,“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之内应声暴跌40点----就当时的标准来说,这是很大的跌幅。可是,他逐渐被自己的成功所迷惑。股票市场在1982年开始翻升,但他继续看空行情,不断鼓励逐渐流失的信徒大胆放空。然而,市场一路攀升而进入1983年。最后,葛兰碧被迫认输,开始建议买进。但当时“道琼斯指数”已经上涨一倍,他继续发行市场的分析报告,但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1984年又出现另一位大师,布列希特(Robert Prechter)是以“艾略特波浪理论”专家著称。艾略特是一位穷会计师,他在1930年代发展这套市场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根据5个主要波浪与3个折返波浪而发展,每一波浪中还有更小的波浪。
如同其他的市场循环大师一样,布列希特多年来一直撰写行情分析报告,成就平平。可是,当“道琼斯指数”向上突破1000点大关时,人们开始注意这位年轻的分析师,因为他很早就认为这波段行情将可以到达3000点。随着在多头市场的奔驰,布列希特也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
在1980年代的大多头行情刺激下,布列希特的声誉不再局限于投资的领域。他经常出现在全国性的电视频道,接受著名杂志的专访。在1987年十月,他似乎有些犹豫不决,先是发出卖出讯号,然后又告诉他的信徒买进,当“道琼斯指数”暴跌500点之后,大众的赞美转变为骂与憎恨,某些人认为他必须为这波跌势负责,另一些人又责怪他所预测的3000点目标始终没有到达,经过这次的打击,布列希特的顾问业务巨幅萎缩,几乎处于半退休状态。
所有的市场循环大师都具有某些共通的性质。在他们成为超级巨星之前,都曾经在行情分析的领域内浸淫数年,每位大师都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一些追随者,一些可信度,使他在顾问业内勉强度日。虽然每位大师的理论都禁不起数年的考验,但这个事实仍然不足以动摇追随者的信心。当理论正确时,他成为大众媒体的焦点,当理论不再有效时,他由媒体的宠儿转为过街的老鼠。
当你发现某位大师正在崭露头角,追随他通常都可以获利。可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判断他已经到达巅峰状态。每一位大师都是以“崩盘”收场 ----换言之,他的声誉将由高点暴跌到谷底。当一位大师普遍受到媒体的接受,通常代表他已经攀升到颠峰。主流媒体对于它们的宠儿是很挑剔的。当数家全国性杂志大肆报导某位市场大师的传奇故事时,你就知道他的末日已经不远了。
还有另一个警讯可以提供给各位参考。当某位市场大师接受Barron's 杂志的访问,代表他的声望已经处于巅峰状态(Barron's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周刊)。每年的一月份,Barron's杂志都会邀请一些著名的分析师发表意见,预测未来一年的行情发展。这些分析师的“安全性”通常都很高。他们讨论本益比、盈收状况、产业发展……等。如果Barron's杂志的一月份访问中包括一位市场大师,这是相当异常的现象。市场大师之所以会被邀请,这是因为他具有群众的魅力,将他排除在外,将有损于杂志的权威性。葛兰碧与布列希特都曾经出现在一月份的访问中,他们当时的声望都如日中天。可是,在接受访问的几个月之后,他们都遭到致命的打击。下一次,当你看见某位市场大师出现在 Barron's杂志的一月号访问中,千万不可以续订他的行情分析报告。
群众的心理就是如此,市场大师必定会出现,一位过气的循环大师即使重出江湖,通常都没有能力再呼风唤雨。一旦失败之后,赞美与崇拜将被冷漠嫌恶所取代,这就如同破镜难以重圆的道理一样。
神奇方法的大师
循环大师是股票市场的产物,但“方法大师”大多是来自衍生性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当一位“方法大师”发现一种新的分析或交易方法之后,他将脱颖而出。
交易者永远在寻求胜算,一种胜过其他交易者的优势,就如同武士们搜寻宝剑一样,交易者愿意付出高价换取犀利的交易工具,只要能够接过财富的秘径,任何的价钱都好谈。
大师所销售的神奇方法,是开启市场获利宝库的一副新钥匙。新的方法一旦普遍被接受与运用之后,功效必然会大打折扣,市场永远不断的变动。运用于昨天的方法,今天非常不可能继续有效,更不用提一年之后的状况。
在 1970年代初期,芝加哥的行情分析家伯恩斯坦(Jake Berstein)非常炙手可热。他是采用循环的方法预测市场的高点与低点。他的方法相当有效,声名也随之远播。伯恩斯坦的行情分析报告收费很高,经常举办各种讲习会,操作基金、出版一系列的书籍。可是,结果仍然一样,市场又变了。1980年代的循环模式非常不明显。
史代梅尔(Peter Steidlmayer)是另一个高挂在芝加哥天空的明星。他鼓吹信徒们完全放弃传统的交易方法,改采用他的“市场轮廓”(Market Profile)。这种方法据说可以透露市场供/需的天机,让信徒们在低点买进,在高点卖出。史代梅尔与柯伊(Kevin Koy)配合开办讲习会,他们经常可以吸引50位以上的学员,收费是4天$1600。结果,“市场轮廓”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这颗巨星也很快陨落。后来,史代梅尔在某家经纪商找到一份工作,他和柯伊偶尔还会举办讲习会。
即使是在资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名声的变化还是如此缓慢,这实在令人百思不解。一位大师的地位在本国已经荡然无存,但他的理论在海外还是可以畅通无阻。一位大师曾经对我表示,他在亚洲仍然受到普遍的礼遇,这就如同一些美国过气的影、歌星一样。他们在美国已经不能吸引观众,但在海外还是可以卖唱为生。
过世的市场大师
第三类的市场大师,是已经过世的大师。他们的作品被重新发行,新一代的交易者研读他们的经典,这些大师都是在过世之后才赢得声誉,而且被赐予无数的交易财富。过世的大师已经不在我们的左右,不能享用他们的荣华富贵,可是,他们的声誉与过期的版权却可以让一些有心人士充分运用。艾略特是一个例子,但最典型的传奇人物则非甘氏(W.D.Gann)莫属。
许多投机客靠着“甘氏课程”与“甘氏软体”大发利市。他们宣称,甘氏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易者。他的遗产高达$5000万美金,以及其他等等。甘氏的儿子目前在“波士顿银行”担任分析师,他曾经接受我的访问。他告诉我,他那位著名的父亲根本没有能力靠交易为生,仅能够编写一些教材来养家活口。甘氏死于1950年代,他所遗留下来的总资产(包括一栋房子在内),大约仅有$100,000。甘氏在交易市场中所赢得的“丰功伟业”,仅不过是那些投机分子虚构的传奇故事,借以“发死人财”。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19:58:49

市场大师的信徒
市场大师的个性都不尽相同。有些已经过世:就有生之年得以享有名声的大师们来说,有些是严肃的学术典型,有些是标准的演员。一位大师必须经过长年的研究,发展独创的理论,然后等待时来运转----如果市场愿意配合的话。
关于这些大师级人物所发生的各种丑闻,不妨参考Willian Gallacher的《稳操胜算》与Bruce Babcock的《高级技术分析》,本节的宗旨仅是分析大师的现象。
当我们付钱给大师时,我们认为往后可以取回价值更高的东西,这就如同街角所摆的桥牌摊子一样,某人下几块钱的赌注,希望能够博取更多的报酬,唯有无知或贪心的人才会上钩。
某些人把大师视为是伟大的领导者,希望他能够取代“父亲般无所不能”的地位。有一位朋友曾经把这种心理描述为“他们手中拿着脐带,希望找个孔可以插进去。”精明的大师可以提供这种插座,但你必须付费。
一般交易大众渴望大师的领导,新的大师必定会来临。身为一份明智的交易者,你必须了解----就长期而言----没有任何大师可以让你致富,你必须自己想办法。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20:04:55

7.自我毁灭的倾向

交易是一场艰困的游戏,交易者若希望真正的成功,他必须严肃看待自己的所做所为。他禁不起草率行事,也不可以在一些潜在的心理情绪刺激下进场交易。
不幸地,市场经常吸引一些不适任的人们:冲动的交易者、赌徒或认定世界积欠他很多的报怨者。如果你是为了追求刺激而交易,可能会接受一些胜面不大的交易,或承担没有必要的风险。市场绝对不会手软,也不理会你耍脾气,情绪性的交易仅有一种后果----亏损。
赌博
赌博是根据技巧或分析机会而下赌注,希望赢取彩头,社会上普遍存在这种行为,大多数人在一生之中都曾经进行某种形式的赌博。
弗洛伊德认为,赌博具有普遍性的诱惑,因为它是自慰的替代品。赌博与自慰之间有许多关联:手部所产生的重复性刺激行为、难以抗拒的欲望、戒除的决心、令人上瘾的愉悦与罪恶的感觉。
加州的一位杰出心理分析学家葛林博士(Dr.Ralph Greenson)将赌徒分为三类:正常人基于消遣而从事的赌博,他随时能够停止;职业的赌徒,他们选择赌博为谋生的方法;病态的赌徒,他们是基于潜意识的需要而赌博,没有能力克制或停止。
病态的赌徒或是觉得自己很有“偏财运”,或是想测试自己的运气。获胜能够带来权力的感受,他觉得愉悦,就如同婴儿吸吮乳头。病态的赌徒注定是输家,因为他仅希望重建那种无所不能的无上愉悦,不专注于现实世界的长期游戏计划。
纽约“南橡医院”戒赌中心的执行长布伦博士,她称赌博为“没有毒品的毒瘾”。大部分的赌徒都是男性,他们为了追求而赌博,女性通常是藉由赌博而逃避。输家通常会掩饰他们的损失,并试图表现得像赢家一样,但终究不能逃脱自我怀疑的折磨。
在股票、期货或选择权市场中进行交易,可以让赌徒享有所需要的高潮,而且看起来比较正常。另外,相对于在赌场里吆喝来说,金融市场的赌博看起来比较有学问,带着一层精打细算的色彩。
当交易顺手时,赌徒会得意忘形;当发生损失时,则垂头丧气。他们完全不同于成功的专业交易者,后者专注于长期的计划,不会因为短暂的获利而兴奋,或因为损失而沮丧。
经纪人非常了解,许多客户都是赌徒。他们尽可能避免留话给客户的妻子,即使是交易的回报也是如此。赌徒并不完全是来自于业余者,许多专业交易员也有这类的问题。Sonny Kleinfield在他的作品The Traders中提到,场内交易员普遍有赌博的倾向,尤其是针对运动比赛的赌博。
病态赌博的主要征兆,是你无法抗拒下场一博的欲望。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交易过度频繁而结果很差,最好停止交易一个月,让自己有机会重新评估交易的方法。如果交易的欲望如此强烈,实在没有办法停留在场外一个月,“戒赌中心”恐怕才是你应该去的地方;或者,你可以采纳本章稍后讨论的“戒酒法则”。
自我破坏
多年的诊疗经验让我相信,生活中的失败大多是起因于自我破坏。在专业中,事业上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愚蠢或无人能及,而是为了实现潜意识中的失败欲望。
我有一位聪明绝顶的朋友,他一辈子都不断摧毁自己的成功。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是非常成功的业务员,但被解雇了;他接受训练而成为经纪人,几乎爬上公司的最高层职位,但因故被控告;他成为一位著名的交易员,但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灾难,于是又失败了。他将一切归咎于嫉妒的主管、无能的执法人员与不够体贴的妻子。
最后,他非常潦倒,没有工作与金钱。他向另一位被迫出局的交易者借用报价的终端机,向一些知道他过去擅长交易的人们募集资本,他确实知道如何进行交易,所管理的基金赚了不少钱,风评逐渐传开,投入资金的人愈来愈多。这位朋友又开始攀向成功的高峰。在这个时候,他前往亚洲演讲,沿途仍然继续交易。在演讲会的空档阶段,他前往一个以色情著称的国家,但留下一个未设定停损的庞大未平仓部位,当他重返文明世界之前,市场发生一波重大的走势,所管理的基金被一扫而空。他是否尝试了解自己的问题?是否尝试改变?没有----他责怪他的经纪人!
反省自己失败的内在原因,这是一种极度痛苦的程序。当交易者陷入困境,他们习惯于责怪别人、运气或任何其他事物。
一位非常杰出的交易员前来我的诊所,他的帐户被美元的一波升值走势击垮,因为他大量放空美元。他的童年时期是在父亲残暴的阴影下度过。交易圈内的人都知道,他非常擅长于针对既定趋势的反转走势押下庞大的赌注。这一次,他不断追加空头部位,因为无法承认市场----代表他的父亲----强过他。
这仅是两个例子,但可以说明人们的行为如何源自于自我破坏的心理。我们的行为象冲动的小孩而不是明智的成人----破坏与打击自己,我们陷入自我摧毁的模式中而无法自拔;但是,它们是可以避免的----失败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大毁灭的竞赛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为其成员提供某种安全网,当你呈现自我破坏的危险行为时,主管、同事或客户都会提醒你。交易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设施,所以它的危险性远高于其他的人类行为,市场提供许多自我摧毁的机会,而且没有安全网。
社会上的每一位成员都拨出一部分的心力,彼此防范错误的后果。驾车的时候,你避免撞击其他的车辆,其他的车辆也避免撞击你。如果某部车子突然打开车门,你会闪开。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某人突然切入你的车道,你或许会“干××#@%……”,但还是把车子慢下来,你避免发生车祸,因为双方所付出的代价都太高。
在市场中,人们缺乏正常的互助心理。每位交易者都希望撞毁对方,每位交易者都会被对方撞伤。交易的高速公路上哀鸿遍野,沿途都是车祸遗留下来的残破车辆。交易是最危险的人类行为,仅次于战争。
在盘中的高点买进,就如同在车流中突然打开车门,当你的交易指令到达场内时,交易员都争先恐后的卖给你----撞毁你的车门,包括你的手在内。交易对手希望你失败,因为他们希望占有你的损失。
控制自我摧毁的倾向
在一生之中,许多人在60岁仍然触犯20岁的错误。另一些人在某个领域内非常成功,在另一个领域内却充满内在的冲突,很少人可以由挫折中学习。
你需要了解自我破坏的倾向,不要再把损失归咎于他人或运气。你必须承担所有的责任,开始登录交易日志----记录每笔交易的过程,进场与出场的理由。评估成功与失败的重复性形态。如果不能由过去的经验中记取教训,势必重蹈覆辙。
你需要张开心理的安全网,就如同登山者需要一套求生设备。我发现“戒酒互助会”的原则很有助益,本章稍后将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另外,严格的资金管理也可以提供安全网的功能。
如果你希望透过心理治疗来解决交易的问题,请找一位胜任的心理医师,而且他懂得交易。在治疗过程中,最终的责任仍然在于你,密切观察进度与发展。我经常告诉我的患者,如果一个月之内没有明显的改变,治疗方法显然有问题。如果两个月之内还没有进展,你应该另外寻找心理医师。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20:08:55

8.交易心理

你的感受将立即影响帐户的净值。你可能拥有一套最棒的交易系统,但如果你感觉害怕、傲慢或懊恼,一定会殃及你的帐户。当你察觉自己有赌徒的陶醉或恐惧心理,立即停止交易。身为交易者,成败是取决于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交易的时候,你是与全世界第一流的心智做搏斗。搏斗的竞技场稍有倾斜,你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你允许情绪干扰交易,这场搏斗已经结束了。
对于所进行的每一笔交易,你都必须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交易起始于你的进场决策,结束于你的出场决策。一套理想的交易系统并不足够,虽然拥有第一流的交易系统,许多交易者还是被市场冲刷得体无完肤,因为他们在心理上没有获胜的准备。
违背既定的法则
市场将提供无限的诱惑,就像走过黄金宝库或国王的后宫,市场将挑逗你,让你兴起追求更多获利的贪婪欲望,也会掀起恐惧的心理,让你担心失去既有的获利,这些情绪将遮蔽你对于机会与危险的判断。
经过一连串的获利之后,大多数的业余交易者都非常佩服自己的交易才华,这确实是一种飘飘然的感受。你认为自己的境界已经不受任何规范的约束,你可以违背既定的法则而继续成功。于是,交易者开始漠视自己所设定的法则,进入自我摧毁的模式。
交易者汲取一些知识,他们开始有所进展,然后情绪浮现,他们自我摧毁。大多数交易者都立即把他们的“斩获”交还给市场。市场中充满“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下”的故事,真正成功的交易者,他有能力累积净值。
交易的程序应该尽可能保持客观,记录交易的日志,附上交易之前与之后的走势图。利用一张清单列示所有的交易资料,包括佣金与滑移价差在内,采取严格的资金管理法则。你从事自我分析的认真程度,至少应该等于你的行情分析。
刚开始学习交易的时候,我尽可能阅读全部有关交易心理的书籍。许多作者所提供的建议都很合理。某些强调纪律:“你不可以让市场撼动你,不可以在盘中拟定决策。预先拟定交易计划,根据计划进行交易。”另一些则强调弹性:“不可执着成见进场,随着市场情况调整计划。”某些专家建议孤立----不收听经济新闻,不阅读《华尔街日报》,不听从其他交易者的意见----只有你与市场之间的对决。另一些专家则主张保持开放的心胸,尽量与其他交易者沟通,吸收新的观念。每项建议似乎都很有道理,但彼此之间却相互矛盾。
我继续阅读,进行交易,专注于系统的发展。我也继续从事精神治疗的门诊业务。我从来没想到这两个领域将有所关联----直到我突然体会一种观念,这个观念改变我的交易方法,它是来自于精神病理学。
改变交易模式的观念
如同大部分的精神医生一样,我有一些酗酒的病患,我也担任一家大型戒毒中心的顾问。经过不久,我发现酗酒者与吸毒者参加“互助会”的团体之后,其复原的效果远胜过传统的心理治疗环境。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昂贵的医院与诊所设备,它们虽然可以让酗酒者清醒,但很难让他们保持清醒。大部分的酗酒者很快又沉迷在酒精中,如果让他们积极参加“戒酒互助会”(Alcoholics Anonymous,简称AA)或其他类似的团体,复原的机会将大得多。
当我发觉AA的成员有很高的治疗比率之后,我成为“戒酒互助会”的忠实赞助者。我开始把酗酒的病患送往AA或其他类似的团体,例如:ACOA。现在,如果有酗酒问题的病患前来找我治疗,我都坚持他同时参加AA的聚会。我告诉他,如果不这么做,将是浪费我们双方的时间与他的金钱。
多年以前的某一天晚上,我前往一位朋友的办公室,邀他一起参加同业的晚会。当时距离晚会开始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的朋友问我:“你是想去看一场电影,或陪我参加一场AA的聚会?”虽然我曾经送很多病患前往AA,但本身还没有参与这类的取舍,因为我没有酗酒的问题。我及时掌握这个机会----让自己体会一个崭新的经验。
聚会的地点是本地的“青年会”,一间朴实的房间里,大约有十几位男人与几位女人,坐在折叠椅上。聚会的时间将近一小时,非常讶意地,他们似乎在谈论我的交易情况!
他们谈论着酒精,但只要把“酒精”换成“亏损”,他们的谈话内容完全适用于我。在那段期间,我的帐户净值还是像打摆子一样的起伏不定。当我离开“青年会”时,我知道自己处理亏损的方法应该如同AA处理酒精一样。

gilzl 发表于 2008-10-30 20:41:32

9.“戒酒互助会”所提供的启示

几乎每一位酗酒者都可以保持几天的清醒,可是,不久之后,喝酒的冲动便无法控制,他又拿起酒瓶。酗酒者无法抗拒诱惑,因为他不能脱离酗酒者的感受与思考模式,清醒是起源于、也终止于个人的心智。
“ 戒酒互助会”有一套制度来改变人们对于饮酒的感受与想法。它的成员采用一套12步骤的程序改变他们的心智,这12个步骤代表个人成长的12个阶段(请参考 “Twelve Stept and Twelve Traditlons”)。戒酒者参加聚会,彼此分享戒酒的经验,勉励对方,相互扶持而保持清醒,每位成员都有一位伙伴----另一位AA的成员,当他有喝酒的冲动,可以向对方求助。
“戒酒互助会”是由两位酗酒者成立于1930年代,一位医生与一位旅行推销员,他们经常彼此碰头,协助对方保持清醒,由于他们所发展出来的方法相当有效,其他的酗酒者开始加入。AA成立仅有一个宗旨:协助它的会员保持清醒,它不筹募基金,不参与政治活动,也不做任何行销广告,AA之所以逐渐扩张,仅凭藉着口碑,成功则仅凭藉着效果。
由于AA所采纳的12个步骤程序非常有效,其他的团体也纷纷仿效,包括:儿童戒酒、戒烟、戒赌与其他团体。我相信,交易者若采用这12个步骤的原则,同样可以“戒除”亏损。
否认
正常的饮酒者可以享受一杯鸡尾酒、葡萄酒或啤酒。但当他觉得够了,很容易停止继续饮酒。对于一位酗酒者来说,当他碰到酒醉,自然会产生一种“不醉不休”的欲望。
一位酗酒者经常说道,他必须克制酒量,但绝不承认自己有酗酒的问题。大部分的饮酒者都否认自己是酗酒者,当你告诉一位亲戚、朋友或员工,他的饮酒已经失去控制,结果一定是坚决的否认。
一位酗酒者经常说道:“老板开除我,因为我宿醉而迟到;老婆带着小孩离开我,因为她完全不通情理;房东想赶我离开,仅因为我积欠了几个月的房租。我将会逐渐控制酒量,然后一切就没有问题了。”
这个人已经失去工作与家庭,而且也即将失去遮蔽风雨的窠,整个生活已经失去控制----但他还是不断说道:“他将降低酒量。”这就是否认!
在分崩离析的生活中,酗酒者拒绝承认他们的问题。大部分的酗酒者都心存一种幻想,他们可以逐渐降低酒量。只要他们继续认为自己可以“控制酒量”,情况的发展必定愈来愈恶化,即使他找到新的工作、新的妻子与新的房东,结果还是一样。
酗酒者否认否认酒精已经控制他们的生活。当他们谈论着降低酒量时,相当于尝试控制一种不接受控制的行为,这就如同某驾驶人在山路上失去控制而车辆打转。当车辆跌落山谷时,任何小心驾驶的承诺都已经太迟了。一位酗酒者的生活也失去控制,但他否认自己是酗酒者。
交易输家与酗酒者之间,存在着赤裸裸的对照。他不断更新交易的战术,就如同酗酒者将威士忌换为白兰地。一位输家拒绝承认自己对于交易已经失去控制。
绝境
唯有当酗酒者承认自己是酗酒者,然后才有复原的希望。他必须了解酒精已经控制他的生活----而不是他控制酒精,大部分的酗酒者都不能接受这项痛苦的事实。唯有在谷底的绝境中,唯有当无路可逃时,他才能够面对这项事实。
这种谷底的绝境,可能是来自于一种致命的疾病,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失去工作而潦倒街头。酗酒者唯有沉沦到某种程度,唯有当打击到达无法承受的地步:最后,事实才能够穿越否认。
绝境代表一种无法忍受的痛楚,让酗酒者了解自己的处境,这类的痛苦才能够瓦解否认的防御。他察觉自己仅有一个单纯的抉择----扭转生活或死亡。唯有在这种情况下,酗酒者才可能踏上复原的道路。
获利可以让交易者感受权力的滋味,享有陶醉的激情,他们尝试再度捕捉这种高潮的经验,于是进行草率的交易,将获利还给市场,大多数的交易者无法忍受连续的严重亏损,身为交易者,他们被卷入市场的洪流,陷入绝境之中。少数的残存者得以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是在于他们的想法。唯有体认这个事实,才可能是成功的交易者。
第一步骤
一位酗酒者若希望复原,必须历经十二个步骤----个人成长的十二个阶段。他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调整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步骤最困难。
酗酒者的第一个步骤,是承认自己对于酒精无能为力,承认自己的生活已经失去控制。酒精的力量绝对不是自己所能够抗衡,大部分的酗酒者不能踏出这一步,半途而废,继续摧残自己的生活。
如果酒精的力量胜过你,你就不能再碰触它,绝对不能再让酒精沾唇。你必须永远放弃饮酒,大部分的酗酒者不愿意牺牲饮酒的快乐,他们宁可牺牲生活而换取虚幻的满足。唯有绝境的深刻痛苦,才足以让酗酒者踏出第一步。
循序渐进
你或许曾经在车子的保险柜上看到“每次一天”(One day at a time)或“慢慢来”(Easy do it)的贴纸。这都是AA的标语,这些驾驶人可能都是“戒酒互助会”的成员。
生活中没有酒精,这是一项严苛的挑战。所以,AA鼓励它的会员最初仅保持一天的清醒。
白天保持清醒,并在清醒的状态下入睡,这是每位AA成员的目标。渐渐地,由几天成为几个星期,由几个星期成为几个月,然后是几年。AA的聚会或其他的活动,都是协助其成员保持清醒,每次一天。
在这些聚会中,戒酒者的相互鼓励,彼此给予对方心理上的支持,聚会随时都可以举行,而且遍及全国各地。交易者可以藉由这类的聚会获得宝贵的经验。
AA的聚会
每一位交易者都应该参加AA的聚会,尤其是处于连续亏损的状态。打电话给住处附近的AA,询问下一次“初级班”的聚会时间。
一次聚会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你可以坐在最后面的位置,仔细聆听。你没有必要发表意见,也没有人会追问你的来历。
每次聚会,都是由一位长期会员做开场白,详述他个人的戒酒“甘苦谈”。然后,其他会员也会发表自己的经验,为了补贴聚会的费用,通常还有捐款----大多数人都是捐一块钱。在整个过程中,你只需要倾听别人的意见,每当你听到“酒”,就把它换成“亏损”,你将发现,他们所谈论的正是你的交易。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zt 操作生涯不是梦